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 范迪门的三亚见闻
利用手里中掌握的跨时代黑科技,在军事领域对周边国家保持军备方面的先进优势,并以此来对这些国家保持军事威慑,是海汉对外军事策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海汉民团在过去几年的战事中已经充分展示出了武器装备和作战方式方面的优越,现在也会通过类似这样的机会展示一下装备方面的升级速度,以此来告知周边国家谁才是这一区域武力值最高的老大。
尽管研发建造这种新式舰船的开支让一向预算充足的海军也不得不咬紧了牙,但不管是执委会还是军委,都认同保持海汉武装在军备方面的领先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长期战略,这种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避免爆发国际军事冲突。比如葡萄牙、荷兰这种在海汉手里吃过亏的西方国家,现在就会尽可能避免与海汉发生军事摩擦或是更严重的冲突。
装备一代、研制一代、设计一代,是目前海汉在武器研发制造方面的长期策略,而这艘向外公开展示的试验舰“威慑号”,实际上就是属于正处于研制状态的新式装备。而海汉兵工的设计所里,真正的下一代作战舰只也已经处于设计阶段,不过真正开始建造大概也还得过几年,等相关各方面的制造技术水平都有所发展才行。海汉兵工在设计能力方面的技术储备肯定远远超出这个时代作战所需,只是受限于目前的制造工艺,暂时还没法以军方可接受的成本来建造更先进的战舰。
不过这些内情,外面的人可不知道,他们所看到的状况是海汉军方每年都会拿出层出不穷的新装备,几乎每一样都是让他们望尘莫及。如果说以前与海汉人刚打交道的时候还抱着偷师模仿的念头,那如今海汉这种更新装备的频率简直就令人绝望,几年前搞到手的东西都还没弄明白,海汉就已经又出了新一代的装备,想要依靠仿制手段来追上海汉的换装速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范迪门也是在看台上心情复杂的看客之一,他在两天之前抵达了三亚,恰好赶上了受邀观礼这次的新舰出海仪式,也是他真正第一次在近距离观察到海汉的主力战舰。他注意到了这艘新战舰的侧舷炮窗明显要比通过情报搜集所掌握的数目要少了许多,而海汉人会削减一艘成熟战舰上所装备的舰炮,显然不会是因为经费问题,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海汉人升级了舰炮,在火力输出强度方面不再需要依靠舰炮数目来支撑。
火炮数目的减少意味着船上所需的作战人员也会相应减少,战舰在海上的续航能力或许会由此而得到提升。当然这种配置也存在显而易见的隐患和弊端,因为舰炮数量比以前减少,如果其中一部分舰炮在作战中遭受到敌军火力打击或是出现了故障,那么整艘船的战斗力都会因此而受到比较大的影响。不过范迪门认为海汉人大概不会轻易犯下这种低级错误,或许会有某些特别的手段来保证火炮甲板的安全性,比如增加侧舷的厚度和结构强度。但受限于见识,他也的确想不到海汉人真正的打算竟然是要在侧舷外包覆一层铁甲。
类似“威严级”这种吨位的战舰,其实荷兰人也有,不过此时都部署在欧洲战场上跟神圣罗马帝国阵营干得火热,不可能将其调遣到远东地区。而荷兰在远东的船厂所能建造的武装帆船,最大的型号也只有“威严级”大约三分之二的吨位,而且工期漫长,远远达不到海汉这样四年六艘舰的建造速度。最要命的是这间造船厂在1632年马打蓝军攻打巴达维亚的战事中已经完全损毁,目前的重建进度也不太顺畅,想恢复过去的造船能力可能还得一两年的时间。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时期内,东印度公司大概都不会有机会逆转海上武装受到海汉压制的局面。
唯一让范迪门感到庆幸的是,海汉人似乎并不是传说中那样穷兵黩武,虽然他们的武装部队的确拥有很高的战斗力,但海汉人也并不总是试图用武力手段来解决问题。在大多数时候,他们似乎还是愿意坐下来通过谈判沟通来化解分歧,当然了,在矛盾无法化解的时候,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采用武力威胁,但总比一语不合就直接动手要好。
