第1178章 夫唱妇随
这可还没包括秦家那些产业里的管事啊伙计等了,更别提分红了,纯粹就是府里主仆上下的月例钱,且不包括生活开支。
秦琅也不得感叹一声,真是豪门大户销金窟啊,怪不得红楼梦里贾家说倒就倒了,这么大的开销,一旦失去了稳定的经济来源,坐吃山空又能吃几天。
公主说以后家里的月钱和日用全都从她那里支出,秦琅哪能答应,他又不是出不起,哪能用妻子的私房钱。
“金银岛那边现在已经上了正轨,不瞒你说,如今一天就能采出黄金近千两,刨去成本等,收益还是有几百两的,这买卖非常赚钱,一年纯利不下百万,养家绰绰有余。况且,咱们家其它产业也还那么多,白糖、玻璃、香水、海贸哪个不赚钱?养家的事你就不用担心了,以后我每月给府里帐上存钱,你来负责管帐和发月钱、开支就好。”
公主听了大为惊讶。
“金银岛有这么多黄金采吗?”
“嗯,就是在海外有些远,往来不太方便,成本高些。”
“三郎,我来到岭南后,发现武安府建立了许多学校,甚至免费提供六年的小学教育,免除他们的学费,还免费为学生提供食宿三餐,甚至还免费发放校服、笔墨等,这些真的做的太好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为本,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秦琅道。
“武安虽远在南疆,但确实很了不得,我现现这里不仅有大量的免费小学堂,甚至还开办了许多识字班,在各个乡镇上都有勉强的识字夜班,免费教人识字扫盲。”
“三郎,我也想为岭南做些事情。”公主道。
“我支持你!”
公主说他发现,在岭南,武安都督府下五州的学校和识字班数量都远高于其它地方,这其中最主要原因还是秦家投入了大量的钱财支持。
“我想拿一笔钱出来,在其它地方也多修一些学校和识字班。”
“我支持你,不过我建议你可以换一个方式,比如说成立一个教育合作社,或叫教育义社之类的,通过公开的募捐筹款,募集资金,然后雇佣专门的人,在一些贫困的山区建立起免费的小学堂,白天教育学生,晚上还可用来做成人识字班。”
“把筹集来的善款安排专门的人负责调度使用,自己招募老师或志愿者到山区里办学育人,自己管理好这些善款,监督好每一笔钱的花费,落到实处,让这些钱起到真正的作用,而不是交给别人,免的被人贪污或挪用掉。”
虽然秦琅的金银岛开发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秦琅依然还是愿意支持公主的这片热心。
劝公主把钱拿来成立一个教育基金,自己操作,而不是给官府,或是交给别人,也是因为他始终觉得直接掏钱,其实这些钱必然会被人贪污挪用等。
就如秦家这些年每年都会拿出不少的收益利润出来,用来做善事,一部份拿来做教育,就是免费的六年小学堂,二来是成人识字班。还有一部份则是用来收养弃婴孤儿,办敬老院,收容、帮助一些残疾人等。
儒家有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的思想,秦琅还是比较赞同的,有能力就要多回馈社会,从社会上获取的越多,对应的就应当回报的越多。
秦家每年都获得大笔的收益,赚钱的同时,当然得回报社会。不仅仅是说缴税纳赋就行了,救济贫困扶危济弱也是本份,连那些干绿林强盗的人,都懂得说劫富济贫,秦琅认为他们更当有社会责任心。
而从另一方面来讲,拿出些收益来做这种公益善事,本身也有助于他们的口碑民心,相当于一种变相的广告宣传策略,只是相比起拿钱砸广告做营销,踏实的回馈社会,帮扶弱小,这钱能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得民心者得天下,好口碑才能有好市场嘛。
