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0章 最后准备
对一个国家来说,是皇权至上还是执委会式的民主,究竟哪种形式对国家的长远发展更为有利,这个问题实在太高深,以费策贤的学识也很难想明白其中道理。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海汉这不到十年间从无到有的发展速度实在太过惊人了,而海汉也以此为论据,利用舆论控制,在这数年间为执委会塑造出了一个伟光正的统治者形象。费策贤来的时间虽然不算长,但已经能明确地感受到在海汉国内,执委会的权威之盛,其实丝毫不亚于大明国内的皇权所拥有的地位。
但费策贤实在没办法说服自己接受“海汉制度比大明更好”这样的一个论证结果,所以他只能认为这是暂时现象,海汉并没有那么的强大,只是这个国家建立的时候,恰好遇到大明处在一个最为艰难,无暇去顾及其存在的时候。假以时日,等大明从战乱中缓过劲来,就必定能够重振昔日雄风,让海汉人见识帝国的真正实力。
当然了,他的这个想法更像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毕竟以海汉目前的发展势头来看,大明别说遏制了,连跟上海汉发展的速度都很困难。费策贤自己其实也很清楚这些状况,所以他的想法中并没有什么能让大明重新崛起的具体措施,因为他也实在想不出,大明要如何才能瓦解掉海汉在各个方面所具备的优势地位。对海汉的了解每多一分,心的温度反而会多凉一分。
海汉对西班牙的战事,光是在准备阶段的宣传工作就是如此繁复细致,可想而知在军事方面所做的准备只怕更是周全无比。费策贤回想大明历史,似乎极少会有哪次发动对外战争之前,对民间舆论安排如此之多的宣传手段。当然了,以大明的体量,的确也很难做到如海汉这样的宣传覆盖效果,而且海汉手里还掌握有电报这种千里传信的黑科技,即便是海外领地也能在极短时间内获知到最新的官方指令,其效率远非大明的“八百里加急”可比。
费策贤虽然没跟西班牙人有过直接的接触,但他前日在图书馆里查阅海汉战史,也就了解到了两国之间的战绩一直是一边倒的局面,如今海汉积极备战,而想那隔着千里大海的马尼拉城恐怕对此还没有什么觉察,这场仗多半又会成为海汉开疆拓土的一次军事行动了。
时近年底,很多大明海商都在三亚这边等着结算货款,敲定下一年的订单,顺便将本年的最后一批海汉货物运回大明。而三亚各家报纸上刊载的关于马尼拉城的消息,自然也引起了有心人士的注意。
在与马尼拉城有贸易往来的大明海商中,有不少人都是将海汉出产的工农业商品贩卖过去,充当赚取差价的中间商,而一些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特产,也是通过这种渠道进入海汉及大明。不过海汉官方和媒体在这段时间一直不断地提醒商人们谨慎前往马尼拉,稍稍有警觉心的人,已经开始意识到马尼拉那边绝非是遇到了这么多巧合的天灾人祸,而是被海汉给针对了。至于原因,只要没失忆的人都会记得一年多以前两国舰队在三亚外海的那场海战。
虽然当时海汉是大获全胜,但这种欺上门来的举动,以执委会的作风怎会就此放过。时隔一年,这笔旧账大概也是到了要清算的时候了。有些脑子灵光、消息灵通的商家,已经开始找关系疏通,希望能够跟海汉军方搭上线,好让其在攻入马尼拉城的时候稍稍照顾一下自家的商栈和人员,免得被乱兵流民所波及。
这样的举动听起来虽然有些夸张,但对商人来说,这却是战火中自保的必要手段之一。给军方一些好处以换得平安,这种代价是绝对值得的,反正海汉国要对付的目标是西班牙人,而不是他们这些专做跨国贸易的海商。如果军方需要的话,他们甚至可以委托军方带去书信,让派驻在当地的自家人尽量配合海汉军在当地的军事行动,以军功来换取军方的庇护。
虽然这些商人并没有受过什么专业的军事训练或者情报训练,但如果真能在当地充当带路党,那也的确可以在战时为海汉军省去不少麻烦。所以在这些人当中,军方和安全部也会进行有目的的筛选,找一些条件适合的商家,利用其对该地区的了解,以及其驻马尼拉的办事机构,协助军方执行任务。
“大成行”便是这类被海汉官方选中的商行之一,不过与市面上那些急于找军方合作的商家有所不同,大成行之所以会被挑中,并不是这家掌柜打通了关节,而是因为其特殊的背景所致。
