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答辩之舌战群儒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投票推荐

    

    第二天清晨,锻炼完,秦宇想穿个西装,打个领带,没想到,被叶天英一顿嘲笑,她问:你这是要留学吗?中国的学校不兴这一套。

    不是我们的大学的制度和学制都是学人家的吗?我不穿这个穿什么?

    我们也有太学的,而且大学精神一直传承至今,你是不是傻了,难道你是隐藏很深的香蕉人。

    虽然是一名土著,秦宇对于华夏学校的文华的继承,还没完全厘清。秦宇忙找一本《华夏近代思想史》,快速读完。与地球一样,西方的思想如风一般也轮番在华夏大地上刮了一遍。华夏人本着我的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原则。本着有用则用,没用则扔的原则,把这些思想拿来,成了自己的。

    学制是西方的,但华夏太学的传统,仍大量保留下来了。

    这个答辩也是这样,想当于过去学派间的辩难。不是所有学生都有机会,走上答辩席。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敢走上答辩席。

    首先,是你的学术成果在众教授那得到承认。要么是你这个人得到众人的认可,你才有此资格。

    众教授知道秦宇这个人,也认可秦宇的答辩资格,但是底下坐的学生不知道,他们都认为秦宇是走了后门,才获得这个资格。没想到答辩竟然不是封闭式的,对导师和学生开放,四位教授的学生都来了,黑压压的挤了一会议室,能有一百多人。

    本来答辩是几个人围坐在一起,就论文主要观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进行探讨,最后各位导师给一个评定。

    今天看情况不是这样,师生的神情都不对,这是真正的辩难了。

    秦宇上身体恤、下身长短裤、脚上凉拖鞋,进了教育楼,看到正对门的小会议室,门口都是人,他认为不会是这里,溜达了一圈,也就这有人,只能是这里。

    我了去,这是要被架到火上烤啊!

    秦宇对最后面一个高高的学生说:哥们让一让,让我进去。

    凭什么?我都让一半人进去了,再让,我就出来了。

    可是我不进去,这场答辩不能开始啊!

    这个近两米高的大个子学生,低着头看了秦宇一眼,不屑的说:你进不去,这地方太小,放不下你这张大脸。

    嘻!这哥们夸人夸的真是清新脱俗啊!秦宇也不恼,他对大个子说:我是来答辩的,你说我脸大吗?

    啊!你说的对,没你这场答辩真开始不了。我给你喊一声,对了,特色兄,你叫什么?我们都是风格鲜明的人,做个朋友吧!

    我姓秦,名宇,名字比人强的多,高档大气上档次。

    我姓高,叫高峰,人如其名的高,记住我啊!到时候请我吃饭。

    这都什么人啊!秦宇想。

    就听高峰大声喊:答辩的人来了,大家让一让。

    秦宇对他说:我会怒力忘记你的。

    高峰很生气的说:我记住你了。

    秦宇慢悠悠的挤到前面。学生都站着,桌椅都搬到外面了,前面有四个形态各异的老头。其实有两个顶多也就五十多,但在秦宇眼中都是老头。

    秦宇几个同心技能扔了过去,知道了原因,他们是故意的这样做的。名校名师,看不起秦宇这个草根呗。

    秦宇对温李教授行了礼,问了一声好。不管别人如何看他,他自己要做好。然后再向那三位教授行礼问好。

    温李教授说:你坐下吧!秦宇点头坐下。

    没等温教授介绍,一个面容古拙的老教授就率先发难。他问:你这本书是自身的学习经验总结,还是教学经验总结。

    这上来就给秦宇挖了一个坑。要是个人经验总结,个体对众人来说,就没什么意义了。如果是教学经验总结,虽然尚可,也不具备普遍意义。

    秦宇说:主要是教学经验总结,但里面有很多数据,是我从权威调查机构购卖的。

    这时一个高个教授说:你认为教育是一门科学吗?

    这又是一个巨坑。

    教育是不是科学,在一些人认为,那还有什么争议吗?教育不就一门科学吗?那要看教育的目的,如果从培养工具角度来说,在工业时代,教育就是科学,一切行为都可以量化,在追求教育目标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可是从培养健全人格来说,教育就不能简单用科学来形容,教育更像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的自觉过程。

    秦宇马上回答:教育当然是科学,你们不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好用的工具吗?

    这个高教授很生气道:你这是臆测,是不负责的言论。

    我只问一句话:这里一定有你的学生,你关心过他们的喜怒哀乐过吗?能让你的学生证明你有过吗?

