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6.第2651章
<ins></ins>
第2651章
按照金尚久的说法,整个江华岛上驻扎的军事人员其实就只有一千多人,以朝鲜新军的编制来推算,大约是一个旅的规模。即便是加上本地能够武装起来的民夫,武装力量也不会超过三千人。
不过江华岛本来也不是一处适合大规模作战的战场,想来朝鲜兵曹衙门的目的,也只是希望能在这里设下一道关口,阻挡可能会从海上出现的来犯之敌,给汉城争取更多的反应时间。
但这样的部署在石成武等人眼中,也仅仅只是聊胜于无的程度。这倒不完全是因为他们看不起朝鲜军的战斗力,而是南北分治的边界线便在这汉江口,换句话说,北边真要打过来,并不一定要从海上发动攻势,只需避开江华岛,直接从汉江下游渡江也是一样的效果。
当然这种质疑不能随便说出口,否则很容易会让金尚久误以为这是代表了海汉官方的态度。海汉虽然费尽心思搞了南北分治这一套方案来实现对朝鲜的控制,但并不想让朝鲜真的爆发内乱甚至战争,那样必然会对海汉在朝鲜经营的诸多产业造成负面影响。
让南北维持斗而不破,一大一小两个朝廷都必须依赖海汉来延续统治,才是这套分治方案的精髓所在。
江华岛以陪都为职能,随时准备着接待来自汉城的王公贵族,所以岛上的各类生活设施和物资都十分齐全,居住环境要远比使团先前去到的济州岛好得多。在江华岛逗留这两天,金尚久的接待工作做得非常周到,使团和舰队官兵都得了很好的休整。
朱子安也趁着这两天时间,把石成武交给自己的任务完成了——书写工整的二十多张请帖,全部交到了石成武手上。
石成武虽然给了他名单,但并未告知这些邀请对象的身份,但既然石成武为此数日就开始做准备工作,足见他对这些人的重视程度。朱子安对抵达汉城之后的宴请活动也充满期待,届时便可知晓这些陌生名字的真正身份了。
金尚久在使团抵达江华岛的第二天晚上,送来了汉城方面的消息。国王李凒发来旨意,邀请使团及海汉舰队前往汉城访问,并且让金尚久陪同完成江华岛至汉城的行程。
其实关于此次访问,海汉在几个月前就已经通知了朝鲜方面,并且通过驻汉城的使馆机构,与其磋商了相关的日程和细节。使团抵达江华岛后,金尚久也在第一时间便以加急奏报向汉城送去了消息。在江华岛逗留这两天,便是在等李凒发来的旨意,以便完成这个礼节性的外交仪式。
从江华岛前往汉城的航程有百里出头,对于这支平均航速保持在八到十节的舰队来说,差不多也就是一个白天的时间而已。舰队清晨出发,到傍晚时分,便已抵达了汉城外的江岸码头。
为了迎接这支舰队的到来,朝鲜官方也是提前做了不少准备工作。汉江北岸清出了一大段的码头,专供这支规模庞大的海军舰队停靠。同时还在码头附近搭建了大量的临时营房,以供海汉军暂时驻扎。
其实海汉在汉城附近也有一处军事基地,不过出于国际关系的考虑,驻军规模一直只保持在营级。虽有配备军用码头,但完全不足以让这次来汉城的联合舰队停靠,所以也只能由朝鲜官方出面协调,在汉江边特地准备了一块停靠区域。
尽管此次前来汉城的使团中并无真正的海汉高官,但很显然朝鲜方面也知道这次来访的阵容并不简单,所以国王李凒也是亲自出城,率文武大臣到汉江边迎接使团的到来。
李凒事前显然有好好做过功课,对于使团众人的身份都是了然于胸,这些人的父辈,他基本上或多或少都打过交道,甚至当年在三亚留学期间还见过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所以也能站在老熟人的立场上寒暄几句家常。
很快石成武便介绍到队末最后一人:“这位乃是今年东海大区首次乡试的解元朱子安,发榜之后就被我们征用了,在使团中担任机要文书。”
李凒听到朱子安的名字,脸上的神情变得有些意味深长:“听说朱大人是前朝皇家子弟?弃旧从新,前途无量啊!”