反正这些年,秦琅都坚持这个方向,从身边做起,所以现在武安府虽是南疆之地,但说起这种免费的义学,绝对应当能走在全国前列了。
这些年坚持下来中,秦家在岭南,尤其是在武安这一片地区,那民心绝对是比朝廷都不弱。
而坚持做教育扶持的另一大好处,还在于武安府的识字率上来后,也为秦家的商业集团输血了大量的新鲜学徒、伙计们。
“我给你出个主意,你封号太平公主,不如就起个名叫太平教育义社,我先捐助你们社十万贯钱,先捧个场。”
公主越听越兴奋,她以前在长安的时候,也跟着文德皇后等没少救济孤寡,帮扶贫困,但一般也就是掏钱,而现在丈夫秦琅跟她说起的却是全新的一种方式。
这让她感觉很兴奋,觉得似乎找到了热情,这几个月丈夫不在家,她呆在魏公堡,其实觉得很空虚。
现在终于找到了一件正事可干了。
“那我也出十万贯钱。”
秦琅笑笑,“我再给你几个建议吧,先招募一支专业的管理团队起来,记得顺便也招一些热心的志愿者加入,最重要的一点,所有的帐目一定得清晰准确,得要定期公布募集的资金账目,尽量做到每一笔募集来的钱,来龙去脉都有账可查,还得都用到了实处。”
“你的管理得过硬,但该给的待遇福利得有,另外,你最好是与你的募捐者们再组建一个监事会,派人定期审核账目,检查学校的状况等等,既然要做,就得做好,要做出声响来,要落到实处,要让真正需要的人,真正的享受到你们的帮扶捐助。”
“我建议以建小学校和识字班为主,普及教育,再少量建一些高级些的书院,将那些小学校里拔尖的好苗子再帮扶助学,让他们能够有机会走的更远,助他们将来能够参加科举或是入国子监、州学等。”
公主听的兴奋万分,睡也睡不着了,直接拉着秦琅坐起来,并叫来侍婢。
四个婢女一起进来,本来还以为终于有机会给魏公通房侍寝了,结果公主却是叫她们去拿纸笔来,铺纸研墨,要把秦琅说的这些,都一条条的记录下来,以免到明到就给全忘记了。
对于公主的热情,秦琅也很支持。
以公主之尊,呆在这岭南,确实也无所事事,找点事情做,很不错,况且还是这么正能量的事业。
虽然大唐这些年来,大力增加教育投入,长安和洛阳都有国子监,不仅收高官贵族以及藩属附庸之国的首领贵族子弟以及各国留学生等,两所国子监人数都突破了万人大关。
且大唐各州县,基本上都实现了官学覆盖,就算是再偏僻的县,也起码有了一所县学,官府也十分鼓励民间办学。
但总的来说,这年头教育依然不是能够全面普及的。
就算是官办最低的县学,那也是有很高的门槛的,而家学、私塾这些,学费不便宜。
秦家早年是从技工学校入手,走的另一条教育帮扶模式,先由秦家的工坊招募学徒,然后送到秦家的技工学校,定向委培,学成后再回到原来委培的商铺作坊等,秦家负责他们的学费等一应开销,而他们经过培训后回去为秦家效力,双赢局面。
只是这种教育,被士大夫们瞧不上,认为培养的都不能算读书人,更不能称为士人,只是一群识字的工匠。
不过秦琅还是比较坚持这条路子,毕竟秦家办学也是掏的真金白银,这种模式是能走的更长远的一种模式。
后来秦家又开始拿出一些钱来,以那些产业的名义办一些免费小学堂和识字班,既办了善事又得了口碑,还能为秦家培养出一些新鲜苗子。
曾经有官员来找秦家,想让他们把这些钱直接交给官府,由他们来规划这些钱,用来加强州县官学,或者提议跟秦家合伙建立书院,那种正规的书院,学经史子集,将来培养科举士子。
但秦琅拒绝了。
秦琅并无意去办那种书院,他宁愿多办几所白鹿技院,因为那种书院穷人子弟是上不起的,只学诗词歌赋经史子集这些高大上的东西,可能通过科举的毕竟少之又少,因此对穷人子弟来说,能普及点基础教育睁个眼就不错了,若是能再学点将来能养家糊口的一技之长,无疑才更实惠。
朝廷的官学不少,地方上也有许多士族乡贤等办学,秦琅不想跟他们掺合。
“我再给你一个建议吧,其实你们将来也可以办一两所女校,专门招一些女子读书。”
“女校?我听说三郎不是就办了女校?专门教授她们纺织、刺绣、养蚕等技术?”