范迪门上次参与了安不纳岛的磋商会议之后,就决定了这次要亲自出马到三亚看看海汉治下地区的真实状况。三亚这“南海第一港”的名号已经传了好几年,凡是到过当地的人无不传颂这个神奇的港口城市,范迪门是早就有亲自来看看的想法,只是过去双方一直处于敌对状态,考虑到个人安全问题也无法成行。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到三亚亲眼见识过这里的繁华景象之后,范迪门才意识到巴达维亚与三亚之间的确存在着难以追赶的差距。无论是港口运作还是城市基建,三亚都呈现出显而易见的优势,荷兰人花费了十几年时间开发建设的巴达维亚城,却远不及海汉人仅仅用了一半时间建成的三亚。
与范迪门预想的状况有所差异的是,这里并没有一座被高大雄壮的城墙围起来的大城,而是一个开放式的港口城市,有围墙堡垒围起来的地方,仅仅只是城市中心的胜利堡而已,看起来海汉人似乎并不担心会有外敌攻打这里。范迪门认为海汉人的信心是来自于强大的武装舰队和看起来非常可靠的岸防工事,这两者的武装水准都算是他在远东见识过的最高级别,假如巴达维亚当初能拥有这样的防护能力,马打蓝军大概连登陆的机会都微乎其微。
但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范迪门还没有被获准进入海汉的军事基地或防御工事参观,所以对于海汉武装部队的了解,暂时也还只能停留在臆测的层面。但他听说即将到来的海汉开国庆典上,会有盛大的阅兵仪式,届时倒是可以近距离观察一下海汉军的军容风貌和武器装备。
不过范迪门特意提前了半个多月来三亚,倒也不完全是为了打探这里的军事情报,早前在安不纳岛与海汉人磋商的时候,他就提出希望能到海汉统治之下的海南岛走走看看,而海汉一方也很爽快地答应下来,并邀请他在海汉开国庆典之前过来,为他安排一次单独的考察行程。
这种待遇在海汉的外交领域已经算是相当难得了,近几年也就只有类似郑柞这种身份显赫的外国友人才会享受到这样的安排,其他人一般顶多能在三亚转转就了事了。外交部门对东印度公司总督做出这种安排,多少也是有要向其炫耀一番的想法,以便让其明确地认识到在殖民地开发方面与海汉所存在的巨大差距。
在看完“威慑号”的出海仪式之后,外交部的工作人员便来找到范迪门,安排他搭乘一艘海汉商务部下属的帆船进行一次为期十天的环岛旅行。而陪同范迪门行程的海汉官员是执委委员之一,即将在建国庆典后出任海汉外交部部长的宁崎,这待遇标准可算是相当高了。
范迪门虽然在此之前没见过宁崎,但对于这位海汉高官也略知一二。1631年海汉使团造访福建漳州,十八芝派出一批刺客前往漳州城内试图刺杀海汉使者,而当时海汉使团的主官便是宁崎。虽然那次十八芝的刺杀行动最终没能得逞,但由此却给十八芝和东印度公司招来了大麻烦。与使团同行的海汉武装舰队在当月就采取了报复行动,攻克了十八芝在福建近海海域十分重要的立足点南日岛。两个月之后,大员港派出给十八芝撑场的武装船队也在南日岛折戟沉沙。
从那之后东印度公司在福建海域的影响力就一蹶不振,面对海汉人的步步紧逼也根本无力再还手反击了。虽然后来双方通过谈判达成了停战协议,但东印度公司在福建吃的这个大亏却是只能硬生生地吞下去了。
由于是海汉方面安排这次行程,对范迪门随行人员的数目也做出了限制,仅允许他携带一名仆从。范迪门虽然不太理解海汉人的这种苛刻要求,但还是一口答应下来,毕竟这种机会实在是难能可贵,带一个手下还是带一队手下,对他这个外来客并无实质性的区别。要是自己在安全方面真出了什么问题,丢脸的可不是东印度公司,而是海汉人。
不过当范迪门被带到专门的码头,见到所将乘坐的帆船时,他才明白为何海汉人要限制人数,因为这船实在不算大,要是他带一队手下和卫兵,这船大概根本就没办法做环岛航行了。
外交部为这次行程安排的帆船是目前已经大为减少出动量的双体船“飞速号”,这艘当初被北美帮从欧洲买来的二手帆船在穿越初期曾充当过很长时间的万能运输工具,甚至一度被作为军事用途的侦察船。不过在海汉拥有了自行造船的能力之后,“飞速号”和其姊妹船“闪电号”都逐渐减少了出航频率,毕竟这两艘船的备件太少,维护维修在这个时代会面临一定的技术障碍,尽量少出航也可以减缓其折旧的速度。
