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1章 战争机器
如果不是顾及到这些南方商人的安全问题,高桥南或许真的会命令属下部队就在这边迎战对手。但今天的参观任务其实已经基本完成,他不希望节外生枝弄出别的麻烦,所以还是果断下令回撤,以保证贵宾们的人身安全。至于正从金州城匆匆杀来的敌军,自有其他部队负责对其进行拦截。
何礼等人虽然还觉得意犹未尽,但从纪家堡出发之前便已经被反复告诫多次,也知道战场之上必须要听从军方的安排,当下不敢反对高桥南的指示,赶紧各自回到车上,由海汉军护着向南边撤去。
从金州城杀出来的这支后金军比先前那支冒进的骑兵规模大得多,至少有千人上下,但海汉这边很早便察觉了其动向,这就根本无法实现突袭的效果了。当他们发现在去路上已经集结了好几支海汉军的小股部队,这截杀车队的心思顿时也就淡了不少。很明显海汉已经洞悉了他们的企图,并且不打算再拿重要人物的安全来冒险。
在这样的状况下,双方都不愿投入兵力死战,于是接下来的战斗更像是象征性的例行公事。双方保持着一个相对比较安全的距离,在对峙了大于一个小时之后,武器射程明显吃亏的后金军不得不主动先行撤离了战场。
“他们如今很小心了啊!”一直在前线督战没有离开的高桥南看到敌军的动向之后,开口作出了评价:“要是搁在去年冬天,肯定得先打过一场才会收手,看来也是被打怕了。”
自去年冬天海汉进攻旅顺以来,双方大大小小的交战和武装冲突已经有不下百次,其中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海汉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后金军虽然一直没找到能行之有效对付海汉军的战术,但吃了这么多次的亏也不是毫无长进,至少知道了哪些情况下不能跟海汉军进行正面对决——比如说对手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布好了军阵等着自己往上攻的时候。
在对方严阵以待的情况下还要打正面,后金军的武器装备劣势就会凸显出来,而且即便其拥有大量骑兵也无法完全挽救这种劣势,顶多也就是后撤脱离战场的时候速度能快一些而已。更何况海汉那种可怕的火枪骑兵数量也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着,在野外跟这种攻击距离超长的特种骑兵遇上,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所以后金军虽然来势汹汹,但当他们发现对手已经做好了应战的准备,远处甚至隐隐有百骑为单位的海汉骑兵正在兜向己方前进路线的侧翼,权衡利弊之后还是果断选择了后撤,放弃这次攻击行动。这种丝毫不恋战的果断让高桥南也略感失望,真切地感受到敌人在不断的交锋逐渐适应了己方的战法,想要再对他们造成大规模的杀伤可没以前那么容易了。
当然了,这样的局面也不是对海汉全无好处,敌人变得更加谨慎了,就不会再轻易发动大规模的攻势,海汉军所面临的防御压力也会相对减小一些。这对于兵力有限的补给不易的海汉军来说,其实算得上是一个利好消息。但军方将领当然巴不得天天打仗,这样在短时间内就能积累起大把的军功,为日后升迁打好基础。
而先行撤离战场的商人们就没有高桥南的这种遗憾了,他们只是下意识地认为军方安排自己这批人后撤,是因为无法在交战过程中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既然军方都认为当下的环境不安全了,那当然还是性命要紧。
车队一路向南撤入了苏家堡,而这里与东边的纪家堡一样,都是处于改建过程中的大工地状态。数以百计的民工正在工头的指挥之下将原来的苏家堡拆除,然后用拆下来的砖石修建由海汉设计的新式棱堡。这样的场景与商人们先前在纪家堡看到的景象如出一辙,若不是刘尚在旁边讲解说明,他们或许会以为自己在恍惚间又回到了出发时的纪家堡。
刘尚向众人介绍道:“类似这样的武装堡垒,在整条防线上会有三大两小一共五处,并且每处堡垒都有部署重炮作为保障,今后一段时期内,这里便是我国控制区与金人统治区的分界线了。”
地峡防线上原本修建的堡垒是两大三小,但海汉军在攻破这条防线后,认为这样的设置不够稳妥,因此改为了三大两小。每处堡垒在完工后都会部署火炮若干门,以确保有足够强大的火力应付可能会出现的大股敌军。
有人提问道:“如此一条长达数里的防线,想必贵国要在此长期驻防的部队也着实不少吧?”