根据大成行在海汉商业部登记的资料,这是一家由大明商人汪某经营的商行,主要从事跨国贸易,其贸易对象除了海汉之外,也包括了安南、占城、葡萄牙,以及远在吕宋岛上的马尼拉城。粗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如果查看大成行在海汉银行的银钱往来账目,就会发现其资金来源竟然是福建许心素名下的一家钱庄。当然了,这家钱庄自然是早在几年前就与海汉银行达成了通存通兑的合作关系,所以大成行在福建与海南岛之间调动资金也非常方便。
大成行从与南海各国的贸易中赚得的钱财,都通过海汉银行又汇回到福建那家钱庄里,然后被充作了许心素集团的发展资金。而这个大成行本身,便是许心素在南海经营贸易事业的一个分支机构罢了,只是为了便于行事,才特地弄了这么一个表面上看似跟福建许氏毫无关系的商行外壳。
当然了,这样一个隶属于许心素私人的商业机构,自然也会负担起收集情报的任务。大成行在各个贸易对象的统治区都设有派驻机构,以商栈的形式在当地展开贸易活动的同时,也在暗中搜集着军政商等各方面的情报信息。而许心素与海汉之间早就是密不可分的共生关系,这些情报自然也会分享给海汉,甚至有的任务根本就是海汉委托给大成行去执行的。
而大成行的掌柜,要说起来其实也与海汉颇有渊源。此人姓汪名霖,福建人士。1631年宁崎率使团前往福建,结果在漳州城内遇刺,而这个汪霖当时便在场一同经历了这场风波,由此与宁崎结识。后来经宁崎的介绍,由许心素资助汪霖到海汉留学了三年,然后汪霖便在许心素的授意之下开办了大成行,由他自己出任掌柜一职。
汪霖来海汉留学的时候,原本是想来学习海汉的先进科技或是治国之道,但到了这里之后受到本地浓厚的商业氛围影响,便改行学了商业经营,后来还在宁崎的安排下,进入海汉商业部当过一段时间的实习生。所以大成行的经营风格,几乎是与海汉一脉相承,倒是与传统的明商经营方式有些差异。
海汉官方之所以挑中大成行,其中一个原因也是因为汪霖对海汉事务比较熟悉,双方沟通起来更为容易一些。不过为了保密起见,军方也是最近才开始与汪霖就此事进行接触。真正由安全部布局的专业情报人员,其实早就在马尼拉城里潜伏下来了,大成行这种民间商业机构所能提供的配合,只是作为一个非必要的候补手段而已。
汪霖在三亚待了几年下来,在开办大成行之后与海汉官方的合作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所以对于自己接到的任务倒是很平静。他本身就是属于消息比较灵通的上层人士了,对于海汉有意图要攻打马尼拉一事早就有所风闻,而近期报纸也在逐步证实这个消息,至于最后海汉官方主动找过来,只不过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毕竟大成行在马尼拉城内外都设有办事机构,对于当地的了解也远胜过普通海商,的确能够为海汉军方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情报信息。
海汉军方并没有公开召见他,而是在某个夜里派了马车到汪霖府上,将他接到胜利堡内与国防部和安全部的高官会面。汪霖自己去过一次马尼拉城,所以对当地也算略有了解,对海汉高官们提出的问题也尽力作了很详尽的回答。
在经过了近两小时的问话之后,大成行最终被选定作为攻打马尼拉行动中为海汉军方提供辅助的外援机构之一。不过汪霖倒是不用为此承担什么风险,他不需要亲自去往马尼拉城,只要修书一封交给军方转交,到时候告知派驻当地的大成行职员该做些什么就行了。
类似大成行和汪霖这样的情况,在海汉进行的备战工作中其实还安排有其他的候选对象。国防部希望在大军抵达当地之后,不管当地状况有多么恶劣,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可以信任的带路党。安全部安插到当地的情报人员虽然更为可靠,但终究人数极少,能提供的引导帮助也会受到限制。如果能多发动一点民间力量,军方在当地的行动或许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十二月二十八日,在年末的最后一次执委会全体会议上,陶东来就海汉与西班牙之间的关系,马尼拉城的现状作了总结,并在会后以执委会的名义,向各国使者发布照会,将会在近期对西班牙统治下的马尼拉城采取军事行动,以报复去年九月西班牙舰队袭击三亚的事件,同时解救马尼拉地区饱受西班牙殖民者压榨的汉人移民。照会中提醒各国在近期约束本国国民和船只前往吕宋岛方向,以免在战事中遭遇不测。另外如有任何国家、组织或个人尝试与西班牙人站在同一阵营,那么海汉将一并视作敌人,使用军事手段予以打击。
