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统万
秦琅很喜欢统万城。
这座白色的雄城如今恢复了朔方之名。
站在雄伟的朔方城头,能够感受到那股强烈的边荒气息,很粗犷也很蛮荒更加彪悍。夏州城里,已经见不到了伪梁朝的半点痕迹,虽然梁师都在此称帝十年,但民心所弃,大家都想早点甩掉这伪梁的所有曾经的痕迹,只想早点恢复点安稳的日子。
“朝廷还没有给我回复!”秦琼捧着茶奶茶,眺望着北方的冰雪。
风呼呼的吹着。
秦琅感觉自己的脸皮似乎又都吹厚了一层,为了免的脸上经常拉口子,他现在跟其它人一样,开始往脸上抹羊油,防冻的效果是不错,脸上不会经常拉血开子了,但身上也开始免不了有股子羊膻味了。
“再这样下去,我也要成为一个胡人了。”秦琅笑了笑道。
秦琼抿一口茶,“这奶茶挺不错的,只是我不能继续在外镇边了,不管朝廷同不同意,这次我都要回去了。”说完这话,秦琼的神色里似乎有几分不舍。来到灵武也有一年多了,在这里镇守主持,看着这里一点点的变化,这些都是他的心血。
“阿爷可以留下,真要回朝,我回去比较适合。”
“我留下不如你留下,如今这岭北巨变,都是你的功劳。”
秦琅摘下皮手套,抓起一块雪团,然后滚起了雪球,小小的雪团越滚越大,很快就滚成了一个巨球。
快过年了。
秦琼和秦琅都向朝廷上了奏章,提起入京朝集之事。
但现在朝廷迟迟没有回复。
秦琼和秦琅都有自己的关系和消息,所以京中朝堂上的动向两人都比较清楚。这次秦琅立了一个泼天大功,堪称贞观朝以来第一大军功了。
朝廷很高兴,皇帝更高兴。
这赫赫武功,可是一扫去年被颉利兵逼长安,被迫签订便桥之盟的奇耻。
只是随后朝廷在论功以及对内附突厥、杂胡等部落的问题上,出现了不少争议。
面对秦琅的这泼天灭国之功,好多人表现出的是妒忌,他们将秦琅的功劳称之为是好运,说梁师都和苑君璋的归附,不过是他们早已经被朝廷围困的不行了,而颉利这次跟秦琅的交锋,也被称为只是突厥某些野蛮的部落小首领的个人之举。
他们不但不承认秦琅的功绩,还开始弹劾秦琅故意轻挑边衅,冒险开战等等,有的家伙甚至一口气炮制出了上百条的罪名。
秦琅听到这些消息后,倒没啥愤怒,甚至有些早在意料之中。
他在意的还是皇帝和政事堂的态度。
好在李世民没出他预料,还是个比较明事理的皇帝的。天子比较公正客观,没有抹秦琅功绩之意。
现在皇帝的意思是要设立一个大都护府和五个都督府,其中灵武和延绥两个都督府不归大都护府,其余三个都督护所辖六州都归大都护府管。
秦琅也将顺势晋升为副大都护兼狼山都督、丰州刺史,皇帝还要增赐他三百户实封。
但是现在好多人反对。
搞的皇帝也有了脾气,据说每天的朝会都很热闹。
“那些所谓名门士族出来的家伙只知道空空而谈,空谈误国啊,难道靠空谈就能解决边患问题?不解决边患问题,漫长几千里的北方边境州县如何发展?没有稳定,如何发展民生?我不惊讶卢承宗等这些人放屁,但我还是比较惊讶魏征的态度,居然还想着慢慢来,想着以德服人,终究是要以拳服人的,没有拳做前提,德如何服人?”
秦琅现在对魏征真的挺失望的,不过好在魏征在如何安置突厥等胡人时,他倒是说了句比较有用的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这不是什么诛心之语,而是千百年来的宝贵经验总结。
李世民想的比较简单,想要在五个都督府内设立二十四个羁縻州,在这些正州内,再划出地盘来给那些胡人,让胡人首领继续自己管理自己的部落。
其实这就是国中之国的策略,比起真正的羁縻制来说,是开了历史倒车了。
“所谓羁縻,羁,马络头也,縻,牛靷也。羁縻本是控制牛马的手段,而引申为对边疆蛮夷胡族的笼络控制,以夷制夷,承认当地蛮夷头目,封以官爵,纳入朝廷管理。对于那些鞭长莫及,难以实际有效果管理控制的地方,这种手段没有错,但错就错在如今的这五都督府之地,已经是朝廷的正州了,接下来应当是加强实际控制,移民屯边,耕荒屯田的,怎么还反而要把胡人南迁,设立二十四个羁縻州呢,这不是瞎扯蛋吗?”