刘尚哪会听不懂这话里的意思,当下笑着应道:“这里要驻防多少部队,那已经是军事机密了,在下就算知道,也不会随意说出来的。各位即便对此好奇,也莫要打听,要是被误会了就不好了。”
那人自知失言,连忙向刘尚道歉。刘尚摆摆手道:“无妨,各位都是从太平地方来的,想必对战争也是充满了好奇心,这行军打仗,部队调动,物资供应,都有许多讲究的地方。只言片语的信息,也有可能会泄漏重大军事机密。事关重大,不得不小心一些,各位也勿见怪。”
众人都连称不敢,他们刚才在战场上已经见识过了海汉军的杀伐果断,自然也明白这支军队可不是样子货,只会比传闻中更厉害。他们就算胆大包天,也不想被那位个头不高却威势十足的海汉将军当作了打探军情的奸细。
在战场上转悠了大半天时间,中间只是在马车里囫囵吞了一些干粮,此时这帮人闲下来之后,肚子也终于开始咕咕叫了。不过由于物资供应能力的限制,前线上的伙食当然比不了后方那么丰富,他们能吃到的也就只是战时军官餐的水平,一顿饭有两荤两素就已经是极致了。但食材品质其实也都还不错,大米都是产自江浙一带,面粉和蔬果则是在山东采购,并不比商人们在后方旅顺堡等地吃到的差。
不过商人们的注意力都没有放在食物上,他们虽然身家富贵,但既然经常在外走南闯北,倒也不会太在意短时间内的生活不便,何况此时是在海汉军中,远有比食物更重要的事需要他们上心。
海汉军中的部署调动,都没有刻意回避他们,所以他们在这里也可以亲眼见识海汉这台战争机器究竟是如何运转的。不过刘尚为了避嫌,在这方面不会给他们提供太多的详细讲解,所以能看明白多少东西,还是要视个人的悟性而定了。
这帮人就算不懂行军打仗,但一支部队的军纪是否严明,士气是否高昂,各个部门的协调和配合是否顺畅,道理其实和他们领导指挥一支商业团队也很类似。而且生意规模能做到他们这个层级,可以组织船队到几千里之外的地方从事贸易活动,眼光胆识自然都不会太差,在军中待的时间长一些,无需别人说明,他们自然就能看出不少门道来。当然这其中是否有涉及军事机密的内容,有了刘尚先前的提醒之后,他们自然不会傻到再去请教海汉的人,看到什么默默记在心里就好,无需再做节外生枝的事。
军方并没有特地限制商人们的活动范围,高桥南在钱天敦的授意下,甚至特地给苏家堡的驻军军官们打了招呼,让他们给予这些南方商人一些行动上的便利,只要不是军火库、档案室、通讯处、指挥部等机要部门,营中其他地方都可由这些人自由走动和参观。军方的目的就是要他们回到南方之后,主动充当起海汉的鼓吹手,向外界宣扬海汉军的强大。
何礼在南方的时候当然也见识过当地的卫所军,浙江都司十六卫三十八个千户所,他虽然没有全部接触过,但宁波府的观海卫、定海卫、昌国卫他倒是都挺熟的,特别是昌国卫石浦千户所下辖的石浦港,他去过已经不止十次八次。那地方是海汉进入浙江之后最早拿下的一处港口,虽然如今没有舟山定海港出名,但当地的石浦所与海汉交往甚密,因此在台州、宁波两府境内,相当一部分与海汉进行的货物交易都是在石浦港内完成交割。
何礼也是因为这样的缘故,结识了石浦所千户马灵。在海汉入驻之后,当地的卫所军很快就只剩了一个空壳子。马灵在酒桌上很直白地告诉过他,跟海汉人打交道不需要严防死守,因为他们的目的就是进行贸易而非侵略。买卖货物也好,招募移民也好,都是很合理的商业活动,实在没有必要对海汉保持高度敌意。当然了,马灵并没有告诉何礼,当初海汉是如何使用武力强行夺下了石浦港的控制权。
所以在北上之前,何礼心中也不免有一种错觉,那就是海汉军看起来很厉害,有一部分原因其实是来自于明军的有意退让,毕竟只要能跟海汉搭上关系做买卖,基本就铁定能赚钱了,各卫所的将领和军官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么便宜的发财机会。
而对于海汉在辽东与金人开战这件事,何礼在亲眼见证这里的状况之前都不是太相信海汉会作出这么疯狂的举动。他无法理解海汉人在距离本土如此之远的地方开辟战场的理由,如果仅仅是为了占领土地,那不夸张地说,直接从大明手里抢可能还相对比较容易一些。而对于传说中海汉在北方的种种战绩,他也一直是有些半信半疑,直到亲眼看过这里的状况之后,他才确信海汉果然是在辽东从后金手中硬生生地抢下了一大片立足之地。
