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7章 差距巨大
“刘先生倒是好见识,还知道举一反三的道理。”
身后突然传来了于小宝的声音,让刘尚也是一惊,连忙躬身应道:“小人只是信口一说,无知妄言,还望于主任莫怪。”
于小宝摆摆手道:“无妨,新到海汉的移民中,能有你这般见识的人着实太少了。你刚才说得不错,这船上所用的蒸汽机,其原理便与火车车头的大家伙是一样的,均是用燃煤烧水来产生动力。此物可用之处甚多,并不止于车船。比如本地甘蔗榨汁炼糖,便已放弃了人力和畜力的传统生产方式,而是改为了使用蒸汽机驱动,效率比过往有了成倍提升,这生产成本自然也就降下来了。”
刘尚见于小宝似乎谈兴不错,便试探着问道:“此物的确力大无比,但所需消耗的煤炭也不是小数目吧?而且小人看此物似乎俱为精铁所制,想必造价也是不菲,若是要收回本钱,只怕所需时日也颇长。”
于小宝点点头道:“你倒是说到点子上了,这蒸汽机造价确实不菲,而且日常使用需要大量燃煤,还得有受过培训的专人操作维护,论便利性的确不如人力、畜力、水力、风力,但事情要分两个方向来看,这一台蒸汽机能做多少事,你可曾想过?火车一次便能运走数万斤重物,若是换作马匹需要养多少马花费多少时间?还有这船,同等大小的帆船,至少船上需要十几名水手才行,如今只需不到一半的人手便够了,而且载重更大,航速更快。这些节省下来的人力物力,算下来也都是不小的开支。这笔账,首长们可是早就算清楚了。”
刘尚被于小宝这么一点拨,顿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思维死角,他光是看到了这蒸汽机的制造和使用成本颇高,倒是忽略了由此所省下的人力物力和宝贵时间的价值。以海汉人的精明程度,怎么可能花大钱去做赔本买卖,这玩意儿要是赔钱货,海汉大概早就停止建造了,哪还会将其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海汉对于人力的渴求程度,刘尚是很清楚的,虽然目前海汉已经收紧了加入国籍的标准,但并不会在外国人入境和居留方面设置过多障碍。时至今日,东南沿海几乎每个城市乡镇都会有海汉招募移民的宣传,每年仍有多达五位数的大明国民从各地慕名渡海而来,其中绝大多数人最后都留在了海汉国生活。而蒸汽机的出现,似乎正好能够弥补海汉在这方面的短板,哪怕其造价和使用成本都非常高,但正如于小宝所说的那样,一台蒸汽机能干几十人几百人才能完成的事情,这对于海汉来说意义就已经远远超过了金钱上的得失了。
想到此处,刘尚忍不住又问道:“就算是相比传统方式略有亏损,但海汉一向缺人,就冲着能够节省下来的人力,想必首长们也一定会坚持推行使用蒸汽机吧?”
于小宝脸上不禁显出了一丝惊讶之色:“刘先生,你倒是对我国的社会问题看得很透彻啊!”
刘尚暗叫不妙,自己作为一个初到三亚不久的明人,这知道得也太多了一些,寻常民众哪会意识到这么深层的缘由,当即赶紧补救道:“小人惭愧,这也是前些天为了编书的事,跟着老板去市立图书馆查阅资料,看了不少文章之后,才会有此等不成熟的想法,让于主任见笑了。”
于小宝却似乎并不在意他为何能说出这番观点,而是更看重他能想到这其中的联系。海汉在人力方面的缺口几乎人尽皆知,但能将蒸汽机的运用与此联系起来,却并非人人都能有这样的眼光。而当初于小宝在执委会旁听会议时,陶东来等人对推广使用蒸汽机的讲话,其大意便是如此——蒸汽机的运用能够大量取代人力畜力,弥补海汉在这方面的短板,就算推广前期需要财政上进行补贴,也必须要将这个方案坚持下去。
于小宝还清楚地记得,陶东来将此称作“工业时代降临的标志”,而其他首长似乎对此也十分欢欣鼓舞,将其视作了海汉社会发展的里程碑事件。虽然那时候于小宝还并不太理解首长们的想法,但随着这几年蒸汽机的逐步推广使用,他才慢慢感受到了首长们的高瞻远瞩。而“工业时代”这个概念,也在他脑海中与各种各样的蒸汽动力机械装置挂上了钩。
从个人履历上看,这刘尚到三亚不过月余,也不是从事什么高端行业,就在港区茶馆说书而已。寻常人可能还在为吃穿住行、申请国籍之类的事情发愁,而刘尚居然能够有这样的眼光关注到社会问题,这在于小宝所接触到的新移民当中可是极其少见的个例。如果这不是一个巧合的话,那么刘尚这个人的资质可算是相当不错,值得重点关注一下了。
于小宝道:“你不用紧张,我也没觉得你有什么说错的地方。蒸汽机可派上用场的地方甚多,而举国上下也都对此寄予厚望。假以时日,蒸汽机能起到作用的地方还会越来越多,届时我海汉国独步天下的,可就不仅仅只是海贸和军事了!”