目前也就只有一些比较重要或者对时限有要求的任务,才会出动这两艘船。这次范迪门造访三亚,又有环岛考察的行程,宁崎便很骚包地调了自家最高级的游艇出来,多少也是有向荷兰人炫耀的目的。
船上的卧室舱总共只有四个,范迪门和他的仆从被安排到最大的一间卧室,宁崎占去了另一间,剩下的两间卧室则是由水手们加上各种各种补给品给瓜分掉了。
相较于这个时代以脏乱差著称的欧洲帆船,“飞速号”上的洁净程度让范迪门真是感到叹为观止。而且这艘船的船体除了部分甲板之外,根本就不是木材所造,其船体结构也让他大感奇妙,跟惯常所知的海汉帆船在船体内外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宁崎今天则是姗姗来迟,他作为外交和民政两个部门的主官,最近为了开国庆典是忙得不可开交,虽然陪同范迪门的日程安排在很早就已经定下来,但直到出发时间即将到来的时候,宁崎才匆匆赶到码头登上“飞速号”与范迪门见面。
宁崎对安东尼·范·迪门的了解程度肯定大大超过对方对他的了解,早就已经做过了相应的功课。如果不是海汉的出现让历史轨迹出现了偏差,范迪门本来是要等到1636年才能登上东印度公司一把手的位置,然后在此后的数年中将葡萄牙人逐出马六甲海峡,派兵驱逐了在台北地区垦殖的西班牙人,并开启了荷兰与安南升龙府和日本德川幕府之间的贸易,让东印度公司在远东地区的影响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不过这些显赫的个人成就大概是没办法按照历史上的记载那样实现了,除了与德川幕府的贸易关系之外,其他的事情基本上都被海汉人抢在前面完成了。而范迪门所接手的东印度公司完全就是个烂摊子,也不太可能支持他去完成这些丰功伟业。不过从原本的历史记载来看,宁崎认为范迪门是一个能力很强的官员,在他九年的任期当中完成了许多困难的任务,如果不是因病去世,他的总督任期很有希望超出前任的彼得逊·科恩。
宁崎还专门去找施耐德取过经,毕竟施耐德在安不纳岛与范迪门有过长时间的磋商,对于这个人的情况有更为清楚直观的感受。总之事前的功课基本都已经做足了,至于说最后这个考试能够取得多少分,就得看宁崎的临场表现了。
尽管研发建造这种新式舰船的开支让一向预算充足的海军也不得不咬紧了牙,但不管是执委会还是军委,都认同保持海汉武装在军备方面的领先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长期战略,这种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避免爆发国际军事冲突。比如葡萄牙、荷兰这种在海汉手里吃过亏的西方国家,现在就会尽可能避免与海汉发生军事摩擦或是更严重的冲突。
装备一代、研制一代、设计一代,是目前海汉在武器研发制造方面的长期策略,而这艘向外公开展示的试验舰“威慑号”,实际上就是属于正处于研制状态的新式装备。而海汉兵工的设计所里,真正的下一代作战舰只也已经处于设计阶段,不过真正开始建造大概也还得过几年,等相关各方面的制造技术水平都有所发展才行。海汉兵工在设计能力方面的技术储备肯定远远超出这个时代作战所需,只是受限于目前的制造工艺,暂时还没法以军方可接受的成本来建造更先进的战舰。
不过这些内情,外面的人可不知道,他们所看到的状况是海汉军方每年都会拿出层出不穷的新装备,几乎每一样都是让他们望尘莫及。如果说以前与海汉人刚打交道的时候还抱着偷师模仿的念头,那如今海汉这种更新装备的频率简直就令人绝望,几年前搞到手的东西都还没弄明白,海汉就已经又出了新一代的装备,想要依靠仿制手段来追上海汉的换装速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范迪门也是在看台上心情复杂的看客之一,他在两天之前抵达了三亚,恰好赶上了受邀观礼这次的新舰出海仪式,也是他真正第一次在近距离观察到海汉的主力战舰。他注意到了这艘新战舰的侧舷炮窗明显要比通过情报搜集所掌握的数目要少了许多,而海汉人会削减一艘成熟战舰上所装备的舰炮,显然不会是因为经费问题,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海汉人升级了舰炮,在火力输出强度方面不再需要依靠舰炮数目来支撑。
