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花凋时节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投票推荐

    “大明开荒团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李易问道:“这酒怎么六七年的就可惜了呢?”

    老先生道:“这黄酒啊,埋土里慢慢发酵最好。尤其是土藏到十多年的黄酒,去除了酿酒时候的燥气,口味清新,最是宜人。”

    李易道:“我明白了,您是说,这酒早早从土里挖出来,没够年头,所以可惜。”

    老者摇头道:“非也。这嘉兴、绍兴一带,女孩出生就要酿许多酒埋起来。这酒啊,就叫女儿酒,又叫花酒,女儿本就像花一样美丽。”

    李易点头,表示理解。

    老者道:“可是女儿养大不易啊,有些女孩,早早就夭折了,就像花一样,一夜风雨,不等盛开凋谢了。这时给女孩预备出嫁的酒,也挖出来,就是我们现在喝的这酒。女孩像花一样凋谢了,本地人就叫它花凋。”

    李易暗道,敢情花雕的“雕”是个别字,应该做花凋。

    老者道:“这六七岁夭折了的女孩,她的出嫁酒,才土藏六七年,当然特别苦涩。”

    李易也连道:“可惜可惜。”又问道:“那十七八岁出嫁女孩的酒叫什么?”

    老者道:“当然叫女儿红了,这你都不知道?”

    李易脸一红,道:“喝过喝过。”暗道自己猜也猜得出,这个笨。随后自作聪明道:“酒还有太雕,就是太早凋谢的了?”

    老者道:“太雕老辣,怎么会是太早凋谢,那是女儿嫁不出去,酒没机会喝,才存的年头多了。太雕就是太刁,女人不温柔可不好嫁。”

    李易琢磨着:这酒不怪说后劲儿足,自己这思路咋慢了呢。

    李易后世是喜欢酒的。可是北方人喜欢白酒。啤酒也凑合。可是红酒、黄酒、清酒什么的,就几乎从不喝。倒是不能怪李易孤陋寡闻。

    这时老先生半斤黄酒下肚,已经有了酒意,摇头晃脑道:“最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落花时节,又是什么好风景了?我女儿出嫁时候,我家院子里的石榴才着花。

    深色胭脂碎剪红,巧能攒合是天公。莫言无物堪相比,妖艳西施春驿中。我女儿也是色比西施,可惜没来得及喝那女儿红啊。

    孩子,有机会到我家,我请你喝咱家的女儿红。保证好喝,我的聪明乖巧的女儿的酒呢。”

    李易连连答应,他见这老者不担酒,此时醉意已经涌了上来,酒滴淋湿了胡须,又打湿了衣襟,叨念着:“我醉欲眠君且去。。。。。。”摇摇晃晃上船去了。

    李易跟在后面,见那船家早在船上搭把手,拉那老者上船。李易就拿出一两碎银,交给船家道:“烦你给老人家找个铺位。”

    船家大喜,这样阔绰的客人他可第一次见。坐这船的都是图便宜的,这样出手大方的,都包船了,他这里可不多见。

    船家道:“我这船就我一个铺位,就让给这先生,我在船头将就一宿。你放心,我会安排好这先生的。”

    李易点头,回身和岸边店家结了账,自己就信步走向嘉兴繁华处。

    已经夜了,街边梧桐树在风中哗啦啦响着,透过树叶,可见一弯残月,冷森森挂在天边。

    花雕酒,还有老者那女儿出嫁了,没来得及喝的女儿红,都让李易不舒服。

    这世间不如意事常八九。就像这月有阴晴圆缺。自己来到这世上,只希望能多带给人一丝温暖吧。

    李易信步来到南湖。

    这南湖,与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并称江南三大名湖。其实这湖比西湖和玄武湖小太多。这湖真正有名的,却是湖心岛上那烟雨楼。

    如今这烟雨楼,是嘉靖年间重修的,取意“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典故。是经典的江南园林景致,美不胜收。

    只可惜李易夜游南湖,这夜色朦胧中,怎看得出江南园林的妙处?

    湖心岛那边一条画舫见李易立在湖边,船家就远远喊道:“那位公子可要用船?”

    李易道:“正是。”

    那船就咿咿呀呀的摇了过来。

    李易将要上船,忽听后边脚步杂踏,一人扬声道:“船家且不要走。”

    又向李易道:“公子可是要游湖?”

    借着船头灯光,李易见是四个书生打扮的人,一个年纪五旬左右,面容清瘦,已经有些佝偻。另三人都是20多岁。

    李易点头道:“夜色虽凉,可喜有月。正打算月下看看烟雨楼。”

    一个年轻人道:“正是我辈中人。我叫高云生,老弟我们同渡,我来出船资如何?”