李凒不加掩饰地点明了朱子安的身份,显然是在此之前便通过某些渠道获知了关于他身份的信息。不过这本来就是海汉安排朱子安加入使团的原因,所以也完全没有要加以遮掩的打算。
朱子安脸色倒是很平静,他在来时路上早就把前因后果想明白了。自己投靠海汉,最大的底气便是来自特殊的身份背景,而海汉将乡试解元这种荣誉安排给自己,并且在发榜后就立刻对自己委以重任,最主要的原因当然还是希望利用自己的身份来对出使的朝日两国产生影响。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既然要发挥作用,朱子安就不能避讳这方面的问题。听到李凒主动提及自己的身份,朱子安微笑着应道:“海汉乃是天下大势,民心所向,如今愿意不计过往出身任用我等,朱某除了感恩,别无他念。自当尽心竭力,报效国家,才能对得起这份信任。”
李凒默然片刻,也咧嘴笑道:“本王当年在三亚留学的时候,也有与你一般的想法。大势所趋,大势所趋啊!”
李凒登基之前的封号是昭显世子,而按照大明皇室的规制,朱子安在德王府一脉也是世子,两人的出身背景倒是有相仿之处。但李凒显然要比朱子安更为幸运,他在三年留学一年后,汉城就发生政变,然后他回到朝鲜登基成了国王,而朱子安如今已公开投效海汉,再想继承大明的皇位就不太可能了。
当然了,话虽如此,李凒对海汉任用朱子安一事也还是深感震撼,毕竟在朝鲜两百年来的历史中,大明天国上朝的地位不可动摇,很难想像今时今日真有皇室子弟“屈尊”去为海汉效力。即便是朱子安已经站到他的面前,李凒也还是不禁有些怀疑这人的身份究竟是真是假。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
手机请访问:
推荐:
<style>.recommend a{font-size:15px;color:#396dd4;padding:0 10px}</style>
第2651章
按照金尚久的说法,整个江华岛上驻扎的军事人员其实就只有一千多人,以朝鲜新军的编制来推算,大约是一个旅的规模。即便是加上本地能够武装起来的民夫,武装力量也不会超过三千人。
不过江华岛本来也不是一处适合大规模作战的战场,想来朝鲜兵曹衙门的目的,也只是希望能在这里设下一道关口,阻挡可能会从海上出现的来犯之敌,给汉城争取更多的反应时间。
但这样的部署在石成武等人眼中,也仅仅只是聊胜于无的程度。这倒不完全是因为他们看不起朝鲜军的战斗力,而是南北分治的边界线便在这汉江口,换句话说,北边真要打过来,并不一定要从海上发动攻势,只需避开江华岛,直接从汉江下游渡江也是一样的效果。
当然这种质疑不能随便说出口,否则很容易会让金尚久误以为这是代表了海汉官方的态度。海汉虽然费尽心思搞了南北分治这一套方案来实现对朝鲜的控制,但并不想让朝鲜真的爆发内乱甚至战争,那样必然会对海汉在朝鲜经营的诸多产业造成负面影响。
让南北维持斗而不破,一大一小两个朝廷都必须依赖海汉来延续统治,才是这套分治方案的精髓所在。
江华岛以陪都为职能,随时准备着接待来自汉城的王公贵族,所以岛上的各类生活设施和物资都十分齐全,居住环境要远比使团先前去到的济州岛好得多。在江华岛逗留这两天,金尚久的接待工作做得非常周到,使团和舰队官兵都得了很好的休整。
朱子安也趁着这两天时间,把石成武交给自己的任务完成了——书写工整的二十多张请帖,全部交到了石成武手上。
石成武虽然给了他名单,但并未告知这些邀请对象的身份,但既然石成武为此数日就开始做准备工作,足见他对这些人的重视程度。朱子安对抵达汉城之后的宴请活动也充满期待,届时便可知晓这些陌生名字的真正身份了。
金尚久在使团抵达江华岛的第二天晚上,送来了汉城方面的消息。国王李凒发来旨意,邀请使团及海汉舰队前往汉城访问,并且让金尚久陪同完成江华岛至汉城的行程。