秦琅当着老爷子的面,发了通牢骚。
他总觉得李世民是个英明神武的皇帝,他在前方打了胜仗,那么李世民应当趁势跟进,设五都督府就是不错的,可后面干嘛还要画蛇添足呢?
秦琼饮完奶茶,指着城里的许多蕃人道,“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临时制宜,略依其俗,防其大过,忍其小过。以夷治夷,这是治边传统,也是一种有效手段,你看看这朔方城,这已经是在长城脚下了,但是这里蕃汉混杂,甚至杂胡比汉人多的多,如果朝廷直接采用内地的那一套制度,治理这边地,是不合时宜的,也是容易出问题的。”
秦琅并不赞成老爷子这种想法,先让边地蛮夷们臣服,将之纳入体系是没错,可也不能留下重重隐患啊。
在这里,秦琅与李世民秦琼他们最大的一个不同点,在于何为边。
或许在李世民等看来,长城以外,就算是边了。
对于长城以外的地方,就可以以夷治治,让夷人自治了,可秦琅不这么认为,他始终认为,虽然说长城线,其实极度贴合适合农耕的四百毫米等降雨线,长城以北地区,确实降雨量不足,不太适合农耕,更适合游牧。
可这也不绝对。
如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河套地区,那就是比较好的可耕地区。
再比如代北的马邑云中等地,其实也可以农耕的,做为边地,他们不可能有中原那样密度的农业,所以半耕半牧,完全可以让中原王朝在边境立足发展。
这半干旱地区的边境区域,其实守住了是占据了极强的战略优势的。
这就好比每一个兵法家都知道,守江必守淮一样,想划江而治,前提就是得控制淮南,若是能再控制淮北就更加安全了,如果能够控制长江中上游的荆襄地区,那半壁江南就可无忧。
如果再能控制上游的巴蜀之地,则就拥有以南统北的基础。
河套、代北这些地方,对于中原朝廷的重要性,不晋于陇右和河西,这是战略高地啊,坐拥这些地方,进可将草原政权驱赶到漠北,以大漠为缓冲区。退的话,也可据阴山一线防守,进一步避免胡人对中原重要的关中、河东、河北这些地地的冲击袭扰。
打仗的时候,守城的人都知道不能退守城中死守,得守住外围的据点,这样才能可攻可守。
要划羁縻州当然也是可行的,但得划到狼山、阴山、燕山以北去。
可事实却让秦琅很恼火。
不说现在皇帝居然要在朔方、代北、河套等正州里再设羁糜州了,而自武德元年起,朝廷其实一面忙着争夺中原,一面却早就对四边的蛮夷们大搞这种羁糜政策了,比如西南地区,后世的云贵基本上现在都是羁縻州,而后面湘西,川西等地,现在也一样基本上都属于羁縻州。
甚至就是岭南地区的两广,也基本上都是羁糜性质的,宁长真、冯盎、谈殿这些汉俚酋帅,都是朝廷承认的地方土皇帝,给予赐封官职爵,拥有大量土兵。
但相对来说,武德朝设置的这些羁縻州县,他本来也有天下未定,权置州县这种策略,可现在好不容易在北方取得这样一个大捷,李世民却要开倒车,不抓住机会,设正州派官驻兵移民,却反而要把内附的突厥人还往南迁,要给他们安置到靠近长城一线来。
皇帝也许是想学杨坚当年养突厥人做看家狗,但事实早证明了杨坚这套,只能管一时之用,久了就会反噬主人的。
秦琅已经上书李世民,坚决反对他的这种做法。
朔方一天比一天冷,年关一天天紧近。
朝廷始终没有商议出一个结果来。
秦琼直接让人快马加鞭的送了封加急信到长安,称自己突然病重,请求马上回京。
信到长安,李世民吓了一跳,听说秦琼似乎真的旧疾复发,病的很严重后,也不敢耽误,赶紧下旨让灵武送秦琼入京。
秦琼信中请求派人接替职位,李世民则犹豫起来。
秦琼在灵武这一年多,干的是有声有色,比李道宗和李靖时期表现好许多,虽说是局势不同了,但确实干的极好,秦琅这次能灭梁师都,秦琼也是有功绩的。
派谁去接任灵武,还真是一时不好决定。
“先把叔宝接回来疗养,京中暖和点,药医条件也更好些!”
