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烟熏(1)
透过这次火力侦查,主角对蚂蚁与蜜蜂之间的战斗方式和各自的优劣势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但他最想了解的蜂巢中蜂群的规模情报却还是云遮雾绕。
之前他估算过蜂巢大约有一万只蜜蜂,但在试探性攻击中,最多时候也就上百只蜜蜂出来迎战。
这可能是由于很多工蜂尚在外觅食,更可能是蜜蜂们始终没有把几十只蚂蚁当做需要全力应对的敌人。
寥寥百余只蜜蜂,主角可不信这么大一个蜂巢、如此密集的进出频率,会就这么点蜂口!
不过,通过火力侦查,还是有所收获的,至少主角自我否决了之前准备大举正面进攻的不切实际的计划。
蜜蜂和蚂蚁的物种不同,作战方式也大相径庭。
在地面格斗上,蜜蜂显然居于劣势,这是因为它们属于飞行性昆虫,虽然也能够在地面上活动,但身体构造并不适合与蚂蚁战斗。
比如蜜蜂的口器是嚼吸式口器,虽然也有大颚,但蜜蜂体型比蚂蚁大不少,大颚大小却差不多,单纯论咬合力还要弱上一些。而且蜜蜂口器中的吸管结构还会限制自己大颚的发挥。
在查阅参战猎镰猛蚁的信息包以后,主角就发现蜜蜂们的大颚也许更适合用来筑巢,而不是战斗。
这样一来,虽然单个蜜蜂体型较大,全身的力气也大一些,但其主要武器却决定了它们单兵战斗力最多与普通大头蚁兵蚁平级,尚比不上猎镰猛蚁战士。
而如果阵列而战,不提蜜蜂那低下的“布阵能力”,仅仅是其体型大和具有翅膀两点,就决定了其阵列密度远远低于蚂蚁大军。
这就会导致战线上任一蜜蜂实际上需要面对三到四只与自己战斗力相当的蚂蚁的进攻,以寡敌众显然是极大的劣势。
但如果蜜蜂们使用自己最擅长的战术,那么麻烦就将来到蚂蚁大军这边。
今天的战斗尾声,蜜蜂们就一直利用空中优势,想要使用蛰针攻击。
虽然由于猎镰猛蚁们严阵以待,没有遭受伤亡。但是这是由于猎手出身的猎镰猛蚁们擅长应对这种状况,而且双方数量也都比较少。
如果换成密集布阵的大头蚁兵蚁,一来她们队形太紧密很难躲开蜜蜂的发自高空的俯冲攻击,二来大头蚁兵蚁视力更差一些,难以提前预警。
主角觉得大部队正面进攻,势必会在蜜蜂群的空袭下损失惨重,原本被重重保护的雄蚁在空袭前也并不会比普通战士安全,甚至因为体型更大更容易被针对。
而连猎镰猛蚁都拿停留在空中不降落的蜜蜂没有办法,就更别提大头蚁了。除非蚂蚁们能够突袭直接攻入蜂巢内,将战斗拖入近战混战,否则是无法消灭蜜蜂大军主力的。
这是促使主角抛弃原计划的主要原因。
不过他很快又有了替代方案。
人类采集野生蜂巢的历史非常悠久,体型巨大的人类对于蜜蜂的反击而言就是不设防的,但缺乏防护的古人显然也不会任由蜜蜂反击,他们有自己的秘密武器——烟和火。
这些人类采集者会提前确定好蜂巢的位置,然后等晚上再来。
因为蜜蜂是昼行性生物,夜晚不外出活动,蜂巢周围没有哨兵,人类采集者可以从容靠近蜂巢并做准备工作。
他们没有空手而来,而是带着火把,并且准备了新鲜绿叶等发烟物。
用火种点燃燃料和发烟物的混合物后,浓烈的黑烟就冒了出来,只需要将黑烟导入或吹向蜂巢,很快一群晕头转向的蜜蜂就被熏了出来。
晚上视觉不佳、又被熏晕乎的蜜蜂根本造不成威胁,只有很少的蜜蜂还能够准确判断敌人在哪并反击,但是无济于事。
大部分蜜蜂逃走后,人类采集者就可以带走蜂巢,清理掉里面被熏死熏晕的成年蜜蜂,带着战利品:蜂蜡、蜂蜜、蜂蛹等满载而归。
这种技术很简单,而且需要的原料蚂蚁们都能够准备。