这个外交照会的内容可谓十分霸气,根本不给西班牙任何解释的机会,也不留给其他国家尝试说和的余地,直接就宣布要动手了。虽然这已经是在许多人的预料之中,但当战争真正来临的时候,也还是不免会让人叹服于海汉执委会的决心和果断。
费策贤收到这份外交照会的时候正在使馆工地边翘着二郎腿监工,照会的内容并没有多少让他觉得吃惊的地方,除了没有公布详细的行动时间,基本都与他预计的一致。占据正义制高点,声讨对手,完成备战工作,发动战争,这套流程对海汉来说已经算是驾轻就熟。
而执委会宣布这个决定之后,在三亚似乎也没有引发什么大的骚动,毕竟在海汉建国前后,对外的战事就从未停止过,从去年到今年,海汉军在海外的军事行动就一直没有断过,东海舰队借故封锁杭州湾,南海星岛打败柔佛联军,与西班牙舰队在三亚外海交锋,海汉军登陆旅顺口,在辽东发动春季攻势,王汤姆亲率舰队到朝鲜汉城示威,如此之多的军事行动,对海汉国民来说早就已经习以为常,并不会将对外战争看成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毕竟海汉每一次发动对外战争,最终的战果都是对海汉极为有利,而这次的战争虽然还没开打,但既然执委会已经单方面宣战,那么绝大部分得知这个消息的国民都会下意识地认为这只不过是又一次胜利的开始。或许几个月之后,那个在三亚以东千里之外的城市就会变成了海汉的统治区,这在海汉历史上可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情。
其实在在执委会发布外交照会的三天之前,从北方调回的各路精锐部队已经分别在三亚、台湾岛高雄港、安南金兰港三处地方完成了集结。军方为了节约路途上的时间,并没有将所有参战部队都调回三亚,而是安排了就近集结,分三路出击马尼拉。而这三路大军中,三亚反而是成了航程最为遥远的一处出发地。
但费策贤实在没办法说服自己接受“海汉制度比大明更好”这样的一个论证结果,所以他只能认为这是暂时现象,海汉并没有那么的强大,只是这个国家建立的时候,恰好遇到大明处在一个最为艰难,无暇去顾及其存在的时候。假以时日,等大明从战乱中缓过劲来,就必定能够重振昔日雄风,让海汉人见识帝国的真正实力。
当然了,他的这个想法更像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毕竟以海汉目前的发展势头来看,大明别说遏制了,连跟上海汉发展的速度都很困难。费策贤自己其实也很清楚这些状况,所以他的想法中并没有什么能让大明重新崛起的具体措施,因为他也实在想不出,大明要如何才能瓦解掉海汉在各个方面所具备的优势地位。对海汉的了解每多一分,心的温度反而会多凉一分。
海汉对西班牙的战事,光是在准备阶段的宣传工作就是如此繁复细致,可想而知在军事方面所做的准备只怕更是周全无比。费策贤回想大明历史,似乎极少会有哪次发动对外战争之前,对民间舆论安排如此之多的宣传手段。当然了,以大明的体量,的确也很难做到如海汉这样的宣传覆盖效果,而且海汉手里还掌握有电报这种千里传信的黑科技,即便是海外领地也能在极短时间内获知到最新的官方指令,其效率远非大明的“八百里加急”可比。
费策贤虽然没跟西班牙人有过直接的接触,但他前日在图书馆里查阅海汉战史,也就了解到了两国之间的战绩一直是一边倒的局面,如今海汉积极备战,而想那隔着千里大海的马尼拉城恐怕对此还没有什么觉察,这场仗多半又会成为海汉开疆拓土的一次军事行动了。
时近年底,很多大明海商都在三亚这边等着结算货款,敲定下一年的订单,顺便将本年的最后一批海汉货物运回大明。而三亚各家报纸上刊载的关于马尼拉城的消息,自然也引起了有心人士的注意。