火炮数目的减少意味着船上所需的作战人员也会相应减少,战舰在海上的续航能力或许会由此而得到提升。当然这种配置也存在显而易见的隐患和弊端,因为舰炮数量比以前减少,如果其中一部分舰炮在作战中遭受到敌军火力打击或是出现了故障,那么整艘船的战斗力都会因此而受到比较大的影响。不过范迪门认为海汉人大概不会轻易犯下这种低级错误,或许会有某些特别的手段来保证火炮甲板的安全性,比如增加侧舷的厚度和结构强度。但受限于见识,他也的确想不到海汉人真正的打算竟然是要在侧舷外包覆一层铁甲。
类似“威严级”这种吨位的战舰,其实荷兰人也有,不过此时都部署在欧洲战场上跟神圣罗马帝国阵营干得火热,不可能将其调遣到远东地区。而荷兰在远东的船厂所能建造的武装帆船,最大的型号也只有“威严级”大约三分之二的吨位,而且工期漫长,远远达不到海汉这样四年六艘舰的建造速度。最要命的是这间造船厂在1632年马打蓝军攻打巴达维亚的战事中已经完全损毁,目前的重建进度也不太顺畅,想恢复过去的造船能力可能还得一两年的时间。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时期内,东印度公司大概都不会有机会逆转海上武装受到海汉压制的局面。
唯一让范迪门感到庆幸的是,海汉人似乎并不是传说中那样穷兵黩武,虽然他们的武装部队的确拥有很高的战斗力,但海汉人也并不总是试图用武力手段来解决问题。在大多数时候,他们似乎还是愿意坐下来通过谈判沟通来化解分歧,当然了,在矛盾无法化解的时候,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采用武力威胁,但总比一语不合就直接动手要好。
范迪门上次参与了安不纳岛的磋商会议之后,就决定了这次要亲自出马到三亚看看海汉治下地区的真实状况。三亚这“南海第一港”的名号已经传了好几年,凡是到过当地的人无不传颂这个神奇的港口城市,范迪门是早就有亲自来看看的想法,只是过去双方一直处于敌对状态,考虑到个人安全问题也无法成行。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到三亚亲眼见识过这里的繁华景象之后,范迪门才意识到巴达维亚与三亚之间的确存在着难以追赶的差距。无论是港口运作还是城市基建,三亚都呈现出显而易见的优势,荷兰人花费了十几年时间开发建设的巴达维亚城,却远不及海汉人仅仅用了一半时间建成的三亚。
与范迪门预想的状况有所差异的是,这里并没有一座被高大雄壮的城墙围起来的大城,而是一个开放式的港口城市,有围墙堡垒围起来的地方,仅仅只是城市中心的胜利堡而已,看起来海汉人似乎并不担心会有外敌攻打这里。范迪门认为海汉人的信心是来自于强大的武装舰队和看起来非常可靠的岸防工事,这两者的武装水准都算是他在远东见识过的最高级别,假如巴达维亚当初能拥有这样的防护能力,马打蓝军大概连登陆的机会都微乎其微。
但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范迪门还没有被获准进入海汉的军事基地或防御工事参观,所以对于海汉武装部队的了解,暂时也还只能停留在臆测的层面。但他听说即将到来的海汉开国庆典上,会有盛大的阅兵仪式,届时倒是可以近距离观察一下海汉军的军容风貌和武器装备。
不过范迪门特意提前了半个多月来三亚,倒也不完全是为了打探这里的军事情报,早前在安不纳岛与海汉人磋商的时候,他就提出希望能到海汉统治之下的海南岛走走看看,而海汉一方也很爽快地答应下来,并邀请他在海汉开国庆典之前过来,为他安排一次单独的考察行程。
这种待遇在海汉的外交领域已经算是相当难得了,近几年也就只有类似郑柞这种身份显赫的外国友人才会享受到这样的安排,其他人一般顶多能在三亚转转就了事了。外交部门对东印度公司总督做出这种安排,多少也是有要向其炫耀一番的想法,以便让其明确地认识到在殖民地开发方面与海汉所存在的巨大差距。
在看完“威慑号”的出海仪式之后,外交部的工作人员便来找到范迪门,安排他搭乘一艘海汉商务部下属的帆船进行一次为期十天的环岛旅行。而陪同范迪门行程的海汉官员是执委委员之一,即将在建国庆典后出任海汉外交部部长的宁崎,这待遇标准可算是相当高了。