相比浙江沿海卫所那些恨不得转职做海商的大明军队,何礼不得不承认在辽东看到的这些海汉部队才能被称作真正的军队。有这样的军队镇守,何礼对于此地未来的安全状况已经有了很强的信心。他甚至在想如果海汉多派几千军队到辽东这边来,估计能一路向北逆推到金人的盛京城去。
不过何礼有所不知的是,海汉派驻在此的部队几乎全是军中的精锐部队,特战营、骑兵营、海军陆战队、狙击小队,这随便拉出一支队伍都是在海汉军中名声响当当的存在,战斗力更是远胜装备原始落后的后金军,所以才能以极小的代价就从后金手中抢下了现有的地盘。如果换做是普通部队来执行这一任务,那就未必能有这么容易了。即便是南边再增派部队过来,其目的也不会是继续攻击后金,而是负责镇守此地,将驻扎在这里的几支精锐部队逐步替换下来。他所期望出现的局面,至少在短期内还不太可能实现。
吃过晚饭之后,众人也没心思这么早就进帐篷睡觉,既然海汉军方给了行动自由的权限,那当然得要充分利用起来。不过军中禁行之处颇多,他们走了几处地方都碰了钉子,最后还是只能去到工地上观看已经开始挑灯夜战的施工进展。
对于海汉修建的这种怪模怪样的堡垒,众人是看不太懂设计思路,但海汉人既然执意要拆去原来的堡垒,想必是这种新式堡垒自有其厉害之处。别的不说,光是看初具雏形的炮台工事数量,便知道这堡垒部署的重火力武器着实不少,看得出海汉是在这条防线上下了血本。
而比较了解海汉人的何礼想得更深一些,既然海汉在这里投入重金修建防线,想必是安了心要在辽东长期经营下去。以海汉人过往的做法,他们肯定要设法将投入的成本尽快收回并实现盈利,看来这盈利点的一部分大概就要着落在他们这些南方商人身上了。
海汉到底是为了继续打仗而赚钱,还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而开战,何礼如今也有些想不明白了。
何礼等人虽然还觉得意犹未尽,但从纪家堡出发之前便已经被反复告诫多次,也知道战场之上必须要听从军方的安排,当下不敢反对高桥南的指示,赶紧各自回到车上,由海汉军护着向南边撤去。
从金州城杀出来的这支后金军比先前那支冒进的骑兵规模大得多,至少有千人上下,但海汉这边很早便察觉了其动向,这就根本无法实现突袭的效果了。当他们发现在去路上已经集结了好几支海汉军的小股部队,这截杀车队的心思顿时也就淡了不少。很明显海汉已经洞悉了他们的企图,并且不打算再拿重要人物的安全来冒险。
在这样的状况下,双方都不愿投入兵力死战,于是接下来的战斗更像是象征性的例行公事。双方保持着一个相对比较安全的距离,在对峙了大于一个小时之后,武器射程明显吃亏的后金军不得不主动先行撤离了战场。
“他们如今很小心了啊!”一直在前线督战没有离开的高桥南看到敌军的动向之后,开口作出了评价:“要是搁在去年冬天,肯定得先打过一场才会收手,看来也是被打怕了。”
自去年冬天海汉进攻旅顺以来,双方大大小小的交战和武装冲突已经有不下百次,其中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海汉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后金军虽然一直没找到能行之有效对付海汉军的战术,但吃了这么多次的亏也不是毫无长进,至少知道了哪些情况下不能跟海汉军进行正面对决——比如说对手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布好了军阵等着自己往上攻的时候。
在对方严阵以待的情况下还要打正面,后金军的武器装备劣势就会凸显出来,而且即便其拥有大量骑兵也无法完全挽救这种劣势,顶多也就是后撤脱离战场的时候速度能快一些而已。更何况海汉那种可怕的火枪骑兵数量也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着,在野外跟这种攻击距离超长的特种骑兵遇上,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所以后金军虽然来势汹汹,但当他们发现对手已经做好了应战的准备,远处甚至隐隐有百骑为单位的海汉骑兵正在兜向己方前进路线的侧翼,权衡利弊之后还是果断选择了后撤,放弃这次攻击行动。这种丝毫不恋战的果断让高桥南也略感失望,真切地感受到敌人在不断的交锋逐渐适应了己方的战法,想要再对他们造成大规模的杀伤可没以前那么容易了。
