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章 攒点嫁妆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投票推荐

    储妈妈离开之后,王氏立刻叫来了黄宜安,将此事与她说了。



    “如果那位明小姐真的嫁给张三少爷,你打算怎么办?”王氏直接问道。



    黄宜安想了想,笑道:“娘,我只想过平淡安稳的日子。”



    纵然张澜人是很不错,但她也不愿意为此就将自己置于和明缃一辈子的明争暗斗之中。



    那样的日子她熬过了一辈子,如今好不容易重活一回,她不想再重蹈覆辙。



    王氏叹息一声,道:“话虽如此。但是,撇开明小姐不谈,这桩亲事确实很难得。国公夫人看重你,张小姐更是和你交情甚笃;而张四少爷人才俊秀,更难得的是待你用心体贴,将来成亲后更是可以自立门户,关起院门过你们清净的小日子。



    “这样的好夫婿,娘掰着手指头数,都找不出来几个。”



    黄宜安觉得王氏说得很有道理,可总是过不去自己心里那道坎儿。



    尤其是昨日画了蹙眉深坐的美人图之后,她更加不愿意自己再次成为那样可怜又可厌的人。



    虽然张澜比皇帝好了很多很多,可是架不住明缃比起郑氏来不遑多让啊。更何况,从眼下的情形看,明缃和郑玉烟两人狼狈为奸,合着伙儿地对付她呢!



    这大约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吧。



    “娘不是已经跟储妈妈表明态度了嘛,那咱们就等着看国公夫人的决定吧。”黄宜安笑劝道。



    和英国公府的这门亲事,本来就是不对等的。如果她要坚持自己的原则的话,那就只能等英国公夫人做出最终的决定。



    没想到,前世一辈子都在被别人决定命运,今朝重生,还是没能摆脱啊……



    黄宜安心情复杂。



    “不过,娘,不管这门亲事成与不成,通过此事,我都明白了:这人要想过得顺心,总指望别人是不行的,首先得自己立起来!”黄宜安顺势劝道,“不论是爹往上挪,还是栋哥儿读书,总缺不了银子的。所以,开铺子的事情,还请娘和爹多多考虑考虑。”



    王氏一听,顿觉十分有理。



    如果黄家是英国公府那样的高门显贵,明缃区区一个英国公府的表小姐,还敢这样处处当众为难她的女儿吗?



    “你说的有道理!”王氏当即拍板道,“那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你爹那里,我跟他说!”



    就当是给闺女攒嫁妆了!



    “多谢娘亲!”黄宜安抱着王氏的胳膊撒娇,眉眼弯弯。



    只要搞定了娘,爹那里就完全不是问题。



    母女俩正说这话呢,阿梅进来禀报道:“五丈风的刘小姐来了。”



    黄宜安便松了王氏,起身笑道:“娘,那我先去了。”



    “去吧去吧!”对于大财主五丈风,王氏现在很有好感,吩咐阿梅,“伺候着茶水点心,别怠慢了客人。”



    阿梅笑着应了。



    主仆二人便出了正房,一路往小花厅行去。



    花厅里,刘秀听见外头有脚步响动,便起身迎了出去,正在门下迎上了黄宜安。



    “刘小姐快快请坐。”黄宜安将人请进厅,热情笑道。



    刘季讲究信义、出手阔绰,因此黄宜安对刘家兄妹观感极好。



    两人分宾主坐了。



    刘秀说明来意:“昨日黄小姐画了一幅美人图,这是那位公子留下的酬金。”



    黄宜安眉梢一挑,知道刘季果然帮她隐瞒了已知皇帝身份一事,心中感激。



    等见到那两张百两的银票,黄宜安愕然脱口道:“这么多?”



    不能怪她如此惊讶,实在是李太后和张首辅一向对皇帝管束极严,怎么会纵容他拿二百两银子,就买了一幅画工上乘的美人图?



    又不是名家所作。



    “那位公子说兄长计酬都以百两数,他自然也得如此。想来,应是十分喜欢黄小姐的画作吧!”刘秀笑道,心里却觉得比起皇帝的身份,这二百两仅堪堪过得去罢了。



    黄宜安咋舌。



    皇帝这叛逆,似乎比前世来得早了好几年啊。



    微服出宫,耽于游乐,还豪掷银子……任何一项都足以让李太后和张首辅训责。



    不过,那是皇帝的事情,跟她无关。



    黄宜安收了二百两银票,心中大悦,准备加大对自家香露铺子的投资。



    ……



    乾清宫,祁钰果然正如黄宜安所料,正被李太后和张首辅联手教训。



    事情的起因是冯永亭无意间看到了那幅美人图,总觉得十分眼熟,却一时想不起来究竟在哪里看到过。



    直到李太后有次和他念叨起立后之事,冯永亭才蓦地想起来,似乎在礼部送来的待选女子中,见过那画中的女子!



    于是冯永亭状似随手翻阅堆了满案的美人图,一边翻阅一边与李太后说起各家小姐的品貌,直到他翻到了郑玉烟的画像。



    比起皇帝手中的那幅美人图,礼部送来的这一幅人看起来年纪尚小,五官尚未长开,还有些稚气,但眉梢眼角,也已经可见来日的风韵。



    冯永亭顿时推翻了自己先前关于皇帝喜欢的是画美人的人的推论。



    如今看来,皇帝喜欢或许正是这画上的美人!



    不都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么,皇帝要是真的喜欢画美人的人,那为何不干脆携了那人的画像入宫?



    冯永亭不敢耽搁,当即着人给首辅张圭传信。



    两人面见之后,冯永亭将此事和盘托出。



    当然,关于冯林违逆圣意、向他泄密一段,他刻意隐去了,只说是自己无意间发现皇帝在御书房藏着一幅美人图,而图上的美人与户部郑司务家的小姐颇有些相似。



    张圭一听,立刻明白此事事关重大,当即便叮嘱冯永亭暂且别动,等他打听清楚那位郑司务的来路再说。



    内阁首辅想要打听一个小小的户部司务,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



    第二天,张圭派去的人便把郑家往上数三代的人全部都打听得一清二楚。



    京城土生土长的人家,祖上几代沉沦下僚,如今掌家的郑司务是个得过且过、耽溺享乐的庸人,其兄弟、子侄亦罕有能力出众者。



    说起来,这位郑司务的女儿,倒是个颇有才名的姑娘,如今年方十二,恰是礼部划定的参与选后的最小年龄。郑家要想起势,自然不会错过了这个机会。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10/10581/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10/10581/4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