事实上,在前年南部丘陵地区对寄生蚂蚁的战事中,因为战况胶着,主角也曾在晚上带着部队使用烟熏战术,效果显著。
那一次,神使王军团还利用天然的节节草作为输烟管道,提高了效率。
因此,神使王军团对于烟熏战术并不陌生。只不过后来的战事,神使王军团要么是防御一方,要么战斗力碾压无需这么麻烦,就没有再用过这一战术。
决定了下一步的战术,主角立刻命令部下开始准备。
螳虎的新编成的第七军团没有之前烟熏战术的经验,但在主角把信息包传给他们后,他们就能照葫芦画瓢的去准备材料。
用了一白天时间,蚂蚁们采集到了足够的燃料(干树枝、干树叶、昆虫粪便等)、发烟材料(新鲜的植物)和管道(石刀切割成段的节节草草茎)。
当天夜里,主角亲自带队出发,实施烟熏作战。
——我是分割线——
天公作美,这个夜晚依旧是个难得的风力平缓的天气,半爿明月当空,为没有光污染的地面带来了足够的光亮。
蜜蜂们不喜欢夜间活动,都缩回了自以为安全的蜂巢里,外面一点警戒都没有。
蚂蚁们也不喜欢夜间外出活动,但在主角的命令下,他们还是能够忠实的执行任务。
这就是文明的优势,文明生物能够有效克服自身的恐惧和不适,在各种自己并不适应的环境中都能够生存活动。
人类的祖先也是昼行性生物,很多人类还因为营养不良而患上夜盲症,但慢慢的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类在夜晚也开始进行各类活动,扩展自己有限的生命时光。最终,才有了现代的各种“夜生活”。
蚂蚁们的这次夜生活注定是沾满血腥气息的。
没有蜜蜂的干扰,蚂蚁们很轻松的来回几趟就把燃料和发烟物都堆放在了蜂巢树洞下的树杈平台上——那处蜜蜂们的升降平台。
蚂蚁们动作轻微,一点也没有惊醒即将大难临头的蜜蜂!
之前他估算过蜂巢大约有一万只蜜蜂,但在试探性攻击中,最多时候也就上百只蜜蜂出来迎战。
这可能是由于很多工蜂尚在外觅食,更可能是蜜蜂们始终没有把几十只蚂蚁当做需要全力应对的敌人。
寥寥百余只蜜蜂,主角可不信这么大一个蜂巢、如此密集的进出频率,会就这么点蜂口!
不过,通过火力侦查,还是有所收获的,至少主角自我否决了之前准备大举正面进攻的不切实际的计划。
蜜蜂和蚂蚁的物种不同,作战方式也大相径庭。
在地面格斗上,蜜蜂显然居于劣势,这是因为它们属于飞行性昆虫,虽然也能够在地面上活动,但身体构造并不适合与蚂蚁战斗。
比如蜜蜂的口器是嚼吸式口器,虽然也有大颚,但蜜蜂体型比蚂蚁大不少,大颚大小却差不多,单纯论咬合力还要弱上一些。而且蜜蜂口器中的吸管结构还会限制自己大颚的发挥。
在查阅参战猎镰猛蚁的信息包以后,主角就发现蜜蜂们的大颚也许更适合用来筑巢,而不是战斗。
这样一来,虽然单个蜜蜂体型较大,全身的力气也大一些,但其主要武器却决定了它们单兵战斗力最多与普通大头蚁兵蚁平级,尚比不上猎镰猛蚁战士。
而如果阵列而战,不提蜜蜂那低下的“布阵能力”,仅仅是其体型大和具有翅膀两点,就决定了其阵列密度远远低于蚂蚁大军。
这就会导致战线上任一蜜蜂实际上需要面对三到四只与自己战斗力相当的蚂蚁的进攻,以寡敌众显然是极大的劣势。
但如果蜜蜂们使用自己最擅长的战术,那么麻烦就将来到蚂蚁大军这边。
今天的战斗尾声,蜜蜂们就一直利用空中优势,想要使用蛰针攻击。
虽然由于猎镰猛蚁们严阵以待,没有遭受伤亡。但是这是由于猎手出身的猎镰猛蚁们擅长应对这种状况,而且双方数量也都比较少。
如果换成密集布阵的大头蚁兵蚁,一来她们队形太紧密很难躲开蜜蜂的发自高空的俯冲攻击,二来大头蚁兵蚁视力更差一些,难以提前预警。