    李易现在银根紧缩,今天偏又搭给那老者1两多银子。现在主动有人出船资,立刻答应。反正他也是漫无目的,就随他们游吧。

    船家也高兴,毕竟可以多要一点儿钱。

    船咿呀一声,离开了湖岸,向湖心岛方向去了。

    那几个书生坐了前舱,高谈阔论,李易独坐后舱。看月、看湖、看岛,耳中听那几个青年书生道:“这次苏杭和嘉兴三府游历,倒是收获良多。尤其是李易那《断桥残雪》尤其清人耳目。”

    一人道:“李易惯会标新立异,那歌词全是村言俚语,俗了。”

    一人道:“路遥,大俗大雅,这歌词可不一般。”

    那叫高云生的道:“其可兄之言,於我心有戚戚焉。”

    那叫路遥的道:“我不明白,云生学长那夜听了李易亲唱的歌,怎么第二日又寻月生姑娘再听两遍呢?”

    那叫云生的,忽然轻拍船舷,唱起了《断桥残雪》。李易细听,不禁感叹,古人可不是五音不全啊,这云生不仅把这歌音韵把握得准,便是那里面慵懒无奈的情绪,也细微传神。

    忽然听那老者说道:“李易虽然年轻,却奔波在草原、辽东,那句江南夜色下的小桥屋檐,读不懂塞北的荒野,可不是说说的,路遥,你年龄虽然比那李易大上十来岁,可是无论阅历和才识,差的可不是以道里计。”

    那路遥张口结舌道:“叶老师,这。。。这。。。”

    那叶老师道:“路遥你也没什么可自卑的,便是我,和那李易比,也自愧不如。”

    路遥道:“老师您太高看李易了吧?您可做过南京太仆寺卿的,他不过是个名义上的少师,怎么比您这九卿。。。。。。”

    李易忽然想到了这叶老师是哪个,这是与顾宪成、高攀龙齐名的东林八君子之一——叶茂才。

    叶茂才品行端正,李易能记住这个人的原因是:高攀龙即将被抓投水自尽,东林党狼奔豕突,树倒猢狲散,只有这叶茂才,拼死搭救高攀龙被抓的儿子。这样的朋友,平生不要多,有一两个,那一辈子就没白交朋友。

    叶茂才道:“李易是定国安邦的大才,我算什么。现在有说李易拥兵自重有反心的。有说李易昧了良心发难民财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李易以一己之力,横断了蒙元和后金攻略大明的通道,以一己之力挽救了百万灾民性命,这是通天手段,寻常人怎么会看得明白?这是无可否认的大功德。”

    路遥道:“这个李易对我们东林党私下颇有微词,明里也对三才公的李昌公子下了手,叶老师怎么还回护他?”

    叶茂才道:“常言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我们东林一脉,人已经多了,良莠不齐,也难怪人说。李昌是主动设赌,输了还赖账不成?读书第一要明理,而不是拉帮结派,搞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一套。”

    高云生说道:“世伯,您的话云生记下了。云生年轻,有不当之处,还请世伯多加指教。”

    说话间,船震了一下,船家道:“湖心岛到了,几位可去看夜色里的烟雨楼?”

    几人问李易可愿同去,李易也点头,几人就弃舟登岸,直向那烟雨楼而去。

    烟雨楼木质结构,虽然只是二层,却足有后世的四五层楼高。

    此时二楼却灯光隐隐,听那丝竹管弦声传来,中间夹杂着咿咿呀呀的歌声。

    那云生叹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今年这大明庄稼歉收,明年灾民会更多了。”

    那名字叫其可的书生道:“听说李易的开荒团又遣一支劲旅,平定了辽南。现在只祈求辽南能多容纳些灾民,不然,灾民饿死的就不仅仅是几百万了。”

    几人趁着月色,把湖心岛转了转,到处黑魆魆的,也看不出子丑寅卯。

    高云生道:“这次游历虽然匆促,可这夜游西湖,夜游南湖,也是一段佳话。尤其是西湖偶遇李易,夜半听《断桥残雪》,真是足可回味经年。”

    李易暗道:这次游南湖有李易陪游,不更是佳话了?可惜相逢不相识。

    岛上四下静寂,几人虽然胆大,也是乏味了,开始返程。李易停住脚步,道:“几位慢走,我打算今晚留在这岛上多看看,不一起回去了。”

    叶茂才看看这黑魆魆的静谧环境,笑道:“这位书生好胆色。我们都是东林书院的,以后有机会欢迎到东林书院做客。”

    李易拱手道:“今夜听几位谈吐,才知东林也有识大体的英才,看来年后我倒是可以去东林走走。几位告辞了。”

    几人也纷纷拱手告辞。

    东林几人回到灯火阑珊的寓所,叶茂才忽然一拍大腿道:“我们可能错过了什么。”

    几人都望向叶茂才,叶茂才摇摇头,不说了。他心里嘀咕的是,一个年轻人,居然居高临下的点评东林也有识大体的英才,言外之意是他眼里的东林蝇营狗苟,都是不识大体的。这天下这样年轻,又敢这样大放厥词的有谁?

    这人说“我倒可以去东林走走”一句,根本不是朝圣,貌似给东林面子,这人几乎可以呼之欲出了。

    叶茂才心“蹦蹦”的乱跳起来。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9/9467/14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9/9467/14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