这座白色的雄城如今恢复了朔方之名。
站在雄伟的朔方城头,能够感受到那股强烈的边荒气息,很粗犷也很蛮荒更加彪悍。夏州城里,已经见不到了伪梁朝的半点痕迹,虽然梁师都在此称帝十年,但民心所弃,大家都想早点甩掉这伪梁的所有曾经的痕迹,只想早点恢复点安稳的日子。
“朝廷还没有给我回复!”秦琼捧着茶奶茶,眺望着北方的冰雪。
风呼呼的吹着。
秦琅感觉自己的脸皮似乎又都吹厚了一层,为了免的脸上经常拉口子,他现在跟其它人一样,开始往脸上抹羊油,防冻的效果是不错,脸上不会经常拉血开子了,但身上也开始免不了有股子羊膻味了。
“再这样下去,我也要成为一个胡人了。”秦琅笑了笑道。
秦琼抿一口茶,“这奶茶挺不错的,只是我不能继续在外镇边了,不管朝廷同不同意,这次我都要回去了。”说完这话,秦琼的神色里似乎有几分不舍。来到灵武也有一年多了,在这里镇守主持,看着这里一点点的变化,这些都是他的心血。
“阿爷可以留下,真要回朝,我回去比较适合。”
“我留下不如你留下,如今这岭北巨变,都是你的功劳。”
秦琅摘下皮手套,抓起一块雪团,然后滚起了雪球,小小的雪团越滚越大,很快就滚成了一个巨球。
快过年了。
秦琼和秦琅都向朝廷上了奏章,提起入京朝集之事。
但现在朝廷迟迟没有回复。
秦琼和秦琅都有自己的关系和消息,所以京中朝堂上的动向两人都比较清楚。这次秦琅立了一个泼天大功,堪称贞观朝以来第一大军功了。
朝廷很高兴,皇帝更高兴。
这赫赫武功,可是一扫去年被颉利兵逼长安,被迫签订便桥之盟的奇耻。
只是随后朝廷在论功以及对内附突厥、杂胡等部落的问题上,出现了不少争议。
面对秦琅的这泼天灭国之功,好多人表现出的是妒忌,他们将秦琅的功劳称之为是好运,说梁师都和苑君璋的归附,不过是他们早已经被朝廷围困的不行了,而颉利这次跟秦琅的交锋,也被称为只是突厥某些野蛮的部落小首领的个人之举。
他们不但不承认秦琅的功绩,还开始弹劾秦琅故意轻挑边衅,冒险开战等等,有的家伙甚至一口气炮制出了上百条的罪名。
秦琅听到这些消息后,倒没啥愤怒,甚至有些早在意料之中。
他在意的还是皇帝和政事堂的态度。
好在李世民没出他预料,还是个比较明事理的皇帝的。天子比较公正客观,没有抹秦琅功绩之意。
现在皇帝的意思是要设立一个大都护府和五个都督府,其中灵武和延绥两个都督府不归大都护府,其余三个都督护所辖六州都归大都护府管。
秦琅也将顺势晋升为副大都护兼狼山都督、丰州刺史,皇帝还要增赐他三百户实封。
但是现在好多人反对。
搞的皇帝也有了脾气,据说每天的朝会都很热闹。
“那些所谓名门士族出来的家伙只知道空空而谈,空谈误国啊,难道靠空谈就能解决边患问题?不解决边患问题,漫长几千里的北方边境州县如何发展?没有稳定,如何发展民生?我不惊讶卢承宗等这些人放屁,但我还是比较惊讶魏征的态度,居然还想着慢慢来,想着以德服人,终究是要以拳服人的,没有拳做前提,德如何服人?”
秦琅现在对魏征真的挺失望的,不过好在魏征在如何安置突厥等胡人时,他倒是说了句比较有用的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这不是什么诛心之语,而是千百年来的宝贵经验总结。
李世民想的比较简单,想要在五个都督府内设立二十四个羁縻州,在这些正州内,再划出地盘来给那些胡人,让胡人首领继续自己管理自己的部落。
其实这就是国中之国的策略,比起真正的羁縻制来说,是开了历史倒车了。
“所谓羁縻,羁,马络头也,縻,牛靷也。羁縻本是控制牛马的手段,而引申为对边疆蛮夷胡族的笼络控制,以夷制夷,承认当地蛮夷头目,封以官爵,纳入朝廷管理。对于那些鞭长莫及,难以实际有效果管理控制的地方,这种手段没有错,但错就错在如今的这五都督府之地,已经是朝廷的正州了,接下来应当是加强实际控制,移民屯边,耕荒屯田的,怎么还反而要把胡人南迁,设立二十四个羁縻州呢,这不是瞎扯蛋吗?”
