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夏国前路
天启十六年春,杨松这天正陪着家人在东海的一个小岛上观花赏景。
小岛上那层次分明,五彩缤纷的各色花卉争相绽放,让身处其中的人感觉有着格外有一番情调一样。
这个小岛处于东海不远处,原本就有许多花卉,杨松当时听到汇报,灵机一动就让杨忠去整理了一番,到如今,杨松到了初春之时,每年都会尽量抽出一段时间,带着家人来此度假。
虽说是度假,但杨松想要轻松却是不可能的,这不,就算是这在花海之中,他想着的还是夏国之事。
“山海关外的五个藩属国与福利梅特国常年交战,也算是完成了减少关外人口的计划。”
“去年年底的总结中,全国已有两千一百万人口,预计再过两年就可以达到三千万的目标,到时候就可以停止从流民营中证召百姓了,那几十万的土著劳力问题也该想想该怎么解决了。”
“还有铁路的建设,要是突然少了这么多的好使的劳力,估计会有不少大臣反对,这也是一个问题。”
“对了,远在北域的那块飞地,这么多年也没有再次派人前去,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估计早就被别人收回去了吧。”
……
杨松坐在亭中,看着家人在花丛中打闹嬉笑,他的心中却没有片刻的悠闲,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已经忙习惯了。
小娟看到一个人坐在亭子中发呆的杨松,急忙跑近几步,对着杨松挥着手,笑嘻嘻的大声道:“大王,大王,快来玩啊!你看这儿多美呀!”
“嗯,好,好,你们先玩,我这就来。”杨松从这些思绪中回到眼前,不由得对他自己的忙碌命感到好笑,这是闲都不会闲啊。
杨松在这座小岛上一共也就只待了五天,回到天启城后,他看着书房中堆积起来的奏折,再次不由得的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后马上着手处理其积压的政务。
这些能够被积压的政务一般都是些平常事务,要是真正遇到需要他马上做出决定的,会有人给他送过来的。
处理处理着,杨松看到一份由刘基呈上来的建议书,看完后他“咦”了一声,自言自语道:“没想到刘基现在就建议停止征召流民了啊,等会儿问问他到底有什么想法。”
说完就把这本奏折放到一边,接着看着下一本奏折,可这么一看,就是一整天就这么过去了,房间内不知道什么时候以被烛火照得通亮。
原本的“等会儿”召刘基问话,现在看来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如此时刻,杨松他又不是不体恤臣子的人,他也不会在大晚上的还要去把人叫来商讨一件不是太急的事。
第二天是一月一次的大朝会,也就是说时间已经到了天启十六年三月的最后一天。
等一月的朝政处理完后,杨松便把刘基写得建议停止流民征召的奏折拿了出来,让刘基亲自读了一遍后,面对着众大臣问道:“你们有什么看法?”
“启禀大王,臣对此附议。”荀彧一等杨松的话音落下,马上出列躬身赞同道:“如今新征召百姓全都需要经过一短时间的培训,才能适应本国的生活,随着征召百姓的增多,培训的物资人员耗费巨大。”
“正是如此。”刘基转身拱手道:“大王,如今夏国已有两千万以上的人口,距离十年之期还足有三年多,有着大王鼓励生育的政策,经过荀行政与臣的计算,单凭降生,未来三年也足以达到三千万之数。只不过……”
说到这,刘基看了一眼荀彧以及在场的众多大臣,犹豫了一下,还是接着讲道:“只不过在未来十年之内,本国人口有很大一部分乃是孩童,无发为国献力。”
刘基的话音刚落,行政司下负责民政的户厅魏冬立马出列道:“启禀大王,正如军师所言,臣建议等到本国劳力足够使用时,再行停止征召流民也不晚。”
魏冬他是直接负责这块的主官,因此他的意见杨松也是想要听听:“喔?仔细说说。”
“是,大王。”魏冬拱手答道:“大王,征召流民一事虽然如同军师、荀行政所那样,但现今本国正是需要大量劳力的时候,如果一旦停止征召百姓,那未来十年本国的劳力就会出现一个巨大的缺口,还望大王三思啊。”
刘基也是知道这点的,不然他刚才也就不会犹豫了那么一下了,只不过相比这个弊端,他还是选择从长远来做打算,于是他紧接着回道。
“大王,劳力的缺口短时间内可以由土著青壮来填补,只要过了这几年就好了,不过要是这么一直征召流民,可不利于本国社会的安稳啊,长此已久反而会阻止本国的发展势头。”
刘基的出发点杨松想了想,就知道对方在说什么,毕竟近几年夏国的犯罪率可是逐年递增的,经过统计,发现绝大部分都是由于征召百姓不适应这个时代的生活而造成的。
这不,负责治安的卫厅周泽马上出列拱手道:“启禀大王,臣认为刘军师说的是,这几年本国犯案者突飞猛起,杀人放火者不在少数,更有大小帮派恒生,极大的扰乱了本国治安。”
周泽说完这番发自肺腑的话,想起了当初的那几年,大王还不是大王,夏国还不是夏国的时候,那时候的治安可谓是用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来形容,那像现在,他这个本来是“不重要”的岗位也变得忙碌异常起来。
对于社会治安这块,杨松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毕竟现在夏国的人口已经高达两千多万,早已不是当初的三千人。这人的数量一边多,什么样的人也就冒了出来,犯罪率随之而升也是理所当然的。
不过这不是杨松就要放弃征召流民的原因,而是荀彧接下来的话让他做出了最终的决定。
“大王,臣有一言。”荀彧等两方观点的人争得差不多了,这才上前一步拱手道:“大王,劳力缺口只是暂时的,犯罪者也可抓,但夏国的未来还望大王做出决断了。”
“文若此言是何意?”杨松听到这话,皱着眉头反问着对方,什么叫做夏国的未来?怎么就要他来做决断了?这个问题来得也太突然了吧!
荀彧再次对着杨松深深的躬身一礼,起身后缓缓道:“未来之夏国,是征战天下还是闭关锁国一心发展;是奴隶百万还是天下大同;是为国祚万代还是只为今朝得势?”
杨松一开始听到荀彧这话,很不以为然,这不是废话吗?这还用选择吗?只不过杨松紧接着细细一品,他就发现了荀彧的良苦用心。
是啊,这些看似不用选择的问题,但在一件件的小事中累积起来,就会变得不可实现。就好像当初决定放弃使用土著奴隶一样,到了现在不但没有弃用,反而是越发的多了起来。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夏国真的是没有人可用了吗?显然不是!那这其中的问题就值得杨松深思了!
就说土著奴隶的这个问题,要是长此以往下去,夏国的那些辛苦工作就没有夏国百姓愿意去做,甚至以后百姓会为了奴隶主动的去发动战争,从精神上这就是一个不健康的状态,就更不要说去发展了。
而征召流民也是同样的道理,人口的增长本就有着一个过程,突然暴增的人口对社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特别是新增人口不适应时代的,必会成为夏国一个不小的定时炸弹。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7/7815/35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7/7815/35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