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靠什么?
李东阳满面紧张,目不转睛的盯着面前的刘健。
对于他即将出口的那个答案,心急如焚之余,更是迫切不已。
李东阳之所以这般模样,就是因为他明白,这件事情的关键点,不在大明没什么伤亡的事情上面,也不在殿下调动六处边关开始出兵征剿鞑靼上,而是在那被诛杀的四十余万鞑靼兵丁上。
只要能确定这四十余万的伤亡为真,那就凭鞑靼的实力,再想要翻天已经没有可能,在六处边镇联合大军的清剿下,鞑靼将再无翻天的能力。
所以也正因为如此,李东阳在发现问题的关键后,最后和刘健确认起了此事。
刘健闻言,没有丝毫恼怒或者烦躁的神色。
因为他明白。
眼下的李东阳,就和当初的自己一样。
对于这已经发生的事情,充满了质疑和难以置信。
故而,当刘健听到李东阳的这句问询后,神情渐渐变得严肃之余,斩钉截铁的回答道:
“鞑靼兵丁尸骸的数目,是那些大同百姓,在筑造京观的时候,一具尸骸一具尸骸数出来的,这一点,非老夫张口就来,也不是老夫凭空估算。”
“李公若是还不相信的话,可快马前去大同一探究竟,现如今的那些鞑靼头颅,已经被全部割下,在大同城外筑成了京观,前去一看便可知道老夫所言非虚。”
“而且,老夫可以拿性命担保,老夫之前所言的种种,全部都是自己的亲眼所见,没有丝毫弄虚作假的成分,李公你就放下心来,为殿下的丰功伟业庆祝欢呼吧!”
刘健一脸肯定,话语也是说的不急不缓。
似乎生怕李东阳听不清楚他所言的内容,继而再产生什么误会一般。
李东阳听到这里,飘忽的心里,终于开始渐渐相信了刘健之前所言的种种,整个人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涨红之余,胸脯也开始随着呼吸剧烈起伏,满面激动神色的他,数次张口想要说些什么,可是却没有丝毫的声响发出。
忽然。
李东阳的眼眶开始变得湿润,两行热泪也随即顺着脸颊流下。
而这无声的激动之情,似乎也终于让他那积压的心情得以缓解一般,李东阳一边哭,一边笑,目光直视面前的刘健,激动不已的说道:
“此等大事,应当昭告天下,普天同庆才是!”
“还要让殿下去太庙祭拜大明的列祖列宗,也要让他们知道这个喜讯。”
“还有,吾等身为臣子的,未能参加大战,但是上书恭贺,还是要有的。”
“除了这些之外,吾等还要将此事广传四海,让大明周边的蛮夷都知道冒犯大明的下场。”
“还有……还有……”
李东阳满面激动神色,话语也不断从他的口中说出。
此刻的他,就好似想让所有人都立刻得知到这个喜讯一般,大脑飞转之余,却再也想不出其他可以告知的存在。
刘健见状,心中也是感慨万千,上前轻轻握住李东阳手腕的同时,缓缓说道:
“放心,这些以后肯定会有的。”
“但现在殿下也是刚刚回宫,等到明日殿下召见,吾等在一点点的将这些事情如数奏禀就是。”
“而且,眼下的当务之急,也并非是为了这次大胜欣喜兴奋,因为接下来,还有更为重要的事情,等着你我去做。”
嗯?
正激动不已的李东阳。
在听到刘健的这句话语后,神情一怔的同时,露出了不解的神色。
还有更为重要的事情?
眼下除了庆祝大明的胜利之外,还能有什么事情比它还要重要?
不解!
疑惑!
李东阳看着刘健,喃喃问道:
“刘公,恕李某愚钝,还请您仗义执言,到底还有什么更为重要的事情?”
刘健闻言,神情渐渐变得严肃,望向李东阳的同时,铿锵有力出言说道:
“殿下已经决定,在此次大战胜利之后,待明年开春之时,就即刻移民及派遣兵丁北上,开发草原,让现有的九边,彻底变成大明的内陆!”