当然了,这样的局面也不是对海汉全无好处,敌人变得更加谨慎了,就不会再轻易发动大规模的攻势,海汉军所面临的防御压力也会相对减小一些。这对于兵力有限的补给不易的海汉军来说,其实算得上是一个利好消息。但军方将领当然巴不得天天打仗,这样在短时间内就能积累起大把的军功,为日后升迁打好基础。
而先行撤离战场的商人们就没有高桥南的这种遗憾了,他们只是下意识地认为军方安排自己这批人后撤,是因为无法在交战过程中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既然军方都认为当下的环境不安全了,那当然还是性命要紧。
车队一路向南撤入了苏家堡,而这里与东边的纪家堡一样,都是处于改建过程中的大工地状态。数以百计的民工正在工头的指挥之下将原来的苏家堡拆除,然后用拆下来的砖石修建由海汉设计的新式棱堡。这样的场景与商人们先前在纪家堡看到的景象如出一辙,若不是刘尚在旁边讲解说明,他们或许会以为自己在恍惚间又回到了出发时的纪家堡。
刘尚向众人介绍道:“类似这样的武装堡垒,在整条防线上会有三大两小一共五处,并且每处堡垒都有部署重炮作为保障,今后一段时期内,这里便是我国控制区与金人统治区的分界线了。”
地峡防线上原本修建的堡垒是两大三小,但海汉军在攻破这条防线后,认为这样的设置不够稳妥,因此改为了三大两小。每处堡垒在完工后都会部署火炮若干门,以确保有足够强大的火力应付可能会出现的大股敌军。
有人提问道:“如此一条长达数里的防线,想必贵国要在此长期驻防的部队也着实不少吧?”
刘尚哪会听不懂这话里的意思,当下笑着应道:“这里要驻防多少部队,那已经是军事机密了,在下就算知道,也不会随意说出来的。各位即便对此好奇,也莫要打听,要是被误会了就不好了。”
那人自知失言,连忙向刘尚道歉。刘尚摆摆手道:“无妨,各位都是从太平地方来的,想必对战争也是充满了好奇心,这行军打仗,部队调动,物资供应,都有许多讲究的地方。只言片语的信息,也有可能会泄漏重大军事机密。事关重大,不得不小心一些,各位也勿见怪。”
众人都连称不敢,他们刚才在战场上已经见识过了海汉军的杀伐果断,自然也明白这支军队可不是样子货,只会比传闻中更厉害。他们就算胆大包天,也不想被那位个头不高却威势十足的海汉将军当作了打探军情的奸细。
在战场上转悠了大半天时间,中间只是在马车里囫囵吞了一些干粮,此时这帮人闲下来之后,肚子也终于开始咕咕叫了。不过由于物资供应能力的限制,前线上的伙食当然比不了后方那么丰富,他们能吃到的也就只是战时军官餐的水平,一顿饭有两荤两素就已经是极致了。但食材品质其实也都还不错,大米都是产自江浙一带,面粉和蔬果则是在山东采购,并不比商人们在后方旅顺堡等地吃到的差。
不过商人们的注意力都没有放在食物上,他们虽然身家富贵,但既然经常在外走南闯北,倒也不会太在意短时间内的生活不便,何况此时是在海汉军中,远有比食物更重要的事需要他们上心。
海汉军中的部署调动,都没有刻意回避他们,所以他们在这里也可以亲眼见识海汉这台战争机器究竟是如何运转的。不过刘尚为了避嫌,在这方面不会给他们提供太多的详细讲解,所以能看明白多少东西,还是要视个人的悟性而定了。
这帮人就算不懂行军打仗,但一支部队的军纪是否严明,士气是否高昂,各个部门的协调和配合是否顺畅,道理其实和他们领导指挥一支商业团队也很类似。而且生意规模能做到他们这个层级,可以组织船队到几千里之外的地方从事贸易活动,眼光胆识自然都不会太差,在军中待的时间长一些,无需别人说明,他们自然就能看出不少门道来。当然这其中是否有涉及军事机密的内容,有了刘尚先前的提醒之后,他们自然不会傻到再去请教海汉的人,看到什么默默记在心里就好,无需再做节外生枝的事。