刘尚听于小宝说到后面语气激昂,他自己的心中却是越来越凉。这蒸汽机用到货船客船上也就罢了,但如果在战船上也广为采用,那以后还有谁能降服海汉海军?
事实上第一艘蒸汽战舰威严号早在1629年年底就已经加入到海军战斗序列中,到现在装备了蒸汽动力系统的大小战船已经多达二十余艘,并且还在以每年三到五艘的速度增加。而这种内河蒸汽船的技术含量还远不及军方,仅仅只是军事科技民用化的一个例子而已。于小宝强调蒸汽机的作用,也并不是为了吹嘘其在军事方面的应用,但在见识有限的刘尚看来,军事领域大概就是蒸汽机威胁最大的用途了。
刘尚自然不懂什么叫做“工业时代”,更不明白海汉所倡导的工业社会与大明现在所处的农业社会有什么样的差别,蒸汽机又是如何进一步增大海汉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面的优势,他所处的社会阶层决定了他能接收到的信息也仅仅只是这个时代变化的一角,根本无法与于小宝这样的人物相提并论。他只能隐隐感受到于小宝的自信并非狂妄,而是实实在在有足够的底气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尽管于小宝并没有向他展示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但刘尚心中却又一次产生了深深的无力感。他能看出来海汉人的自信并不是针对大明,而是包括大明在内的所有国家。对于小宝这样在海汉统治下成长起来的年轻官员来说,大明大概也只是被统称为“外国”的其他国家之一,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更不会因为大明自居为天国上朝就感到敬畏。
最可悲的是,海汉可能根本就没有打算把大明当作对手或敌人来看待,而仅仅只是一个倾销商品,招募移民的大市场而已。这让刘尚有一种被人轻视的感觉,但他也讲不出海汉这么做到底有哪里不对,毕竟这个国家在具备明显军事优势的前提下,也并没有要与大明开战或是入侵大陆的意思。或许现在这种并未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状态,反而就是两国之间最理想的关系了。
从宁远河入海口的水寨到崖城不过十来里水路,传统的帆船可能需要两三个小时,不过这装备了蒸汽推进动力的机帆船仅仅只用一个多小时便到了。崖城以北的河岸码头繁华程度也丝毫不亚于水寨码头,各式大大小小的货船在河岸边密密麻麻地停泊着,这景象让刘尚不禁想起了三亚港,当然两者的港口规模相差极大就是了,这里停靠的船加在一起估计才能有三亚港里一个码头的数目。
机帆船在岸上工作人员的引导之下,慢慢停靠到了岸边。跳板搭起来之后,于小宝见刘尚还在走神,便主动招呼他道:“别愣着了,下船吧,赶着进城办事!”
刘尚回过神应了一声,赶紧跟随于小宝下到了岸上。这里已经建起了一条一丈二尺宽的水泥路通往一里外的崖城,交通条件比大明统治时期的确是好了不少。刘尚在三亚自然也早就见过了这种路面浑然一体的水泥道路,深知这种路的造价远超普通的黄土路或者石板路,也只有财大气粗的海汉人才会不惜工本地修建这样的高级道路。
当然了,这种路面的好处也显而易见,在雨季不会因为积水而变得泥泞不堪,平整的路面也更便于行人和车马通行,长远来看耐用度也优于隔两年就需要翻修的传统道路。
众人快到城门口的时候,眼尖的张千智开口催促道:“首长已经在前面等着了,大家都走快一些!”
