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坐困愁城
“大明开荒团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上海最近有些乱,李易的心也有些乱。
广东和福建两省,各收拢了两百万灾民,十一月初已经按2500人一个分组,完成了灾民的集中工作。
可是应该前来接收难民的人迟迟不来,这些灾民就有些民心不稳了。
这是咋了?把咱集中起来就不管了?纷纷质问官府。
官府可急了。这不集中还好,集中起来更麻烦。难道开荒团出问题了?说好的接收灾民,人呢?
当初大明和李易提出接收广东、福建灾民的时候,可没有签订具体移民时间。
谁都明白,把几百万人集中分组,做好各项后勤工作,真的很难。
不说别的,破家值万贯,哪家没点儿农具物资啥的?这一下都扔下了,谁都有些舍不得。
可是舍不得又咋样?
今年夏粮因为暴雪绝收,人饿极了,哪还管什么不该吃?秋粮种子几乎都被吃掉了,官府组织救灾粮食又不及时,百姓真的慌了。
就算今年能活过去,明年老天爷再赐点儿灾祸怎么办?这人多地少的,不是还没个活路?
好不容易盼来个移民的信,还是移民到富饶的安南,这地方好,起码气候适应啊,不像辽东苦寒。
这如果是移民辽东,还真不适应。毕竟广东、福建气候炎热,和辽东差距太大,尤其是冬季。
再说,移民到安南,听说平均每人10亩地,一年三熟,这可就是再也不用担心挨饿了。哪像家乡这边,地少人多,平均每人两亩地,扣除租税,就算不是灾年,也实在不剩什么了。
可是这移民的事是好事,现在万事俱备了,咋没动静了呢?
官府催朝廷,朝廷催李易,李易也有些上火。
为什么?
因为上海也有大批人聚集呢。
上海保险公司门外,每天都是几百上千的商人聚集,都在打听:为什么这移民安南的保险单,迟迟没了下文?出什么变故了?
崔芸被催的心忙,就找李易。
可是李易最近也没安南消息,他也有些急。这安南是出什么变故了?这牵一发动全身,如果安南真的如那些大明军事家预测的,陷进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打成了旷日持久的战争,那可就麻烦了。
虽然他对自己的军队很有信心,可是现在也有点儿不自信起来。
疑心生暗鬼,他这一疑惑,就出了个昏招。
上海别的缺,粮食不缺。尤其是玉米和高粱。
为了解决上海百万劳动力吃饭问题,为了解决辽东储存粮食的压力,李易在上海建立了东南西北四个超级大粮仓,百万人吃个二三年没问题。
现在已经不是南粮北运,而是反过来,北粮南运了。辽东这米粮仓,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威力了。
辽东的土地虽然一年一熟,可是土地肥沃,而且南方常有的蝗灾一类的虫灾,辽东就几乎从来没有。
为什么?就是因为辽东有一个寒冷的严冬,把虫子基本冻绝了。第二年重新繁衍,成群的速度就慢得多。好不容易虫儿繁衍多了,可是又一个严冬到了。
有了辽东这个超级米粮仓,李易底气很足。
既然粮食充足,干脆先稳定灾民情绪。于是李易就下令:给广东和福建灾民,免费送十万石粮食。
这一下可是好心办坏事,百姓本来就对迟迟没有移民,有了猜疑的心思。这一下子,谣言满天飞,各种版本的猜测就出来了。
这肯定是短时间不能移民了?不然怎么送粮食过来?
开荒团那样强势,不是理亏,也不会这样低姿态啊。听说原来都是那些买地富户,自己筹钱筹粮,这回怎么变样了?这一下,不仅百姓慌了手脚,保险公司门外的商人,也慌了手脚。
这都等这么久了,别是这个事泡汤了吧?是开荒团打了败仗吧?真是这样,那保险公司的金字招牌可就砸了。
各种疑问纷至沓来,李易每天被这些事纠缠着,心下对李胜智就恼了起来。
人家崔秀有事儿,就早请示晚汇报的,你倒好,一下子来个音信皆无。你李胜智好的不学学赖的,这是学李胜广啊,一走就杳无音信?