军方并没有特地限制商人们的活动范围,高桥南在钱天敦的授意下,甚至特地给苏家堡的驻军军官们打了招呼,让他们给予这些南方商人一些行动上的便利,只要不是军火库、档案室、通讯处、指挥部等机要部门,营中其他地方都可由这些人自由走动和参观。军方的目的就是要他们回到南方之后,主动充当起海汉的鼓吹手,向外界宣扬海汉军的强大。
何礼在南方的时候当然也见识过当地的卫所军,浙江都司十六卫三十八个千户所,他虽然没有全部接触过,但宁波府的观海卫、定海卫、昌国卫他倒是都挺熟的,特别是昌国卫石浦千户所下辖的石浦港,他去过已经不止十次八次。那地方是海汉进入浙江之后最早拿下的一处港口,虽然如今没有舟山定海港出名,但当地的石浦所与海汉交往甚密,因此在台州、宁波两府境内,相当一部分与海汉进行的货物交易都是在石浦港内完成交割。
何礼也是因为这样的缘故,结识了石浦所千户马灵。在海汉入驻之后,当地的卫所军很快就只剩了一个空壳子。马灵在酒桌上很直白地告诉过他,跟海汉人打交道不需要严防死守,因为他们的目的就是进行贸易而非侵略。买卖货物也好,招募移民也好,都是很合理的商业活动,实在没有必要对海汉保持高度敌意。当然了,马灵并没有告诉何礼,当初海汉是如何使用武力强行夺下了石浦港的控制权。
所以在北上之前,何礼心中也不免有一种错觉,那就是海汉军看起来很厉害,有一部分原因其实是来自于明军的有意退让,毕竟只要能跟海汉搭上关系做买卖,基本就铁定能赚钱了,各卫所的将领和军官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么便宜的发财机会。
而对于海汉在辽东与金人开战这件事,何礼在亲眼见证这里的状况之前都不是太相信海汉会作出这么疯狂的举动。他无法理解海汉人在距离本土如此之远的地方开辟战场的理由,如果仅仅是为了占领土地,那不夸张地说,直接从大明手里抢可能还相对比较容易一些。而对于传说中海汉在北方的种种战绩,他也一直是有些半信半疑,直到亲眼看过这里的状况之后,他才确信海汉果然是在辽东从后金手中硬生生地抢下了一大片立足之地。
相比浙江沿海卫所那些恨不得转职做海商的大明军队,何礼不得不承认在辽东看到的这些海汉部队才能被称作真正的军队。有这样的军队镇守,何礼对于此地未来的安全状况已经有了很强的信心。他甚至在想如果海汉多派几千军队到辽东这边来,估计能一路向北逆推到金人的盛京城去。
不过何礼有所不知的是,海汉派驻在此的部队几乎全是军中的精锐部队,特战营、骑兵营、海军陆战队、狙击小队,这随便拉出一支队伍都是在海汉军中名声响当当的存在,战斗力更是远胜装备原始落后的后金军,所以才能以极小的代价就从后金手中抢下了现有的地盘。如果换做是普通部队来执行这一任务,那就未必能有这么容易了。即便是南边再增派部队过来,其目的也不会是继续攻击后金,而是负责镇守此地,将驻扎在这里的几支精锐部队逐步替换下来。他所期望出现的局面,至少在短期内还不太可能实现。
吃过晚饭之后,众人也没心思这么早就进帐篷睡觉,既然海汉军方给了行动自由的权限,那当然得要充分利用起来。不过军中禁行之处颇多,他们走了几处地方都碰了钉子,最后还是只能去到工地上观看已经开始挑灯夜战的施工进展。
对于海汉修建的这种怪模怪样的堡垒,众人是看不太懂设计思路,但海汉人既然执意要拆去原来的堡垒,想必是这种新式堡垒自有其厉害之处。别的不说,光是看初具雏形的炮台工事数量,便知道这堡垒部署的重火力武器着实不少,看得出海汉是在这条防线上下了血本。
而比较了解海汉人的何礼想得更深一些,既然海汉在这里投入重金修建防线,想必是安了心要在辽东长期经营下去。以海汉人过往的做法,他们肯定要设法将投入的成本尽快收回并实现盈利,看来这盈利点的一部分大概就要着落在他们这些南方商人身上了。
海汉到底是为了继续打仗而赚钱,还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而开战,何礼如今也有些想不明白了。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2/2627/14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2/2627/148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