秦琅点头,秦家确实有这样的女校,其实也是女子技校,毕竟如今工商大兴,大唐也出现了人力用工荒的情况,所以必然而然的就是不少作坊开始使用女子,比如一些织坊,刺绣坊等,甚至一些其它的产业,也开始大量使用女工。
所以秦家开始兴办女工技校也就成了必然。
“不一样吧,我觉得你们也可以办一些女子小学堂,招一些女童进去读书,学习识字算术甚至是绘画音乐刺绣等等。”
“学这些将来做什么呢?”公主发问。
秦琅愣了下,没想到公主这样问,良久才道,“将来?也让她们开个眼吧,毕竟除了一般的士族勋戚之家,又有多少女孩能有机会读书识字呢?“
公主也沉默了,不过还是觉得这样的女子小学办起来,估计也没多少人愿意送来读书,毕竟在时人眼中,女孩都是要嫁人的,将来都是别人家的。有钱的人家自然会在家中请人教,不会愿意出去抛头露脸,而没钱的人家,可能从小就得帮着做事了,哪会放去读书?
男孩的话,可能想着读书机会来之不易,读了书可能改变命运,不说中科举,起码将来进铺子做个学徒伙计也机会更大些啊,若是万一将来能到衙门当个胥吏什么的,就更不错了。
想到这,秦琅也不由的只能一声叹息。
“三郎,我可以试试。”
秦琅只能点点头。
他觉得自己的这些想法,还是有些过于超前了,哪怕是在女子地位较高的大唐,办女校这事还是有些过于超前了。
领先时代半分,那是天才,领先时代好几步,那就是疯子了。
“以前人们总说中原人杰地灵,岭南蛮荒愚昧,其实吧,不管是中原人还是岭南人,本质上都没什么区别,人虽有高矮胖瘦,但生来都差不多,都是一纸白纸,甚至没有什么善恶之分的,只是后来所处环境不同,受到的教育不同,在大环境的耳濡目染之中,渐渐就区分开来了。”
“中原士族子弟将来都成为士人,农夫子弟还是农夫,工匠子弟长大成工匠,胡狄蛮夷们长大了,则代代还是蛮夷戎狄,其实说到底,还是受到的教育不同。要想把华夏文明普及天下,就首先要普及汉家的文化,只有通过教育,才有可能改变一个族群。”
“始皇帝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让华夏从此一家,才有了我们汉人,如今我大唐开拓四边,我认为我们也需要一手刀剑一手书,方能让他们真正的融入我们,成为一家。”
公主点头,“我支持三郎。”
“得妻贤如此,夫复何求?”秦琅搂着公主亲了好几口,惹的几个婢女不停侧目。
李丽质虽是皇帝最宠爱的公主,可却没有什么权力野心,她跟长孙皇后一样,不会去插足什么朝廷权力,也没有兴趣。
本来她应当留在洛阳京师,但公主却主动请求随秦琅南下,觉得嫁人后,跟着丈夫就行了。
到了岭南,面对着秦家庞大的产业,也并没有掌控的欲望。
如今秦琅为她指引了一条明路,让她找到了一个可以奋斗的方向,她很高兴。
谈了一席话,秦琅就答应给公主的这个太平教育义社捐助十万贯钱,不过他丝毫不觉得肉疼。
他会赚钱,公主会花钱,而且花的还有意义,秦琅觉得很好,这才是真正的夫唱妇随嘛。
秦琅也不得感叹一声,真是豪门大户销金窟啊,怪不得红楼梦里贾家说倒就倒了,这么大的开销,一旦失去了稳定的经济来源,坐吃山空又能吃几天。
公主说以后家里的月钱和日用全都从她那里支出,秦琅哪能答应,他又不是出不起,哪能用妻子的私房钱。
“金银岛那边现在已经上了正轨,不瞒你说,如今一天就能采出黄金近千两,刨去成本等,收益还是有几百两的,这买卖非常赚钱,一年纯利不下百万,养家绰绰有余。况且,咱们家其它产业也还那么多,白糖、玻璃、香水、海贸哪个不赚钱?养家的事你就不用担心了,以后我每月给府里帐上存钱,你来负责管帐和发月钱、开支就好。”
公主听了大为惊讶。
“金银岛有这么多黄金采吗?”