秦琅当着老爷子的面,发了通牢骚。
他总觉得李世民是个英明神武的皇帝,他在前方打了胜仗,那么李世民应当趁势跟进,设五都督府就是不错的,可后面干嘛还要画蛇添足呢?
秦琼饮完奶茶,指着城里的许多蕃人道,“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临时制宜,略依其俗,防其大过,忍其小过。以夷治夷,这是治边传统,也是一种有效手段,你看看这朔方城,这已经是在长城脚下了,但是这里蕃汉混杂,甚至杂胡比汉人多的多,如果朝廷直接采用内地的那一套制度,治理这边地,是不合时宜的,也是容易出问题的。”
秦琅并不赞成老爷子这种想法,先让边地蛮夷们臣服,将之纳入体系是没错,可也不能留下重重隐患啊。
在这里,秦琅与李世民秦琼他们最大的一个不同点,在于何为边。
或许在李世民等看来,长城以外,就算是边了。
对于长城以外的地方,就可以以夷治治,让夷人自治了,可秦琅不这么认为,他始终认为,虽然说长城线,其实极度贴合适合农耕的四百毫米等降雨线,长城以北地区,确实降雨量不足,不太适合农耕,更适合游牧。
可这也不绝对。
如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河套地区,那就是比较好的可耕地区。
再比如代北的马邑云中等地,其实也可以农耕的,做为边地,他们不可能有中原那样密度的农业,所以半耕半牧,完全可以让中原王朝在边境立足发展。
这半干旱地区的边境区域,其实守住了是占据了极强的战略优势的。
这就好比每一个兵法家都知道,守江必守淮一样,想划江而治,前提就是得控制淮南,若是能再控制淮北就更加安全了,如果能够控制长江中上游的荆襄地区,那半壁江南就可无忧。
如果再能控制上游的巴蜀之地,则就拥有以南统北的基础。
河套、代北这些地方,对于中原朝廷的重要性,不晋于陇右和河西,这是战略高地啊,坐拥这些地方,进可将草原政权驱赶到漠北,以大漠为缓冲区。退的话,也可据阴山一线防守,进一步避免胡人对中原重要的关中、河东、河北这些地地的冲击袭扰。
打仗的时候,守城的人都知道不能退守城中死守,得守住外围的据点,这样才能可攻可守。
要划羁縻州当然也是可行的,但得划到狼山、阴山、燕山以北去。
可事实却让秦琅很恼火。
不说现在皇帝居然要在朔方、代北、河套等正州里再设羁糜州了,而自武德元年起,朝廷其实一面忙着争夺中原,一面却早就对四边的蛮夷们大搞这种羁糜政策了,比如西南地区,后世的云贵基本上现在都是羁縻州,而后面湘西,川西等地,现在也一样基本上都属于羁縻州。
甚至就是岭南地区的两广,也基本上都是羁糜性质的,宁长真、冯盎、谈殿这些汉俚酋帅,都是朝廷承认的地方土皇帝,给予赐封官职爵,拥有大量土兵。
但相对来说,武德朝设置的这些羁縻州县,他本来也有天下未定,权置州县这种策略,可现在好不容易在北方取得这样一个大捷,李世民却要开倒车,不抓住机会,设正州派官驻兵移民,却反而要把内附的突厥人还往南迁,要给他们安置到靠近长城一线来。
皇帝也许是想学杨坚当年养突厥人做看家狗,但事实早证明了杨坚这套,只能管一时之用,久了就会反噬主人的。
秦琅已经上书李世民,坚决反对他的这种做法。
朔方一天比一天冷,年关一天天紧近。
朝廷始终没有商议出一个结果来。
秦琼直接让人快马加鞭的送了封加急信到长安,称自己突然病重,请求马上回京。
信到长安,李世民吓了一跳,听说秦琼似乎真的旧疾复发,病的很严重后,也不敢耽误,赶紧下旨让灵武送秦琼入京。
秦琼信中请求派人接替职位,李世民则犹豫起来。
秦琼在灵武这一年多,干的是有声有色,比李道宗和李靖时期表现好许多,虽说是局势不同了,但确实干的极好,秦琅这次能灭梁师都,秦琼也是有功绩的。
派谁去接任灵武,还真是一时不好决定。
“先把叔宝接回来疗养,京中暖和点,药医条件也更好些!”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0/157/35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0/157/35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