主角觉得大部队正面进攻,势必会在蜜蜂群的空袭下损失惨重,原本被重重保护的雄蚁在空袭前也并不会比普通战士安全,甚至因为体型更大更容易被针对。
而连猎镰猛蚁都拿停留在空中不降落的蜜蜂没有办法,就更别提大头蚁了。除非蚂蚁们能够突袭直接攻入蜂巢内,将战斗拖入近战混战,否则是无法消灭蜜蜂大军主力的。
这是促使主角抛弃原计划的主要原因。
不过他很快又有了替代方案。
人类采集野生蜂巢的历史非常悠久,体型巨大的人类对于蜜蜂的反击而言就是不设防的,但缺乏防护的古人显然也不会任由蜜蜂反击,他们有自己的秘密武器——烟和火。
这些人类采集者会提前确定好蜂巢的位置,然后等晚上再来。
因为蜜蜂是昼行性生物,夜晚不外出活动,蜂巢周围没有哨兵,人类采集者可以从容靠近蜂巢并做准备工作。
他们没有空手而来,而是带着火把,并且准备了新鲜绿叶等发烟物。
用火种点燃燃料和发烟物的混合物后,浓烈的黑烟就冒了出来,只需要将黑烟导入或吹向蜂巢,很快一群晕头转向的蜜蜂就被熏了出来。
晚上视觉不佳、又被熏晕乎的蜜蜂根本造不成威胁,只有很少的蜜蜂还能够准确判断敌人在哪并反击,但是无济于事。
大部分蜜蜂逃走后,人类采集者就可以带走蜂巢,清理掉里面被熏死熏晕的成年蜜蜂,带着战利品:蜂蜡、蜂蜜、蜂蛹等满载而归。
这种技术很简单,而且需要的原料蚂蚁们都能够准备。
事实上,在前年南部丘陵地区对寄生蚂蚁的战事中,因为战况胶着,主角也曾在晚上带着部队使用烟熏战术,效果显著。
那一次,神使王军团还利用天然的节节草作为输烟管道,提高了效率。
因此,神使王军团对于烟熏战术并不陌生。只不过后来的战事,神使王军团要么是防御一方,要么战斗力碾压无需这么麻烦,就没有再用过这一战术。
决定了下一步的战术,主角立刻命令部下开始准备。
螳虎的新编成的第七军团没有之前烟熏战术的经验,但在主角把信息包传给他们后,他们就能照葫芦画瓢的去准备材料。
用了一白天时间,蚂蚁们采集到了足够的燃料(干树枝、干树叶、昆虫粪便等)、发烟材料(新鲜的植物)和管道(石刀切割成段的节节草草茎)。
当天夜里,主角亲自带队出发,实施烟熏作战。
——我是分割线——
天公作美,这个夜晚依旧是个难得的风力平缓的天气,半爿明月当空,为没有光污染的地面带来了足够的光亮。
蜜蜂们不喜欢夜间活动,都缩回了自以为安全的蜂巢里,外面一点警戒都没有。
蚂蚁们也不喜欢夜间外出活动,但在主角的命令下,他们还是能够忠实的执行任务。
这就是文明的优势,文明生物能够有效克服自身的恐惧和不适,在各种自己并不适应的环境中都能够生存活动。
人类的祖先也是昼行性生物,很多人类还因为营养不良而患上夜盲症,但慢慢的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类在夜晚也开始进行各类活动,扩展自己有限的生命时光。最终,才有了现代的各种“夜生活”。
蚂蚁们的这次夜生活注定是沾满血腥气息的。
没有蜜蜂的干扰,蚂蚁们很轻松的来回几趟就把燃料和发烟物都堆放在了蜂巢树洞下的树杈平台上——那处蜜蜂们的升降平台。
蚂蚁们动作轻微,一点也没有惊醒即将大难临头的蜜蜂!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7/7837/59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7/7837/59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