目前在崖城县当头的是当初第一批参加驻崖办工作的张广,因为专业的关系,他中间还回到三亚干了几年通信维护,但他也知道专业人才的政治前途有限,索性便弃了原来的职位,求执委会给了个外放的机会,然后就回到这熟门熟路的崖城来当领导了。
张广在前几年调回崖城的时候就已经与护士赵晓若成了家,如今孩子都已经会打酱油了,现在一家三口都住在崖城,张广一把手,他老婆任副职主管科教文卫,也算是很默契的夫妻档了。张广在崖城设县之后接手了本地的政务,这几年的农业开发也算是搞得风生水起,靠着大面积种植甘蔗带动的制糖和酿酒两大主要产业,将本地的经济水平也提升了不少。
搞活地方经济,增加财政收入,这都是实打实的政绩,张广很明白这些工作的重要性,虽然手里只是掌握一县之地,万余人口,权限远远比不了那些在海外管理殖民地的官员,但他还是十分勤勉地履行着自己的父母官职责,毕竟这里近水楼台先得月,三亚有什么风吹草动,崖城几乎是第一时间就能得到消息。而且张广往来三亚的时候多,在胜利堡的人脉也比较广,要是有什么升迁机会或是政策上的变化,张广至少也能占到个地利人和的优势。
胜利堡派巡视组出来巡访各地的消息,他昨天就已经得到电报通知了。昨天于小宝等人的船到了水寨码头,他也是晚上就已经得到了消息,知道这帮人应该会等到早上再进城,便算好了大致时间,到城门口这边等候。
张广与于小宝、张千智这些后辈并不陌生,一年下来也总会碰个几面,因此对主动出来迎接他们倒也没有什么心理隔阂。不过于小宝等人可不敢托大拿架子,他们从入籍之后就明白等级不可逾越的规则,这些年来早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概念,即便是关系较熟的上司,在公众场合也一定会谦卑对待,将礼数做足。看到张广出迎,众人自然是要加快脚步以示恭敬。
双方见面寒暄一阵之后,张广便带他们入了城。海汉接管崖城之后,并没有另行征地来修建治所,而将过去的崖州衙门改造成了崖城县管委会办公地,本地政、军、民的官方机构都设在这里,工作人员和前来办事的民众都不少,倒也颇为热闹。
张广将他们请到后堂落座,让秘书给众人上了茶,然后于小宝送上带过来的伴手礼,大家把场面工夫做完之后,于小宝这才提起正事。
于小宝此行是肩负两重使命,一是青年团的宣传工作,二是代表执委会巡视地方政务、国防、基建等事务。当然了,他这个巡视权也仅仅只是“视”而已,并没有直接插手地方事务的权力,所以跟传统的钦差大臣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主要目的还是了解地方上的工作进展,然后将收集到的情况带回三亚,向执委会进行汇报。
身后突然传来了于小宝的声音,让刘尚也是一惊,连忙躬身应道:“小人只是信口一说,无知妄言,还望于主任莫怪。”
于小宝摆摆手道:“无妨,新到海汉的移民中,能有你这般见识的人着实太少了。你刚才说得不错,这船上所用的蒸汽机,其原理便与火车车头的大家伙是一样的,均是用燃煤烧水来产生动力。此物可用之处甚多,并不止于车船。比如本地甘蔗榨汁炼糖,便已放弃了人力和畜力的传统生产方式,而是改为了使用蒸汽机驱动,效率比过往有了成倍提升,这生产成本自然也就降下来了。”
刘尚见于小宝似乎谈兴不错,便试探着问道:“此物的确力大无比,但所需消耗的煤炭也不是小数目吧?而且小人看此物似乎俱为精铁所制,想必造价也是不菲,若是要收回本钱,只怕所需时日也颇长。”
于小宝点点头道:“你倒是说到点子上了,这蒸汽机造价确实不菲,而且日常使用需要大量燃煤,还得有受过培训的专人操作维护,论便利性的确不如人力、畜力、水力、风力,但事情要分两个方向来看,这一台蒸汽机能做多少事,你可曾想过?火车一次便能运走数万斤重物,若是换作马匹需要养多少马花费多少时间?还有这船,同等大小的帆船,至少船上需要十几名水手才行,如今只需不到一半的人手便够了,而且载重更大,航速更快。这些节省下来的人力物力,算下来也都是不小的开支。这笔账,首长们可是早就算清楚了。”
刘尚被于小宝这么一点拨,顿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思维死角,他光是看到了这蒸汽机的制造和使用成本颇高,倒是忽略了由此所省下的人力物力和宝贵时间的价值。以海汉人的精明程度,怎么可能花大钱去做赔本买卖,这玩意儿要是赔钱货,海汉大概早就停止建造了,哪还会将其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海汉对于人力的渴求程度,刘尚是很清楚的,虽然目前海汉已经收紧了加入国籍的标准,但并不会在外国人入境和居留方面设置过多障碍。时至今日,东南沿海几乎每个城市乡镇都会有海汉招募移民的宣传,每年仍有多达五位数的大明国民从各地慕名渡海而来,其中绝大多数人最后都留在了海汉国生活。而蒸汽机的出现,似乎正好能够弥补海汉在这方面的短板,哪怕其造价和使用成本都非常高,但正如于小宝所说的那样,一台蒸汽机能干几十人几百人才能完成的事情,这对于海汉来说意义就已经远远超过了金钱上的得失了。
想到此处,刘尚忍不住又问道:“就算是相比传统方式略有亏损,但海汉一向缺人,就冲着能够节省下来的人力,想必首长们也一定会坚持推行使用蒸汽机吧?”
