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砻磨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投票推荐

    “苏厨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第七百四十一章砻磨

    老族长露出茫然的神色:“是吗……”

    然后又拉着苏油:“那万春你是怎么找到我们的?你进士考上了吗?光考上州举没用,朝廷的章程得中进士才行啊……”

    乡音拗口,苏油如今勉强听得懂,不过说还说不好。

    苏油只好顺着老族长的话,拿官话往下说:“考上了考上了,朝廷还因我拓地有功,赏了咱们族里一块地,今年第一季就打了四千多石粮!大爷爷你就放心吧!”

    “诶!好好好……”大爷爷这下开心了:“咱们村总算有好娃子出息了!总算没有辜负全族给你凑进京的路费!考上就好,去,去给祖宗敬柱香,得亏他们保佑哇……”

    刘万春在一边偷偷抹眼泪,可怜巴巴地看着苏油。

    苏油却没什么压力,爽快地答应:“好嘞,这是应该的!”

    点燃三支线香,插到刘家宗祖的灵前,刘万春赶紧端上来一杯香茶,临时性地代替酒水。

    礼不可废,没有姓苏的跑来给刘家人行后辈拜祖宗之礼,刘万春便巧妙地将祀礼改成了祭礼。

    苏油对刘万春灵光的脑子表示佩服,不然他也尴尬。

    端起茶杯,苏油想了想,然后开口:“刘家宗祖在上,请恕万春离山就水,迁族扰灵之罪。”

    “滋盛人丁,山畲难敷族众;奉从朝命,湖圩择处安和。”

    “重尊灵位,再肇宗根。”

    “望先祖劼保刘氏子孙,开散枝叶,举业兴庄;祥征屡至,吉庆有常。”

    “黍积三年,行渔漕耕廪;经通百子,颂尧舜禹汤;”

    “男者耕,女者织;幼有育,老有养;”

    “孝谐亲服,仁爱乡邦;香火传斟,荣恩浩荡。”

    “惟馨,尚飨!”

    说完将茶水浇到灵前的地面上。

    这定性就给得高了,刘万春脸上热泪纵横,嘴唇嚅嗫着,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少保,我……我当不得此赞……”

    苏油笑道:“担得,有眼光有魄力,修身而后齐家,带着族人摆脱贫困的优秀人才,怎么担不得?”

    老族长很满意:“这文章怪好听的,万春可长本事儿了!”

    刘万春羞得满脸通红,那是,我要有少保这张口就来的本事,何至于选官选这么些年?

    从祠堂告辞了老族长出来,村里一群男女老少都围上了,经过这么一次祭拜,众人看向苏油的眼色又自不同了。

    苏油指着低地荷塘沼泽边上的一片小工地:“那里是做什么的?”

    刘万春说道:“我是想试验下,能否在沼泽地里造房子。”

    苏油问道:“成功了吗啊?”

    刘万春说道:“呃……还没,铺好地基却放不了土墙,会沉。”

    苏油摸着下巴:“我好像知道办法……”

    后世福建南靖云水谣古镇中,有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土楼,名叫“和贵楼”。

    苏油上一世考察非遗旅游产业的时候去过,见识过那栋完全修建在沼泽地上的土楼。

    整座楼就像一艘大船停泊在沼泽地上,被誉为土楼中的“诺亚方舟”,一层为厨房,二层为仓库,三层以上才住人。一共差不多一百七十间房间,几百年风雨过去,依旧巍然屹立。

    而且最神奇的是,和贵楼的中间天井,还保留了一片仅铺了一层石头的沼泽地。

    在那里跺跺脚,便能看到脚下的卵石呈涟漪般地震动,还有轻微的渗水现象,证明这是一栋完全搭建在沼泽上的土楼。

    苏油打开书包,取过纸笔绘制起来:“要在沼泽里起建筑,首先就是要打好基础,如果像这样,先以木料纵横分层铺设,然后垒放石块地基隔绝潮气,其上再按正常方式造屋,就可以了。”

    刘万春有些惊讶:“那松木糟朽了怎么办?”