提起李胜广,李易更上火,如今一年过去了,大洋彼岸的季风,也该把你们吹回来了啊?十多万人马跟我玩蒸发?
这帮家伙越来越不像话,这都怪自己当年对这些师弟管教不严。
其实李易真错怪两人了。
李胜广这帆船必须等大洋彼岸的季风,只有等东风浩荡,吹向西方,他才能动身回家。至于李胜智,他是一门心思做点成就出来,哪愿意没战果就回来汇报?
打下南定能算战果吗?就那么个小城?肯定不算。这当然就不用汇报。必须得打下东京。
可是这东京第一不好打,第二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葡萄牙又来横插一杠子,让李胜智来回奔波,耽搁了不少时日。
这眼看11月下旬了,天气是一天比一天冷。
这一日,鲁平来找李易,他打算大连的水泥厂和港口同时施工。大连港可是不冻港,正处于黄海、渤海交界,趁着冬季,平整道路,修筑港口,正是好时候。
鲁平兴奋的对李易道:“司令,我算过了,您就不用愁这些俘虏的去处了,这些水泥厂和港口一施工,几十万俘虏算什么,几百万也用的着。”
李易只是苦笑。
他当然知道,这个时代没有大型设备,都靠人的两只手干活。他这一搞大规模基建工程,不仅是解决了空余劳力问题,连铁厂都盘活了,工具的需求就是一个天量。
辽东的铁厂,再也不用担心生产过剩了。
问题是:俘虏在哪呢?
前期运过来的几十万人,女人都送纺织、纺纱那边去了。上海的港口、道路等建设工程,用去了大半,台湾基础建设又用了一部分,如今已经两手空空了。
鲁平不明所以,这货还在哇哩哇啦宣传他的建设大计,全不知司令心中所想。
这时李汝华晃晃荡荡走了进来,这大佬有不用通报就见司令的特权。
鲁平见李汝华进来,自然知道人家这是有大事,忙点头哈腰的站起道:“司令,明天我把详细计划书拿来啊。我先告辞了。”
总算走了一个,不过这可又来一个。
李汝华拽了把椅子,坐到李易对面道:“司令,今天崔芸把各项工程建设的发包方案给我了,这福建和台湾已经开工了,辽东再一开工,我就得动用银行的准备金了。现在辽阳银行是我们自己地盘,靠信誉就可以混下去。南京银行、京师银行不行,我们要发行新币,没准备金怎么可以?司令你今天可得想个办法。”
李易道:“事事都我想办法,那你这个行长不失业了?自己回去想去。”
李汝华自己拿杯倒了一杯茶,尝了一口,道:“呀哈,好茶!这是杭州明前龙井啊,你又不会品茶,这么浪费干嘛。”说着自己去旁边翻找出两盒龙井,放在手边。他早已经知道李易没有架子,自然越来越熟络,打劫的手段也越来越高超。
李易道:“人家沈足道辛辛苦苦,弄两盒好茶给我,又便宜你了。这回堵住你的嘴了吧?”
李汝华马上苦了脸道:“司令,这一码是一码,可不能混为一谈。你这高歌猛进的,也不摸摸兜里有多少钱,我让人全面评估了现在所有要上的大项目,小的不算啊,缺口你知道多少吗?”