于小宝脸上不禁显出了一丝惊讶之色:“刘先生,你倒是对我国的社会问题看得很透彻啊!”
刘尚暗叫不妙,自己作为一个初到三亚不久的明人,这知道得也太多了一些,寻常民众哪会意识到这么深层的缘由,当即赶紧补救道:“小人惭愧,这也是前些天为了编书的事,跟着老板去市立图书馆查阅资料,看了不少文章之后,才会有此等不成熟的想法,让于主任见笑了。”
于小宝却似乎并不在意他为何能说出这番观点,而是更看重他能想到这其中的联系。海汉在人力方面的缺口几乎人尽皆知,但能将蒸汽机的运用与此联系起来,却并非人人都能有这样的眼光。而当初于小宝在执委会旁听会议时,陶东来等人对推广使用蒸汽机的讲话,其大意便是如此——蒸汽机的运用能够大量取代人力畜力,弥补海汉在这方面的短板,就算推广前期需要财政上进行补贴,也必须要将这个方案坚持下去。
于小宝还清楚地记得,陶东来将此称作“工业时代降临的标志”,而其他首长似乎对此也十分欢欣鼓舞,将其视作了海汉社会发展的里程碑事件。虽然那时候于小宝还并不太理解首长们的想法,但随着这几年蒸汽机的逐步推广使用,他才慢慢感受到了首长们的高瞻远瞩。而“工业时代”这个概念,也在他脑海中与各种各样的蒸汽动力机械装置挂上了钩。
从个人履历上看,这刘尚到三亚不过月余,也不是从事什么高端行业,就在港区茶馆说书而已。寻常人可能还在为吃穿住行、申请国籍之类的事情发愁,而刘尚居然能够有这样的眼光关注到社会问题,这在于小宝所接触到的新移民当中可是极其少见的个例。如果这不是一个巧合的话,那么刘尚这个人的资质可算是相当不错,值得重点关注一下了。
于小宝道:“你不用紧张,我也没觉得你有什么说错的地方。蒸汽机可派上用场的地方甚多,而举国上下也都对此寄予厚望。假以时日,蒸汽机能起到作用的地方还会越来越多,届时我海汉国独步天下的,可就不仅仅只是海贸和军事了!”
刘尚听于小宝说到后面语气激昂,他自己的心中却是越来越凉。这蒸汽机用到货船客船上也就罢了,但如果在战船上也广为采用,那以后还有谁能降服海汉海军?
事实上第一艘蒸汽战舰威严号早在1629年年底就已经加入到海军战斗序列中,到现在装备了蒸汽动力系统的大小战船已经多达二十余艘,并且还在以每年三到五艘的速度增加。而这种内河蒸汽船的技术含量还远不及军方,仅仅只是军事科技民用化的一个例子而已。于小宝强调蒸汽机的作用,也并不是为了吹嘘其在军事方面的应用,但在见识有限的刘尚看来,军事领域大概就是蒸汽机威胁最大的用途了。
刘尚自然不懂什么叫做“工业时代”,更不明白海汉所倡导的工业社会与大明现在所处的农业社会有什么样的差别,蒸汽机又是如何进一步增大海汉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面的优势,他所处的社会阶层决定了他能接收到的信息也仅仅只是这个时代变化的一角,根本无法与于小宝这样的人物相提并论。他只能隐隐感受到于小宝的自信并非狂妄,而是实实在在有足够的底气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尽管于小宝并没有向他展示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但刘尚心中却又一次产生了深深的无力感。他能看出来海汉人的自信并不是针对大明,而是包括大明在内的所有国家。对于小宝这样在海汉统治下成长起来的年轻官员来说,大明大概也只是被统称为“外国”的其他国家之一,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更不会因为大明自居为天国上朝就感到敬畏。
最可悲的是,海汉可能根本就没有打算把大明当作对手或敌人来看待,而仅仅只是一个倾销商品,招募移民的大市场而已。这让刘尚有一种被人轻视的感觉,但他也讲不出海汉这么做到底有哪里不对,毕竟这个国家在具备明显军事优势的前提下,也并没有要与大明开战或是入侵大陆的意思。或许现在这种并未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状态,反而就是两国之间最理想的关系了。
从宁远河入海口的水寨到崖城不过十来里水路,传统的帆船可能需要两三个小时,不过这装备了蒸汽推进动力的机帆船仅仅只用一个多小时便到了。崖城以北的河岸码头繁华程度也丝毫不亚于水寨码头,各式大大小小的货船在河岸边密密麻麻地停泊着,这景象让刘尚不禁想起了三亚港,当然两者的港口规模相差极大就是了,这里停靠的船加在一起估计才能有三亚港里一个码头的数目。
机帆船在岸上工作人员的引导之下,慢慢停靠到了岸边。跳板搭起来之后,于小宝见刘尚还在走神,便主动招呼他道:“别愣着了,下船吧,赶着进城办事!”