“嗯,就是在海外有些远,往来不太方便,成本高些。”
“三郎,我来到岭南后,发现武安府建立了许多学校,甚至免费提供六年的小学教育,免除他们的学费,还免费为学生提供食宿三餐,甚至还免费发放校服、笔墨等,这些真的做的太好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为本,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秦琅道。
“武安虽远在南疆,但确实很了不得,我现现这里不仅有大量的免费小学堂,甚至还开办了许多识字班,在各个乡镇上都有勉强的识字夜班,免费教人识字扫盲。”
“三郎,我也想为岭南做些事情。”公主道。
“我支持你!”
公主说他发现,在岭南,武安都督府下五州的学校和识字班数量都远高于其它地方,这其中最主要原因还是秦家投入了大量的钱财支持。
“我想拿一笔钱出来,在其它地方也多修一些学校和识字班。”
“我支持你,不过我建议你可以换一个方式,比如说成立一个教育合作社,或叫教育义社之类的,通过公开的募捐筹款,募集资金,然后雇佣专门的人,在一些贫困的山区建立起免费的小学堂,白天教育学生,晚上还可用来做成人识字班。”
“把筹集来的善款安排专门的人负责调度使用,自己招募老师或志愿者到山区里办学育人,自己管理好这些善款,监督好每一笔钱的花费,落到实处,让这些钱起到真正的作用,而不是交给别人,免的被人贪污或挪用掉。”
虽然秦琅的金银岛开发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秦琅依然还是愿意支持公主的这片热心。
劝公主把钱拿来成立一个教育基金,自己操作,而不是给官府,或是交给别人,也是因为他始终觉得直接掏钱,其实这些钱必然会被人贪污挪用等。
就如秦家这些年每年都会拿出不少的收益利润出来,用来做善事,一部份拿来做教育,就是免费的六年小学堂,二来是成人识字班。还有一部份则是用来收养弃婴孤儿,办敬老院,收容、帮助一些残疾人等。
儒家有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的思想,秦琅还是比较赞同的,有能力就要多回馈社会,从社会上获取的越多,对应的就应当回报的越多。
秦家每年都获得大笔的收益,赚钱的同时,当然得回报社会。不仅仅是说缴税纳赋就行了,救济贫困扶危济弱也是本份,连那些干绿林强盗的人,都懂得说劫富济贫,秦琅认为他们更当有社会责任心。
而从另一方面来讲,拿出些收益来做这种公益善事,本身也有助于他们的口碑民心,相当于一种变相的广告宣传策略,只是相比起拿钱砸广告做营销,踏实的回馈社会,帮扶弱小,这钱能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得民心者得天下,好口碑才能有好市场嘛。
反正这些年,秦琅都坚持这个方向,从身边做起,所以现在武安府虽是南疆之地,但说起这种免费的义学,绝对应当能走在全国前列了。
这些年坚持下来中,秦家在岭南,尤其是在武安这一片地区,那民心绝对是比朝廷都不弱。
而坚持做教育扶持的另一大好处,还在于武安府的识字率上来后,也为秦家的商业集团输血了大量的新鲜学徒、伙计们。
“我给你出个主意,你封号太平公主,不如就起个名叫太平教育义社,我先捐助你们社十万贯钱,先捧个场。”