在与马尼拉城有贸易往来的大明海商中,有不少人都是将海汉出产的工农业商品贩卖过去,充当赚取差价的中间商,而一些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特产,也是通过这种渠道进入海汉及大明。不过海汉官方和媒体在这段时间一直不断地提醒商人们谨慎前往马尼拉,稍稍有警觉心的人,已经开始意识到马尼拉那边绝非是遇到了这么多巧合的天灾人祸,而是被海汉给针对了。至于原因,只要没失忆的人都会记得一年多以前两国舰队在三亚外海的那场海战。
虽然当时海汉是大获全胜,但这种欺上门来的举动,以执委会的作风怎会就此放过。时隔一年,这笔旧账大概也是到了要清算的时候了。有些脑子灵光、消息灵通的商家,已经开始找关系疏通,希望能够跟海汉军方搭上线,好让其在攻入马尼拉城的时候稍稍照顾一下自家的商栈和人员,免得被乱兵流民所波及。
这样的举动听起来虽然有些夸张,但对商人来说,这却是战火中自保的必要手段之一。给军方一些好处以换得平安,这种代价是绝对值得的,反正海汉国要对付的目标是西班牙人,而不是他们这些专做跨国贸易的海商。如果军方需要的话,他们甚至可以委托军方带去书信,让派驻在当地的自家人尽量配合海汉军在当地的军事行动,以军功来换取军方的庇护。
虽然这些商人并没有受过什么专业的军事训练或者情报训练,但如果真能在当地充当带路党,那也的确可以在战时为海汉军省去不少麻烦。所以在这些人当中,军方和安全部也会进行有目的的筛选,找一些条件适合的商家,利用其对该地区的了解,以及其驻马尼拉的办事机构,协助军方执行任务。
“大成行”便是这类被海汉官方选中的商行之一,不过与市面上那些急于找军方合作的商家有所不同,大成行之所以会被挑中,并不是这家掌柜打通了关节,而是因为其特殊的背景所致。
根据大成行在海汉商业部登记的资料,这是一家由大明商人汪某经营的商行,主要从事跨国贸易,其贸易对象除了海汉之外,也包括了安南、占城、葡萄牙,以及远在吕宋岛上的马尼拉城。粗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如果查看大成行在海汉银行的银钱往来账目,就会发现其资金来源竟然是福建许心素名下的一家钱庄。当然了,这家钱庄自然是早在几年前就与海汉银行达成了通存通兑的合作关系,所以大成行在福建与海南岛之间调动资金也非常方便。
大成行从与南海各国的贸易中赚得的钱财,都通过海汉银行又汇回到福建那家钱庄里,然后被充作了许心素集团的发展资金。而这个大成行本身,便是许心素在南海经营贸易事业的一个分支机构罢了,只是为了便于行事,才特地弄了这么一个表面上看似跟福建许氏毫无关系的商行外壳。
当然了,这样一个隶属于许心素私人的商业机构,自然也会负担起收集情报的任务。大成行在各个贸易对象的统治区都设有派驻机构,以商栈的形式在当地展开贸易活动的同时,也在暗中搜集着军政商等各方面的情报信息。而许心素与海汉之间早就是密不可分的共生关系,这些情报自然也会分享给海汉,甚至有的任务根本就是海汉委托给大成行去执行的。
而大成行的掌柜,要说起来其实也与海汉颇有渊源。此人姓汪名霖,福建人士。1631年宁崎率使团前往福建,结果在漳州城内遇刺,而这个汪霖当时便在场一同经历了这场风波,由此与宁崎结识。后来经宁崎的介绍,由许心素资助汪霖到海汉留学了三年,然后汪霖便在许心素的授意之下开办了大成行,由他自己出任掌柜一职。
汪霖来海汉留学的时候,原本是想来学习海汉的先进科技或是治国之道,但到了这里之后受到本地浓厚的商业氛围影响,便改行学了商业经营,后来还在宁崎的安排下,进入海汉商业部当过一段时间的实习生。所以大成行的经营风格,几乎是与海汉一脉相承,倒是与传统的明商经营方式有些差异。
海汉官方之所以挑中大成行,其中一个原因也是因为汪霖对海汉事务比较熟悉,双方沟通起来更为容易一些。不过为了保密起见,军方也是最近才开始与汪霖就此事进行接触。真正由安全部布局的专业情报人员,其实早就在马尼拉城里潜伏下来了,大成行这种民间商业机构所能提供的配合,只是作为一个非必要的候补手段而已。
汪霖在三亚待了几年下来,在开办大成行之后与海汉官方的合作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所以对于自己接到的任务倒是很平静。他本身就是属于消息比较灵通的上层人士了,对于海汉有意图要攻打马尼拉一事早就有所风闻,而近期报纸也在逐步证实这个消息,至于最后海汉官方主动找过来,只不过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毕竟大成行在马尼拉城内外都设有办事机构,对于当地的了解也远胜过普通海商,的确能够为海汉军方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情报信息。