    高个教授支吾的半天说:我传授给他们的是知识,是学问。

    在你心中,你就没把学生当人看,或者当成只有学习属性的人看,这时教育当然就是科学。

    那你的《学习的革命》是科学吗?

    是啊!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成功而写的。

    小子不可与语。高个教授气奋的道。

    温李和蔼的说:《学生的革命》,“革命”这个词是不是太大了,你要知道“革命”是改天换日之义。

    其实还好吧!我认为完全可以用“革命”这一词。过去我们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教育完成后,开始成为国家建设的接班人,为祖国工作三十年。从学校出来,就意味着书本学习的终结。可是现在不行了,用顾敏教授的话,未来是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知识更新太快了,对学习就提出了全新要求,这就是我提出终身学习的原因。而终身学习,就是学习的革命。

    另一个胖教授对“知识经济”很感兴趣,他问:什么叫知识经济?

    本来对秦宇获得答辩的机会,众学生气愤不平,他们还想找机会发难,没想到他们的导师,早就等着这一刻,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火箭炮排山倒海似的覆盖,太狠了。他们见识过不少答辩,从来就没见过这么“惨烈”的。

    看到秦宇在炮弹之间,有如游鱼,自由悠游,真是大开眼界。

    未来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是这些在校天之骄子最喜欢讨论的一个话题。他们认为未来是核冬天,是计算机的时代,是智能的时代,是金钱的时代,是民主的时代-----

    今天又听到这么个新名词,叫知识经济时代。

    什么叫知识经济时代?

    一众人都在问,秦宇回答道:一开始人类获得食物是采集、打猎、放牧,在人和大自然要素中,大自然是决定要素。后来人类学会种植,人、大自然、土地,土地是最重要的要素。再后来人类用工厂生产,人、大自然、土地、科学技术、资本,资本成了最重要的要素。以后有线和无线及万物相联,知识(数据)可以随意流通,知识成为最重要的要素,那么未来就是知识经济时代。

    胖教授说:你的意思,未来知识会成为生产要素。

    错!秦宇说:不是未来,是现在,知识已经成为生产要素。

    古拙的教授不满的说:不要提什么未来,就说过去,孔子他老人家早就提出过终身学习的理念,还什么革命,就是给自己脸上贴金。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你是用这两句作依据吧!《论语》我全能背下来,这两句说的是人格教育,而不是知识教育,或者整个《论语》中论述的都是人格教育。

    高个教授不无讽刺的说:《论语》,你全能背上来,来现场背一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

    我了去,这是一言不合就开怼啊!

    真的能全背下来了!

    捉到妖孽一只!

    快来围观,好吓人!

    -----

    -----

    小会议室门外的人越来越多。

    温李一看不好,他马上叫停。他示意三位教授还有没有要问的。大家都摇头,温李教授宣布答辩到此结束,秦宇答辩合格。

    四位教授住外走,学生挤啊挤的,给让出了一条路。

    秦宇本来也想走,没想到,温李给叫住了他。他们五个人都到了温教授的办公室,温教授现在兼教育院院长。

    五个人坐下。古拙的教授好奇的问,这本书真不是你个人学习经验的总结。秦宇摇摇头,他又不能说自己开挂。

    四位教授不信,秦宇道:天才是需要这本书的!

    为了证明自己没说谎,秦宇马上花了三千名望值,买了三个小时的过目不忘技能。

    在四人注视下,秦宇拿了一张报纸,扫了几眼,就开始背诵:

    两名东山省政协委员、儒学学者日前联署呼吁在qf市境内停建一所基督教堂。他们指称,曲阜孔庙东南方向三公里的鲁城街道办事处葛庄将在春节之后,在原有平房教堂基础上兴建“更高更大的基督教堂”。他们认为曲阜是儒家发源地,也是“中华民族的圣城”,希望基督徒们“另辟佳地”修建教堂。----

    温李教授让秦宇停下了,他笑着问:你有没兴趣读博?秦宇玩命的摇头,心想,开什么玩笑,自己可没有受虐倾向,被你们教训,一次就够了,还想再来。

    秦宇说:我的理想是教师,做人类的灵魂的工程师。

    四个人看出,秦宇对他们一群老人不是很喜欢,当然,谁被炮轰后,也不会喜欢。温李很遗憾的说:那好吧!等证书下来,我通知你来领取,说来汗颜,我顶着你老师的名头,也没教你一天。

    就送你一句话:作人、作事、作学问,无愧天地良心即可。

    秦宇向温李教授深深的鞠躬,然后又跟其它三位教授告别,离开了京城大学。

    四个人看着秦宇齐道:还是太年青了。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10/10557/16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10/10557/16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