公主越听越兴奋,她以前在长安的时候,也跟着文德皇后等没少救济孤寡,帮扶贫困,但一般也就是掏钱,而现在丈夫秦琅跟她说起的却是全新的一种方式。
这让她感觉很兴奋,觉得似乎找到了热情,这几个月丈夫不在家,她呆在魏公堡,其实觉得很空虚。
现在终于找到了一件正事可干了。
“那我也出十万贯钱。”
秦琅笑笑,“我再给你几个建议吧,先招募一支专业的管理团队起来,记得顺便也招一些热心的志愿者加入,最重要的一点,所有的帐目一定得清晰准确,得要定期公布募集的资金账目,尽量做到每一笔募集来的钱,来龙去脉都有账可查,还得都用到了实处。”
“你的管理得过硬,但该给的待遇福利得有,另外,你最好是与你的募捐者们再组建一个监事会,派人定期审核账目,检查学校的状况等等,既然要做,就得做好,要做出声响来,要落到实处,要让真正需要的人,真正的享受到你们的帮扶捐助。”
“我建议以建小学校和识字班为主,普及教育,再少量建一些高级些的书院,将那些小学校里拔尖的好苗子再帮扶助学,让他们能够有机会走的更远,助他们将来能够参加科举或是入国子监、州学等。”
公主听的兴奋万分,睡也睡不着了,直接拉着秦琅坐起来,并叫来侍婢。
四个婢女一起进来,本来还以为终于有机会给魏公通房侍寝了,结果公主却是叫她们去拿纸笔来,铺纸研墨,要把秦琅说的这些,都一条条的记录下来,以免到明到就给全忘记了。
对于公主的热情,秦琅也很支持。
以公主之尊,呆在这岭南,确实也无所事事,找点事情做,很不错,况且还是这么正能量的事业。
虽然大唐这些年来,大力增加教育投入,长安和洛阳都有国子监,不仅收高官贵族以及藩属附庸之国的首领贵族子弟以及各国留学生等,两所国子监人数都突破了万人大关。
且大唐各州县,基本上都实现了官学覆盖,就算是再偏僻的县,也起码有了一所县学,官府也十分鼓励民间办学。
但总的来说,这年头教育依然不是能够全面普及的。
就算是官办最低的县学,那也是有很高的门槛的,而家学、私塾这些,学费不便宜。
秦家早年是从技工学校入手,走的另一条教育帮扶模式,先由秦家的工坊招募学徒,然后送到秦家的技工学校,定向委培,学成后再回到原来委培的商铺作坊等,秦家负责他们的学费等一应开销,而他们经过培训后回去为秦家效力,双赢局面。
只是这种教育,被士大夫们瞧不上,认为培养的都不能算读书人,更不能称为士人,只是一群识字的工匠。
不过秦琅还是比较坚持这条路子,毕竟秦家办学也是掏的真金白银,这种模式是能走的更长远的一种模式。
后来秦家又开始拿出一些钱来,以那些产业的名义办一些免费小学堂和识字班,既办了善事又得了口碑,还能为秦家培养出一些新鲜苗子。
曾经有官员来找秦家,想让他们把这些钱直接交给官府,由他们来规划这些钱,用来加强州县官学,或者提议跟秦家合伙建立书院,那种正规的书院,学经史子集,将来培养科举士子。
但秦琅拒绝了。
秦琅并无意去办那种书院,他宁愿多办几所白鹿技院,因为那种书院穷人子弟是上不起的,只学诗词歌赋经史子集这些高大上的东西,可能通过科举的毕竟少之又少,因此对穷人子弟来说,能普及点基础教育睁个眼就不错了,若是能再学点将来能养家糊口的一技之长,无疑才更实惠。
朝廷的官学不少,地方上也有许多士族乡贤等办学,秦琅不想跟他们掺合。
“我再给你一个建议吧,其实你们将来也可以办一两所女校,专门招一些女子读书。”
“女校?我听说三郎不是就办了女校?专门教授她们纺织、刺绣、养蚕等技术?”