刘健即便之前已经知晓了此事,可是当他再次向李东阳提及的时候,心中依旧澎湃不已,甚至就连说话的时候,都因为激动而有轻轻的颤音出现。
只不过。
此时的李东阳,根本没有在乎这些细枝末节。
当他听到刘健说出,殿下准备派遣移民和兵丁北上的话语后,整个人的神情,瞬间开始变得凝重严肃起来,全然没有刘健的激动模样不说,更是皱眉思索,大有顾虑重重的意思。
刘健见状,丝毫不以为意。
毕竟当初的自己,何尝不是这般模样,在他听到殿下的鸿鹄之志时,也如现在的李东阳一般,满面质疑不说,还当面否定陛下的计划。
和自己一比。
李东阳现在的表现,依旧可以算是委婉了。
怎么说他也没有如当初的自己一般,直接出言反驳质疑。
其实刘健哪里知道。
眼下的情形,和他当初在大同时的孑然不同。
在大同的时候。
那时候的刘健初闻殿下说出此事,听到这前无古人之举,自是质疑多多。
可李东阳不同,在当他从刘健口中听到这个事情开始,他其实就已经明白,刘健已经被殿下说服了。
而既然说服,那肯定就是有合情合理的计划也或者缘由,要不然凭借刘健的为人,根本不可能为不靠谱的计划站台,更不会在说出这个事情的时候,还露出这么一副激动亢奋的模样。
所以,李东阳在下意识的质疑过后,最先思索的,不是这计划的靠谱与否,而是在思虑,殿下到底用了什么理由,方才说服了面前的刘阁老,让他认可了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一定有原因。
可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李东阳百思不得其解,根本想不清楚殿下是如何说服刘健的。
毕竟。
在李东阳看来。
仅仅只是一个安全,就成了无法跨越的鸿沟。
草原的北方,就不似现在的九边一般,有长城可守,有关隘可据,没了这些,又如何保障那些移民草原之人的安全,靠那些过去的兵丁吗?
对于他即将出口的那个答案,心急如焚之余,更是迫切不已。
李东阳之所以这般模样,就是因为他明白,这件事情的关键点,不在大明没什么伤亡的事情上面,也不在殿下调动六处边关开始出兵征剿鞑靼上,而是在那被诛杀的四十余万鞑靼兵丁上。
只要能确定这四十余万的伤亡为真,那就凭鞑靼的实力,再想要翻天已经没有可能,在六处边镇联合大军的清剿下,鞑靼将再无翻天的能力。
所以也正因为如此,李东阳在发现问题的关键后,最后和刘健确认起了此事。
刘健闻言,没有丝毫恼怒或者烦躁的神色。
因为他明白。
眼下的李东阳,就和当初的自己一样。
对于这已经发生的事情,充满了质疑和难以置信。
故而,当刘健听到李东阳的这句问询后,神情渐渐变得严肃之余,斩钉截铁的回答道:
“鞑靼兵丁尸骸的数目,是那些大同百姓,在筑造京观的时候,一具尸骸一具尸骸数出来的,这一点,非老夫张口就来,也不是老夫凭空估算。”
“李公若是还不相信的话,可快马前去大同一探究竟,现如今的那些鞑靼头颅,已经被全部割下,在大同城外筑成了京观,前去一看便可知道老夫所言非虚。”
“而且,老夫可以拿性命担保,老夫之前所言的种种,全部都是自己的亲眼所见,没有丝毫弄虚作假的成分,李公你就放下心来,为殿下的丰功伟业庆祝欢呼吧!”
刘健一脸肯定,话语也是说的不急不缓。
似乎生怕李东阳听不清楚他所言的内容,继而再产生什么误会一般。
李东阳听到这里,飘忽的心里,终于开始渐渐相信了刘健之前所言的种种,整个人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涨红之余,胸脯也开始随着呼吸剧烈起伏,满面激动神色的他,数次张口想要说些什么,可是却没有丝毫的声响发出。
忽然。
李东阳的眼眶开始变得湿润,两行热泪也随即顺着脸颊流下。
而这无声的激动之情,似乎也终于让他那积压的心情得以缓解一般,李东阳一边哭,一边笑,目光直视面前的刘健,激动不已的说道:
“此等大事,应当昭告天下,普天同庆才是!”