李易站起趁李汝华不注意,想拽回一盒龙井,可惜李汝华眼观六路,立刻把两盒龙井揽在怀里。让李易的打算落了空。
李易道:“你给我留一盒充门面咋样?抱这么紧干嘛?算了算了,下回有好东西我得藏起来。你看鲁平也喝的这茶,人家觉悟就高,没从我要。”
李汝华立刻瞪起眼道:“啥?你这可是暴殄天物啊,给他弄点儿草帽茶就行了,他根本喝不出好赖。你知道这一盒茶值多少银子?这根本就是有钱没地方买去。一盒几百两都值。够一户普通人家活一辈子了。”
“啊?”李易也挺咂舌这价格。
不过后世他就知道:贵茶那是贵人喝的,没想到自己居然也迈入贵人行列了。
李易道:“这也太奢侈了,以后我得告诉大家,要节俭过日子,不能大手大脚。”
李汝华道:“咋节俭能省几个钱?你知道咱现在,咱们银子缺口有多大?1亿两银子!只多不少。”
任是李易是个有钱人,听了这个数也有些头晕。他不停的盘算:自己怎么捅这么个大窟窿呢。
李汝华道:“其实要拖一拖,也可以糊弄过去。咱不有一个移民400万的指望呢嘛。不过现在人习惯贷款了。我怕移民400万,1600份保险单,根本收不上来6400万两银子,估计也就能收3000万两顶天了。现在还有几个要求大额贷款的,我都没同意呢。这还得找钱啊,司令。”
李易挠了挠头,为难道:“你不能想个什么别的办法,渡过这燃眉之急?”
李汝华道:“有啊,那就是南京银行和京师银行年前不开业。”
李易摇头道:“那可不行,房子,人员,新币,万事俱备了,怎么能不开业呢?且容我想个别的办法。”
正说着,侍卫急匆匆敲门走了进来禀报:“报告司令,安南有快船报捷,人已经在外面了。”
“啊?报捷?”李易如同打了强心剂一般,“噌”的站了起来,这总算盼来音信了。他立刻命令道:“快,快让人进来!”
李汝华是真正的核心,这军情虽然机密,李易也不避讳他。
一个陆战师士兵走了进来,立正敬礼,报告道:“司令,安南大捷!”
李易急道:“快说说!”
这士兵口舌便给,立刻回道:“安南李胜智师长率领海军七个师,会战东京,如今已经拿下东京。。。。。。”
李易听说拿下东京,当然大喜截住了这士兵的话头,问道:“怎么七个师?不是福建一个师的新军,加崔秀的四个师,合计海军五个师吗?”
这士兵回道:“报告司令,李胜东师长和李胜天师长率领两个师,奉李胜广军长令,从海外回来了。”
“啊?!”李易真是又惊又喜,一抬手,慌乱中碰翻了茶杯,那茶杯翻滚了一下,水洒得满桌,终于滚落到地上,发出清脆的碎裂声。
李易这屋子,铺的可是大理石。上海在建筑上,可没有偷工减料想省钱,尤其是给司令盖城主府。外面院里是水磨观音石,屋里都是天然大理石。这个时代想用人造的也没有。
李汝华可从来没见过李易举止失措。在他心里,李易不是17岁,而是70岁,总是万事在我把握之中的样子,今天可第一次见到李易的另一面。足见李胜广的信息,对李易影响多大。
李易心情激荡,全然不觉茶杯落地。
自己日夜思,夜也盼,现在李胜广终于来信了,还是派了两个师回来。这可真是太好了。
上海最近有些乱,李易的心也有些乱。
广东和福建两省,各收拢了两百万灾民,十一月初已经按2500人一个分组,完成了灾民的集中工作。
可是应该前来接收难民的人迟迟不来,这些灾民就有些民心不稳了。
这是咋了?把咱集中起来就不管了?纷纷质问官府。
官府可急了。这不集中还好,集中起来更麻烦。难道开荒团出问题了?说好的接收灾民,人呢?
当初大明和李易提出接收广东、福建灾民的时候,可没有签订具体移民时间。
谁都明白,把几百万人集中分组,做好各项后勤工作,真的很难。
不说别的,破家值万贯,哪家没点儿农具物资啥的?这一下都扔下了,谁都有些舍不得。
可是舍不得又咋样?
今年夏粮因为暴雪绝收,人饿极了,哪还管什么不该吃?秋粮种子几乎都被吃掉了,官府组织救灾粮食又不及时,百姓真的慌了。
就算今年能活过去,明年老天爷再赐点儿灾祸怎么办?这人多地少的,不是还没个活路?