范迪门虽然在此之前没见过宁崎,但对于这位海汉高官也略知一二。1631年海汉使团造访福建漳州,十八芝派出一批刺客前往漳州城内试图刺杀海汉使者,而当时海汉使团的主官便是宁崎。虽然那次十八芝的刺杀行动最终没能得逞,但由此却给十八芝和东印度公司招来了大麻烦。与使团同行的海汉武装舰队在当月就采取了报复行动,攻克了十八芝在福建近海海域十分重要的立足点南日岛。两个月之后,大员港派出给十八芝撑场的武装船队也在南日岛折戟沉沙。
从那之后东印度公司在福建海域的影响力就一蹶不振,面对海汉人的步步紧逼也根本无力再还手反击了。虽然后来双方通过谈判达成了停战协议,但东印度公司在福建吃的这个大亏却是只能硬生生地吞下去了。
由于是海汉方面安排这次行程,对范迪门随行人员的数目也做出了限制,仅允许他携带一名仆从。范迪门虽然不太理解海汉人的这种苛刻要求,但还是一口答应下来,毕竟这种机会实在是难能可贵,带一个手下还是带一队手下,对他这个外来客并无实质性的区别。要是自己在安全方面真出了什么问题,丢脸的可不是东印度公司,而是海汉人。
不过当范迪门被带到专门的码头,见到所将乘坐的帆船时,他才明白为何海汉人要限制人数,因为这船实在不算大,要是他带一队手下和卫兵,这船大概根本就没办法做环岛航行了。
外交部为这次行程安排的帆船是目前已经大为减少出动量的双体船“飞速号”,这艘当初被北美帮从欧洲买来的二手帆船在穿越初期曾充当过很长时间的万能运输工具,甚至一度被作为军事用途的侦察船。不过在海汉拥有了自行造船的能力之后,“飞速号”和其姊妹船“闪电号”都逐渐减少了出航频率,毕竟这两艘船的备件太少,维护维修在这个时代会面临一定的技术障碍,尽量少出航也可以减缓其折旧的速度。
目前也就只有一些比较重要或者对时限有要求的任务,才会出动这两艘船。这次范迪门造访三亚,又有环岛考察的行程,宁崎便很骚包地调了自家最高级的游艇出来,多少也是有向荷兰人炫耀的目的。
船上的卧室舱总共只有四个,范迪门和他的仆从被安排到最大的一间卧室,宁崎占去了另一间,剩下的两间卧室则是由水手们加上各种各种补给品给瓜分掉了。
相较于这个时代以脏乱差著称的欧洲帆船,“飞速号”上的洁净程度让范迪门真是感到叹为观止。而且这艘船的船体除了部分甲板之外,根本就不是木材所造,其船体结构也让他大感奇妙,跟惯常所知的海汉帆船在船体内外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宁崎今天则是姗姗来迟,他作为外交和民政两个部门的主官,最近为了开国庆典是忙得不可开交,虽然陪同范迪门的日程安排在很早就已经定下来,但直到出发时间即将到来的时候,宁崎才匆匆赶到码头登上“飞速号”与范迪门见面。
宁崎对安东尼·范·迪门的了解程度肯定大大超过对方对他的了解,早就已经做过了相应的功课。如果不是海汉的出现让历史轨迹出现了偏差,范迪门本来是要等到1636年才能登上东印度公司一把手的位置,然后在此后的数年中将葡萄牙人逐出马六甲海峡,派兵驱逐了在台北地区垦殖的西班牙人,并开启了荷兰与安南升龙府和日本德川幕府之间的贸易,让东印度公司在远东地区的影响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不过这些显赫的个人成就大概是没办法按照历史上的记载那样实现了,除了与德川幕府的贸易关系之外,其他的事情基本上都被海汉人抢在前面完成了。而范迪门所接手的东印度公司完全就是个烂摊子,也不太可能支持他去完成这些丰功伟业。不过从原本的历史记载来看,宁崎认为范迪门是一个能力很强的官员,在他九年的任期当中完成了许多困难的任务,如果不是因病去世,他的总督任期很有希望超出前任的彼得逊·科恩。
宁崎还专门去找施耐德取过经,毕竟施耐德在安不纳岛与范迪门有过长时间的磋商,对于这个人的情况有更为清楚直观的感受。总之事前的功课基本都已经做足了,至于说最后这个考试能够取得多少分,就得看宁崎的临场表现了。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2/2627/97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2/2627/97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