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北征军(1)
这一天,对于大头蚁王国来说是有历史意义的一天,虽然蚂蚁世界没有史书,但是在未来,口口相传的信息包种,关于大头蚁王国的辉煌历史,必然会铭记这一天。
这一天,天气晴朗,是个好天气。
或者说,这样的天气已经持续了几周了,天空云量很少,风也不强烈,阳光炙热猛烈,是植物和冷血动物们喜欢的天气。
虽然因为较长时间没有降雨,导致地表有些轻微的干旱,不过对蚂蚁来说,这就是非常好的天气。
没有雨水致命的威胁和满地泥泞的阻碍,阳光还可以为行动中的蚂蚁提供额外的宝贵热源,蚂蚁们喜欢这种温度和湿度。
从清晨开始,大头蚁王国的主巢里,从主通道口陆续涌出一股股蚂蚁群。
这些群体排列成粗壮的行军队列,队列在野外旷地上延伸开,最终发育成足有半米宽,队伍向前推进着,而后续部队还不断从主巢里涌出。
这些都是主巢以及从各个副巢汇聚到主巢的部队,足足十五万北征大军今天正式开拔了。
如果从空中看去,就能看到这样壮观的一幕:
长长的行军队列即便在空中也清晰可见,如图蜿蜒在地面上的黑蛇。
在队伍的正前方,无数扩散出去的斥候如同从树干中长出的枝叶,一面在队伍前方不断延伸出大军的眼线,一面又与大部队间川流不息的保持着联系。
队伍的前端在不断前进,后端却仿佛没有尽头一般还在不断涌出。十五万大军,将在地面铺开一条长达数十米的行军队列。
这种集群的力量是恐怖的,在行军队伍的正下方,万千蚂蚁汇聚在一起,浓厚的体味被风扩散开来,嗅到这股气息的昆虫,无论是草食性昆虫还是擅长捕猎的昆虫,无不胆战心惊,拼命要逃离这一片区域。
一些会飞善跳的昆虫努力向远方逃走,一些昆虫将自己埋进土里,蜗牛等则是缩回了自己的壳里。
这些都是幸运的,而挡在北征军行军路线前的昆虫,则几乎无一例外的都被四处扩散的斥候们发现了。
斥候们不会对这些潜在的军粮客气,即便只有一名斥候,也敢于向昆虫中最凶猛的蜈蚣、蝎子或螽斯等发起进攻。
因为她知道,身边身后都有自己的伙伴。只要这些猎物被拖延住半刻,就会有无数蚂蚁战士赶来,将它团团围住,撕咬至死。
也许一些猛虫敢于偷袭捕猎落单的蚂蚁,但是面对这股凝聚在一起的足以毁天灭地的力量,昆虫们才会明白谁才是这个世界的霸主。
大军一边前进,一边将路线上的猎物一扫而空。虽然这点收获对于北征军庞大的规模而言只是杯水而已,但新鲜的肉食还是能鼓舞大家的士气的。
北征军的行军路线,就是沿着主巢与副巢、副巢与副巢之间的蚁道,追寻着蚁道上的信号素,一步步向「临水城」靠近。
这些蚁道在灌木林和杂草下穿过,虽然不是直线,略有些弯弯绕绕,但却基本是在坚实的地面上前进,即使偶尔有巨石或泥坑阻挡前程,也总有能够容纳蚂蚁们通过的小小通路,免除了要不断绕路和翻越的麻烦,也免除大量的陈腐植物的阻碍。
沟通整个大头蚁王国的蚁道网络不是纯天然形成的,而是蚂蚁们自行开拓并定期维护的。
每年各个副巢会向主巢派出两次队伍,主要是护送婚飞队伍,以及运输物资,加上临时性的调派,长年累月下来,就找到了一条相对合适的坦途。
每支往返的队伍都会把沿途新出现的障碍给清除,如果实在清除不掉,就会发掘一条绕过去的新路。除了清理路面,途径蚁道的雄蚁们还会留下独有的长效信息素以指引方位。
这些信息素不是工蚁兵蚁们平日里留下的普通信息素,普通的信息素往往几天之内就会挥发殆尽。过往的雄蚁留下的这些信息素被播撒在石头等不易移动的地标上,味道虽然很淡,但是却能保留八九个月时间。