刘尚回过神应了一声,赶紧跟随于小宝下到了岸上。这里已经建起了一条一丈二尺宽的水泥路通往一里外的崖城,交通条件比大明统治时期的确是好了不少。刘尚在三亚自然也早就见过了这种路面浑然一体的水泥道路,深知这种路的造价远超普通的黄土路或者石板路,也只有财大气粗的海汉人才会不惜工本地修建这样的高级道路。
当然了,这种路面的好处也显而易见,在雨季不会因为积水而变得泥泞不堪,平整的路面也更便于行人和车马通行,长远来看耐用度也优于隔两年就需要翻修的传统道路。
众人快到城门口的时候,眼尖的张千智开口催促道:“首长已经在前面等着了,大家都走快一些!”
目前在崖城县当头的是当初第一批参加驻崖办工作的张广,因为专业的关系,他中间还回到三亚干了几年通信维护,但他也知道专业人才的政治前途有限,索性便弃了原来的职位,求执委会给了个外放的机会,然后就回到这熟门熟路的崖城来当领导了。
张广在前几年调回崖城的时候就已经与护士赵晓若成了家,如今孩子都已经会打酱油了,现在一家三口都住在崖城,张广一把手,他老婆任副职主管科教文卫,也算是很默契的夫妻档了。张广在崖城设县之后接手了本地的政务,这几年的农业开发也算是搞得风生水起,靠着大面积种植甘蔗带动的制糖和酿酒两大主要产业,将本地的经济水平也提升了不少。
搞活地方经济,增加财政收入,这都是实打实的政绩,张广很明白这些工作的重要性,虽然手里只是掌握一县之地,万余人口,权限远远比不了那些在海外管理殖民地的官员,但他还是十分勤勉地履行着自己的父母官职责,毕竟这里近水楼台先得月,三亚有什么风吹草动,崖城几乎是第一时间就能得到消息。而且张广往来三亚的时候多,在胜利堡的人脉也比较广,要是有什么升迁机会或是政策上的变化,张广至少也能占到个地利人和的优势。
胜利堡派巡视组出来巡访各地的消息,他昨天就已经得到电报通知了。昨天于小宝等人的船到了水寨码头,他也是晚上就已经得到了消息,知道这帮人应该会等到早上再进城,便算好了大致时间,到城门口这边等候。
张广与于小宝、张千智这些后辈并不陌生,一年下来也总会碰个几面,因此对主动出来迎接他们倒也没有什么心理隔阂。不过于小宝等人可不敢托大拿架子,他们从入籍之后就明白等级不可逾越的规则,这些年来早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概念,即便是关系较熟的上司,在公众场合也一定会谦卑对待,将礼数做足。看到张广出迎,众人自然是要加快脚步以示恭敬。
双方见面寒暄一阵之后,张广便带他们入了城。海汉接管崖城之后,并没有另行征地来修建治所,而将过去的崖州衙门改造成了崖城县管委会办公地,本地政、军、民的官方机构都设在这里,工作人员和前来办事的民众都不少,倒也颇为热闹。
张广将他们请到后堂落座,让秘书给众人上了茶,然后于小宝送上带过来的伴手礼,大家把场面工夫做完之后,于小宝这才提起正事。
于小宝此行是肩负两重使命,一是青年团的宣传工作,二是代表执委会巡视地方政务、国防、基建等事务。当然了,他这个巡视权也仅仅只是“视”而已,并没有直接插手地方事务的权力,所以跟传统的钦差大臣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主要目的还是了解地方上的工作进展,然后将收集到的情况带回三亚,向执委会进行汇报。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2/2627/127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2/2627/127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