    苏油说道:“糟朽不了,房屋建好后,松木在沼泽里就陷入了一个低温低氧的环境,然后表面会碳化,再然后就自然稳定了。”

    “反正你这不是做实验吗?那就试试呗。”

    刘万春拱手道:“不敢不敢,少保所言,定然是无疑的。”

    又考察了畜牧和渔业,回到刘万春的家中,苏油取过一套书籍和一件器物:“这两样算是我这次来访的礼物。”

    刘万春站起来:“使不得使不得……”

    苏油哈哈大笑:“你都不知道是什么就使不得!这是一套《西南农书》,西南各种农作物的栽种方法都在里边,还有就是实现桑基鱼塘家庭禽畜套养共养的方法,学问也在里头。”

    “现在村里一百多人,丁口不过二三十,耕作千亩稻田,实在是辛苦。”

    “所以秧床,秧马,种种方便耕作的小机械要搞起来;”

    “播,收,要组织成集体模式,分配管理好各人的职责分工;”

    “老人,孩童,也可以做些饲养禽畜,喂鱼,除草等简单的工作;”

    “油类作物的种植,非常重要,两油斤饭,能补充体力强壮身体不说,还能节约大量的粮食;”

    “还有一些药材类植物,也要种上一些,防病治病;”

    “养鱼也很重要,尤其是有了油和盐菜之后,鱼类就可以做得非常的鲜美可口,地靠太湖,每年舀舀水花投放到鱼塘里,定时投喂些牧草,剩菜叶子,一年也能得到不少肉食;”

    “对了,这里周边还有很多沼泽,蚊虫一定要注意,水是死命令,必须喝煮过的开水,菜蔬也一定要加工熟透;”

    “蚊香的效果如今还不是太好,那蚊帐一定要用起来。”

    “还有一会儿我会给你一些螺壳,那种螺叫钉螺。”

    “根据天师府的研究,蚊虫,乃是疟瘴的根源;而那种钉螺,则是蛊瘴的根源。消除这类根源之后,太湖周边地区,疟疾和蛊瘴就会得到控制。”

    “像你们安和圩这样的村子,以后会越来越多,而沼泽就会越来越少,最后全部变成圩田,变成乡村,变成城镇……”

    “太湖流域的乡村构建模式,还在摸索。刚刚说的那些,都是之前荆湖广锐军收集整理出来的。”

    “他们是陕北人,蕃汉交杂都能在荆南林泽中开辟出生存空间,建立起一个沅州城,我相信你们也可以。”

    “等以后条件好了,就要修桥造船,我这次来,就是帮你们解决一些困难,让你们生活得更轻松一些。”

    刘万春感激涕零:“那我替合族上下,谢过少保隆恩。”

    苏油笑道:“其实我也是手痒,这次要指导你们制作一种磨米的工具,让你们摆脱手工舂米之苦。竹材都准备好了吧?”

    刘万春大喜:“准备好了,早都准备好了!”

    苏油笑着拍了拍手边一件工具:“还有这个,以后江南,肯定会流行起一道美好的食物。”

    苏油带来的磨米工具,叫砻磨,所说的美食,其实就是米线。

    砻磨就是一种磨子,不过和石磨不同的是,它是一种泥胚竹齿的磨子。

    做一架砻磨也是一门学问。

    首先要截木取材,用弯斧破材取坯、修坯,用竹钉把木坯连接,用竹箍固定,做成砻桶和砻盘。

    然后,用硬木如茶木,青冈木做成砻心、砻担。

    砻担两边各凿上两个个安放砻擘手的小洞,在砻心上设置小砻担。

    如果砻磨过重,就略微松开棕绳,给小砻担松绑,或把砻擘手安放在靠外的小洞里。

    反之,则进行相反的操作,既要保证谷粒脱壳,又不能出现太多的碎米。

    这两个设计非常精巧,前者用于调节土砻重量,后者用于调节出米速度,调整磨米的时间。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0/27/74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0/27/74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