海汉军方并没有公开召见他,而是在某个夜里派了马车到汪霖府上,将他接到胜利堡内与国防部和安全部的高官会面。汪霖自己去过一次马尼拉城,所以对当地也算略有了解,对海汉高官们提出的问题也尽力作了很详尽的回答。
在经过了近两小时的问话之后,大成行最终被选定作为攻打马尼拉行动中为海汉军方提供辅助的外援机构之一。不过汪霖倒是不用为此承担什么风险,他不需要亲自去往马尼拉城,只要修书一封交给军方转交,到时候告知派驻当地的大成行职员该做些什么就行了。
类似大成行和汪霖这样的情况,在海汉进行的备战工作中其实还安排有其他的候选对象。国防部希望在大军抵达当地之后,不管当地状况有多么恶劣,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可以信任的带路党。安全部安插到当地的情报人员虽然更为可靠,但终究人数极少,能提供的引导帮助也会受到限制。如果能多发动一点民间力量,军方在当地的行动或许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十二月二十八日,在年末的最后一次执委会全体会议上,陶东来就海汉与西班牙之间的关系,马尼拉城的现状作了总结,并在会后以执委会的名义,向各国使者发布照会,将会在近期对西班牙统治下的马尼拉城采取军事行动,以报复去年九月西班牙舰队袭击三亚的事件,同时解救马尼拉地区饱受西班牙殖民者压榨的汉人移民。照会中提醒各国在近期约束本国国民和船只前往吕宋岛方向,以免在战事中遭遇不测。另外如有任何国家、组织或个人尝试与西班牙人站在同一阵营,那么海汉将一并视作敌人,使用军事手段予以打击。
这个外交照会的内容可谓十分霸气,根本不给西班牙任何解释的机会,也不留给其他国家尝试说和的余地,直接就宣布要动手了。虽然这已经是在许多人的预料之中,但当战争真正来临的时候,也还是不免会让人叹服于海汉执委会的决心和果断。
费策贤收到这份外交照会的时候正在使馆工地边翘着二郎腿监工,照会的内容并没有多少让他觉得吃惊的地方,除了没有公布详细的行动时间,基本都与他预计的一致。占据正义制高点,声讨对手,完成备战工作,发动战争,这套流程对海汉来说已经算是驾轻就熟。
而执委会宣布这个决定之后,在三亚似乎也没有引发什么大的骚动,毕竟在海汉建国前后,对外的战事就从未停止过,从去年到今年,海汉军在海外的军事行动就一直没有断过,东海舰队借故封锁杭州湾,南海星岛打败柔佛联军,与西班牙舰队在三亚外海交锋,海汉军登陆旅顺口,在辽东发动春季攻势,王汤姆亲率舰队到朝鲜汉城示威,如此之多的军事行动,对海汉国民来说早就已经习以为常,并不会将对外战争看成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毕竟海汉每一次发动对外战争,最终的战果都是对海汉极为有利,而这次的战争虽然还没开打,但既然执委会已经单方面宣战,那么绝大部分得知这个消息的国民都会下意识地认为这只不过是又一次胜利的开始。或许几个月之后,那个在三亚以东千里之外的城市就会变成了海汉的统治区,这在海汉历史上可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情。
其实在在执委会发布外交照会的三天之前,从北方调回的各路精锐部队已经分别在三亚、台湾岛高雄港、安南金兰港三处地方完成了集结。军方为了节约路途上的时间,并没有将所有参战部队都调回三亚,而是安排了就近集结,分三路出击马尼拉。而这三路大军中,三亚反而是成了航程最为遥远的一处出发地。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2/2627/163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2/2627/163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