好不容易盼来个移民的信,还是移民到富饶的安南,这地方好,起码气候适应啊,不像辽东苦寒。
这如果是移民辽东,还真不适应。毕竟广东、福建气候炎热,和辽东差距太大,尤其是冬季。
再说,移民到安南,听说平均每人10亩地,一年三熟,这可就是再也不用担心挨饿了。哪像家乡这边,地少人多,平均每人两亩地,扣除租税,就算不是灾年,也实在不剩什么了。
可是这移民的事是好事,现在万事俱备了,咋没动静了呢?
官府催朝廷,朝廷催李易,李易也有些上火。
为什么?
因为上海也有大批人聚集呢。
上海保险公司门外,每天都是几百上千的商人聚集,都在打听:为什么这移民安南的保险单,迟迟没了下文?出什么变故了?
崔芸被催的心忙,就找李易。
可是李易最近也没安南消息,他也有些急。这安南是出什么变故了?这牵一发动全身,如果安南真的如那些大明军事家预测的,陷进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打成了旷日持久的战争,那可就麻烦了。
虽然他对自己的军队很有信心,可是现在也有点儿不自信起来。
疑心生暗鬼,他这一疑惑,就出了个昏招。
上海别的缺,粮食不缺。尤其是玉米和高粱。
为了解决上海百万劳动力吃饭问题,为了解决辽东储存粮食的压力,李易在上海建立了东南西北四个超级大粮仓,百万人吃个二三年没问题。
现在已经不是南粮北运,而是反过来,北粮南运了。辽东这米粮仓,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威力了。
辽东的土地虽然一年一熟,可是土地肥沃,而且南方常有的蝗灾一类的虫灾,辽东就几乎从来没有。
为什么?就是因为辽东有一个寒冷的严冬,把虫子基本冻绝了。第二年重新繁衍,成群的速度就慢得多。好不容易虫儿繁衍多了,可是又一个严冬到了。
有了辽东这个超级米粮仓,李易底气很足。
既然粮食充足,干脆先稳定灾民情绪。于是李易就下令:给广东和福建灾民,免费送十万石粮食。
这一下可是好心办坏事,百姓本来就对迟迟没有移民,有了猜疑的心思。这一下子,谣言满天飞,各种版本的猜测就出来了。
这肯定是短时间不能移民了?不然怎么送粮食过来?
开荒团那样强势,不是理亏,也不会这样低姿态啊。听说原来都是那些买地富户,自己筹钱筹粮,这回怎么变样了?这一下,不仅百姓慌了手脚,保险公司门外的商人,也慌了手脚。
这都等这么久了,别是这个事泡汤了吧?是开荒团打了败仗吧?真是这样,那保险公司的金字招牌可就砸了。
各种疑问纷至沓来,李易每天被这些事纠缠着,心下对李胜智就恼了起来。
人家崔秀有事儿,就早请示晚汇报的,你倒好,一下子来个音信皆无。你李胜智好的不学学赖的,这是学李胜广啊,一走就杳无音信?
提起李胜广,李易更上火,如今一年过去了,大洋彼岸的季风,也该把你们吹回来了啊?十多万人马跟我玩蒸发?
这帮家伙越来越不像话,这都怪自己当年对这些师弟管教不严。
其实李易真错怪两人了。
李胜广这帆船必须等大洋彼岸的季风,只有等东风浩荡,吹向西方,他才能动身回家。至于李胜智,他是一门心思做点成就出来,哪愿意没战果就回来汇报?
打下南定能算战果吗?就那么个小城?肯定不算。这当然就不用汇报。必须得打下东京。
可是这东京第一不好打,第二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葡萄牙又来横插一杠子,让李胜智来回奔波,耽搁了不少时日。
这眼看11月下旬了,天气是一天比一天冷。
这一日,鲁平来找李易,他打算大连的水泥厂和港口同时施工。大连港可是不冻港,正处于黄海、渤海交界,趁着冬季,平整道路,修筑港口,正是好时候。
鲁平兴奋的对李易道:“司令,我算过了,您就不用愁这些俘虏的去处了,这些水泥厂和港口一施工,几十万俘虏算什么,几百万也用的着。”
李易只是苦笑。
他当然知道,这个时代没有大型设备,都靠人的两只手干活。他这一搞大规模基建工程,不仅是解决了空余劳力问题,连铁厂都盘活了,工具的需求就是一个天量。
辽东的铁厂,再也不用担心生产过剩了。
问题是:俘虏在哪呢?