蚁道也就不到人的手指宽,平日里足够容纳蚂蚁队伍,但此刻却无法容纳半米多宽的北征军队伍。
因此,大部分北征军还是在蚁道两侧行动的。有时候面对一些巨大的灌木、乔木和岩石,大军不能绕过去的话,就只能翻越了。
一时间,漫山遍野都是爬行的蚂蚁的踪影,要是把这幅场景拍下来,放在纪录片频道,那真是颇有吞噬一切的行军蚁的风范。
庞大的军队行进速度肯定比不上灵活的小股部队,原本半天就可以抵达的离主巢不远的一处副巢,北征军花了大半天才在下午抵达。
整个大头蚁王国的副巢分布很有规律,任意两个巢穴间,基本就是蚂蚁爬行半天的距离。这样一整个白天,蚂蚁可以抵达两处巢穴,并在最后一个巢穴过夜。
北征军没有在这个巢穴停留,时间还早,北征的热情和匮乏的军粮都敦促大军继续赶路。
但是他们也没办法在天黑前抵达下一处副巢了,虽然现在白天时间很长,但大军却行动迟缓。
最后,北征军在一处乔木林中迎来了日落。
如果是小股部队还敢于在夜间行动,便于互相沟通和指挥的话。这么庞大一支部队,到了晚上几乎就失去了统一行动的能力,所以,他们只能就地宿营。
蚂蚁们在夜晚的地面上,没有巢穴保护时是相对脆弱的。
不过,只要精心构建好临时的宿营地,除了饿红眼的,也没有什么昆虫敢于冒险袭击这个规模的蚂蚁群。
北征军围绕着几株高大乔木的树干,将树干离地一米以内的树皮表面都遮盖的严严实实的。树之间的地面也都被蚂蚁爬满,只在最外围才建立了一圈紧密相连的圆弧防线。
雄蚁们被保护在内部,躲在树皮下、树洞里或地面安全处。工蚁和兵蚁们则负担起保护重任。
这一天,天气晴朗,是个好天气。
或者说,这样的天气已经持续了几周了,天空云量很少,风也不强烈,阳光炙热猛烈,是植物和冷血动物们喜欢的天气。
虽然因为较长时间没有降雨,导致地表有些轻微的干旱,不过对蚂蚁来说,这就是非常好的天气。
没有雨水致命的威胁和满地泥泞的阻碍,阳光还可以为行动中的蚂蚁提供额外的宝贵热源,蚂蚁们喜欢这种温度和湿度。
从清晨开始,大头蚁王国的主巢里,从主通道口陆续涌出一股股蚂蚁群。
这些群体排列成粗壮的行军队列,队列在野外旷地上延伸开,最终发育成足有半米宽,队伍向前推进着,而后续部队还不断从主巢里涌出。
这些都是主巢以及从各个副巢汇聚到主巢的部队,足足十五万北征大军今天正式开拔了。
如果从空中看去,就能看到这样壮观的一幕:
长长的行军队列即便在空中也清晰可见,如图蜿蜒在地面上的黑蛇。
在队伍的正前方,无数扩散出去的斥候如同从树干中长出的枝叶,一面在队伍前方不断延伸出大军的眼线,一面又与大部队间川流不息的保持着联系。
队伍的前端在不断前进,后端却仿佛没有尽头一般还在不断涌出。十五万大军,将在地面铺开一条长达数十米的行军队列。
这种集群的力量是恐怖的,在行军队伍的正下方,万千蚂蚁汇聚在一起,浓厚的体味被风扩散开来,嗅到这股气息的昆虫,无论是草食性昆虫还是擅长捕猎的昆虫,无不胆战心惊,拼命要逃离这一片区域。
一些会飞善跳的昆虫努力向远方逃走,一些昆虫将自己埋进土里,蜗牛等则是缩回了自己的壳里。
这些都是幸运的,而挡在北征军行军路线前的昆虫,则几乎无一例外的都被四处扩散的斥候们发现了。
斥候们不会对这些潜在的军粮客气,即便只有一名斥候,也敢于向昆虫中最凶猛的蜈蚣、蝎子或螽斯等发起进攻。