其实关于此次访问,海汉在几个月前就已经通知了朝鲜方面,并且通过驻汉城的使馆机构,与其磋商了相关的日程和细节。使团抵达江华岛后,金尚久也在第一时间便以加急奏报向汉城送去了消息。在江华岛逗留这两天,便是在等李凒发来的旨意,以便完成这个礼节性的外交仪式。
从江华岛前往汉城的航程有百里出头,对于这支平均航速保持在八到十节的舰队来说,差不多也就是一个白天的时间而已。舰队清晨出发,到傍晚时分,便已抵达了汉城外的江岸码头。
为了迎接这支舰队的到来,朝鲜官方也是提前做了不少准备工作。汉江北岸清出了一大段的码头,专供这支规模庞大的海军舰队停靠。同时还在码头附近搭建了大量的临时营房,以供海汉军暂时驻扎。
其实海汉在汉城附近也有一处军事基地,不过出于国际关系的考虑,驻军规模一直只保持在营级。虽有配备军用码头,但完全不足以让这次来汉城的联合舰队停靠,所以也只能由朝鲜官方出面协调,在汉江边特地准备了一块停靠区域。
尽管此次前来汉城的使团中并无真正的海汉高官,但很显然朝鲜方面也知道这次来访的阵容并不简单,所以国王李凒也是亲自出城,率文武大臣到汉江边迎接使团的到来。
李凒事前显然有好好做过功课,对于使团众人的身份都是了然于胸,这些人的父辈,他基本上或多或少都打过交道,甚至当年在三亚留学期间还见过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所以也能站在老熟人的立场上寒暄几句家常。
很快石成武便介绍到队末最后一人:“这位乃是今年东海大区首次乡试的解元朱子安,发榜之后就被我们征用了,在使团中担任机要文书。”
李凒听到朱子安的名字,脸上的神情变得有些意味深长:“听说朱大人是前朝皇家子弟?弃旧从新,前途无量啊!”
李凒不加掩饰地点明了朱子安的身份,显然是在此之前便通过某些渠道获知了关于他身份的信息。不过这本来就是海汉安排朱子安加入使团的原因,所以也完全没有要加以遮掩的打算。
朱子安脸色倒是很平静,他在来时路上早就把前因后果想明白了。自己投靠海汉,最大的底气便是来自特殊的身份背景,而海汉将乡试解元这种荣誉安排给自己,并且在发榜后就立刻对自己委以重任,最主要的原因当然还是希望利用自己的身份来对出使的朝日两国产生影响。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既然要发挥作用,朱子安就不能避讳这方面的问题。听到李凒主动提及自己的身份,朱子安微笑着应道:“海汉乃是天下大势,民心所向,如今愿意不计过往出身任用我等,朱某除了感恩,别无他念。自当尽心竭力,报效国家,才能对得起这份信任。”
李凒默然片刻,也咧嘴笑道:“本王当年在三亚留学的时候,也有与你一般的想法。大势所趋,大势所趋啊!”
李凒登基之前的封号是昭显世子,而按照大明皇室的规制,朱子安在德王府一脉也是世子,两人的出身背景倒是有相仿之处。但李凒显然要比朱子安更为幸运,他在三年留学一年后,汉城就发生政变,然后他回到朝鲜登基成了国王,而朱子安如今已公开投效海汉,再想继承大明的皇位就不太可能了。
当然了,话虽如此,李凒对海汉任用朱子安一事也还是深感震撼,毕竟在朝鲜两百年来的历史中,大明天国上朝的地位不可动摇,很难想像今时今日真有皇室子弟“屈尊”去为海汉效力。即便是朱子安已经站到他的面前,李凒也还是不禁有些怀疑这人的身份究竟是真是假。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
手机请访问:
推荐:
<style>.recommend a{font-size:15px;color:#396dd4;padding:0 10px}</style>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2/2627/265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2/2627/265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