秦琅点头,秦家确实有这样的女校,其实也是女子技校,毕竟如今工商大兴,大唐也出现了人力用工荒的情况,所以必然而然的就是不少作坊开始使用女子,比如一些织坊,刺绣坊等,甚至一些其它的产业,也开始大量使用女工。
所以秦家开始兴办女工技校也就成了必然。
“不一样吧,我觉得你们也可以办一些女子小学堂,招一些女童进去读书,学习识字算术甚至是绘画音乐刺绣等等。”
“学这些将来做什么呢?”公主发问。
秦琅愣了下,没想到公主这样问,良久才道,“将来?也让她们开个眼吧,毕竟除了一般的士族勋戚之家,又有多少女孩能有机会读书识字呢?“
公主也沉默了,不过还是觉得这样的女子小学办起来,估计也没多少人愿意送来读书,毕竟在时人眼中,女孩都是要嫁人的,将来都是别人家的。有钱的人家自然会在家中请人教,不会愿意出去抛头露脸,而没钱的人家,可能从小就得帮着做事了,哪会放去读书?
男孩的话,可能想着读书机会来之不易,读了书可能改变命运,不说中科举,起码将来进铺子做个学徒伙计也机会更大些啊,若是万一将来能到衙门当个胥吏什么的,就更不错了。
想到这,秦琅也不由的只能一声叹息。
“三郎,我可以试试。”
秦琅只能点点头。
他觉得自己的这些想法,还是有些过于超前了,哪怕是在女子地位较高的大唐,办女校这事还是有些过于超前了。
领先时代半分,那是天才,领先时代好几步,那就是疯子了。
“以前人们总说中原人杰地灵,岭南蛮荒愚昧,其实吧,不管是中原人还是岭南人,本质上都没什么区别,人虽有高矮胖瘦,但生来都差不多,都是一纸白纸,甚至没有什么善恶之分的,只是后来所处环境不同,受到的教育不同,在大环境的耳濡目染之中,渐渐就区分开来了。”
“中原士族子弟将来都成为士人,农夫子弟还是农夫,工匠子弟长大成工匠,胡狄蛮夷们长大了,则代代还是蛮夷戎狄,其实说到底,还是受到的教育不同。要想把华夏文明普及天下,就首先要普及汉家的文化,只有通过教育,才有可能改变一个族群。”
“始皇帝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让华夏从此一家,才有了我们汉人,如今我大唐开拓四边,我认为我们也需要一手刀剑一手书,方能让他们真正的融入我们,成为一家。”
公主点头,“我支持三郎。”
“得妻贤如此,夫复何求?”秦琅搂着公主亲了好几口,惹的几个婢女不停侧目。
李丽质虽是皇帝最宠爱的公主,可却没有什么权力野心,她跟长孙皇后一样,不会去插足什么朝廷权力,也没有兴趣。
本来她应当留在洛阳京师,但公主却主动请求随秦琅南下,觉得嫁人后,跟着丈夫就行了。
到了岭南,面对着秦家庞大的产业,也并没有掌控的欲望。
如今秦琅为她指引了一条明路,让她找到了一个可以奋斗的方向,她很高兴。
谈了一席话,秦琅就答应给公主的这个太平教育义社捐助十万贯钱,不过他丝毫不觉得肉疼。
他会赚钱,公主会花钱,而且花的还有意义,秦琅觉得很好,这才是真正的夫唱妇随嘛。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0/157/117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0/157/117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