因为她知道,身边身后都有自己的伙伴。只要这些猎物被拖延住半刻,就会有无数蚂蚁战士赶来,将它团团围住,撕咬至死。
也许一些猛虫敢于偷袭捕猎落单的蚂蚁,但是面对这股凝聚在一起的足以毁天灭地的力量,昆虫们才会明白谁才是这个世界的霸主。
大军一边前进,一边将路线上的猎物一扫而空。虽然这点收获对于北征军庞大的规模而言只是杯水而已,但新鲜的肉食还是能鼓舞大家的士气的。
北征军的行军路线,就是沿着主巢与副巢、副巢与副巢之间的蚁道,追寻着蚁道上的信号素,一步步向「临水城」靠近。
这些蚁道在灌木林和杂草下穿过,虽然不是直线,略有些弯弯绕绕,但却基本是在坚实的地面上前进,即使偶尔有巨石或泥坑阻挡前程,也总有能够容纳蚂蚁们通过的小小通路,免除了要不断绕路和翻越的麻烦,也免除大量的陈腐植物的阻碍。
沟通整个大头蚁王国的蚁道网络不是纯天然形成的,而是蚂蚁们自行开拓并定期维护的。
每年各个副巢会向主巢派出两次队伍,主要是护送婚飞队伍,以及运输物资,加上临时性的调派,长年累月下来,就找到了一条相对合适的坦途。
每支往返的队伍都会把沿途新出现的障碍给清除,如果实在清除不掉,就会发掘一条绕过去的新路。除了清理路面,途径蚁道的雄蚁们还会留下独有的长效信息素以指引方位。
这些信息素不是工蚁兵蚁们平日里留下的普通信息素,普通的信息素往往几天之内就会挥发殆尽。过往的雄蚁留下的这些信息素被播撒在石头等不易移动的地标上,味道虽然很淡,但是却能保留八九个月时间。
蚁道也就不到人的手指宽,平日里足够容纳蚂蚁队伍,但此刻却无法容纳半米多宽的北征军队伍。
因此,大部分北征军还是在蚁道两侧行动的。有时候面对一些巨大的灌木、乔木和岩石,大军不能绕过去的话,就只能翻越了。
一时间,漫山遍野都是爬行的蚂蚁的踪影,要是把这幅场景拍下来,放在纪录片频道,那真是颇有吞噬一切的行军蚁的风范。
庞大的军队行进速度肯定比不上灵活的小股部队,原本半天就可以抵达的离主巢不远的一处副巢,北征军花了大半天才在下午抵达。
整个大头蚁王国的副巢分布很有规律,任意两个巢穴间,基本就是蚂蚁爬行半天的距离。这样一整个白天,蚂蚁可以抵达两处巢穴,并在最后一个巢穴过夜。
北征军没有在这个巢穴停留,时间还早,北征的热情和匮乏的军粮都敦促大军继续赶路。
但是他们也没办法在天黑前抵达下一处副巢了,虽然现在白天时间很长,但大军却行动迟缓。
最后,北征军在一处乔木林中迎来了日落。
如果是小股部队还敢于在夜间行动,便于互相沟通和指挥的话。这么庞大一支部队,到了晚上几乎就失去了统一行动的能力,所以,他们只能就地宿营。
蚂蚁们在夜晚的地面上,没有巢穴保护时是相对脆弱的。
不过,只要精心构建好临时的宿营地,除了饿红眼的,也没有什么昆虫敢于冒险袭击这个规模的蚂蚁群。
北征军围绕着几株高大乔木的树干,将树干离地一米以内的树皮表面都遮盖的严严实实的。树之间的地面也都被蚂蚁爬满,只在最外围才建立了一圈紧密相连的圆弧防线。
雄蚁们被保护在内部,躲在树皮下、树洞里或地面安全处。工蚁和兵蚁们则负担起保护重任。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7/7837/35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7/7837/35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