“还要让殿下去太庙祭拜大明的列祖列宗,也要让他们知道这个喜讯。”
“还有,吾等身为臣子的,未能参加大战,但是上书恭贺,还是要有的。”
“除了这些之外,吾等还要将此事广传四海,让大明周边的蛮夷都知道冒犯大明的下场。”
“还有……还有……”
李东阳满面激动神色,话语也不断从他的口中说出。
此刻的他,就好似想让所有人都立刻得知到这个喜讯一般,大脑飞转之余,却再也想不出其他可以告知的存在。
刘健见状,心中也是感慨万千,上前轻轻握住李东阳手腕的同时,缓缓说道:
“放心,这些以后肯定会有的。”
“但现在殿下也是刚刚回宫,等到明日殿下召见,吾等在一点点的将这些事情如数奏禀就是。”
“而且,眼下的当务之急,也并非是为了这次大胜欣喜兴奋,因为接下来,还有更为重要的事情,等着你我去做。”
嗯?
正激动不已的李东阳。
在听到刘健的这句话语后,神情一怔的同时,露出了不解的神色。
还有更为重要的事情?
眼下除了庆祝大明的胜利之外,还能有什么事情比它还要重要?
不解!
疑惑!
李东阳看着刘健,喃喃问道:
“刘公,恕李某愚钝,还请您仗义执言,到底还有什么更为重要的事情?”
刘健闻言,神情渐渐变得严肃,望向李东阳的同时,铿锵有力出言说道:
“殿下已经决定,在此次大战胜利之后,待明年开春之时,就即刻移民及派遣兵丁北上,开发草原,让现有的九边,彻底变成大明的内陆!”
刘健即便之前已经知晓了此事,可是当他再次向李东阳提及的时候,心中依旧澎湃不已,甚至就连说话的时候,都因为激动而有轻轻的颤音出现。
只不过。
此时的李东阳,根本没有在乎这些细枝末节。
当他听到刘健说出,殿下准备派遣移民和兵丁北上的话语后,整个人的神情,瞬间开始变得凝重严肃起来,全然没有刘健的激动模样不说,更是皱眉思索,大有顾虑重重的意思。
刘健见状,丝毫不以为意。
毕竟当初的自己,何尝不是这般模样,在他听到殿下的鸿鹄之志时,也如现在的李东阳一般,满面质疑不说,还当面否定陛下的计划。
和自己一比。
李东阳现在的表现,依旧可以算是委婉了。
怎么说他也没有如当初的自己一般,直接出言反驳质疑。
其实刘健哪里知道。
眼下的情形,和他当初在大同时的孑然不同。
在大同的时候。
那时候的刘健初闻殿下说出此事,听到这前无古人之举,自是质疑多多。
可李东阳不同,在当他从刘健口中听到这个事情开始,他其实就已经明白,刘健已经被殿下说服了。
而既然说服,那肯定就是有合情合理的计划也或者缘由,要不然凭借刘健的为人,根本不可能为不靠谱的计划站台,更不会在说出这个事情的时候,还露出这么一副激动亢奋的模样。
所以,李东阳在下意识的质疑过后,最先思索的,不是这计划的靠谱与否,而是在思虑,殿下到底用了什么理由,方才说服了面前的刘阁老,让他认可了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一定有原因。
可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李东阳百思不得其解,根本想不清楚殿下是如何说服刘健的。
毕竟。
在李东阳看来。
仅仅只是一个安全,就成了无法跨越的鸿沟。
草原的北方,就不似现在的九边一般,有长城可守,有关隘可据,没了这些,又如何保障那些移民草原之人的安全,靠那些过去的兵丁吗?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1/1655/172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1/1655/172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