前期运过来的几十万人,女人都送纺织、纺纱那边去了。上海的港口、道路等建设工程,用去了大半,台湾基础建设又用了一部分,如今已经两手空空了。
鲁平不明所以,这货还在哇哩哇啦宣传他的建设大计,全不知司令心中所想。
这时李汝华晃晃荡荡走了进来,这大佬有不用通报就见司令的特权。
鲁平见李汝华进来,自然知道人家这是有大事,忙点头哈腰的站起道:“司令,明天我把详细计划书拿来啊。我先告辞了。”
总算走了一个,不过这可又来一个。
李汝华拽了把椅子,坐到李易对面道:“司令,今天崔芸把各项工程建设的发包方案给我了,这福建和台湾已经开工了,辽东再一开工,我就得动用银行的准备金了。现在辽阳银行是我们自己地盘,靠信誉就可以混下去。南京银行、京师银行不行,我们要发行新币,没准备金怎么可以?司令你今天可得想个办法。”
李易道:“事事都我想办法,那你这个行长不失业了?自己回去想去。”
李汝华自己拿杯倒了一杯茶,尝了一口,道:“呀哈,好茶!这是杭州明前龙井啊,你又不会品茶,这么浪费干嘛。”说着自己去旁边翻找出两盒龙井,放在手边。他早已经知道李易没有架子,自然越来越熟络,打劫的手段也越来越高超。
李易道:“人家沈足道辛辛苦苦,弄两盒好茶给我,又便宜你了。这回堵住你的嘴了吧?”
李汝华马上苦了脸道:“司令,这一码是一码,可不能混为一谈。你这高歌猛进的,也不摸摸兜里有多少钱,我让人全面评估了现在所有要上的大项目,小的不算啊,缺口你知道多少吗?”
李易站起趁李汝华不注意,想拽回一盒龙井,可惜李汝华眼观六路,立刻把两盒龙井揽在怀里。让李易的打算落了空。
李易道:“你给我留一盒充门面咋样?抱这么紧干嘛?算了算了,下回有好东西我得藏起来。你看鲁平也喝的这茶,人家觉悟就高,没从我要。”
李汝华立刻瞪起眼道:“啥?你这可是暴殄天物啊,给他弄点儿草帽茶就行了,他根本喝不出好赖。你知道这一盒茶值多少银子?这根本就是有钱没地方买去。一盒几百两都值。够一户普通人家活一辈子了。”
“啊?”李易也挺咂舌这价格。
不过后世他就知道:贵茶那是贵人喝的,没想到自己居然也迈入贵人行列了。
李易道:“这也太奢侈了,以后我得告诉大家,要节俭过日子,不能大手大脚。”
李汝华道:“咋节俭能省几个钱?你知道咱现在,咱们银子缺口有多大?1亿两银子!只多不少。”
任是李易是个有钱人,听了这个数也有些头晕。他不停的盘算:自己怎么捅这么个大窟窿呢。
李汝华道:“其实要拖一拖,也可以糊弄过去。咱不有一个移民400万的指望呢嘛。不过现在人习惯贷款了。我怕移民400万,1600份保险单,根本收不上来6400万两银子,估计也就能收3000万两顶天了。现在还有几个要求大额贷款的,我都没同意呢。这还得找钱啊,司令。”
李易挠了挠头,为难道:“你不能想个什么别的办法,渡过这燃眉之急?”
李汝华道:“有啊,那就是南京银行和京师银行年前不开业。”
李易摇头道:“那可不行,房子,人员,新币,万事俱备了,怎么能不开业呢?且容我想个别的办法。”
正说着,侍卫急匆匆敲门走了进来禀报:“报告司令,安南有快船报捷,人已经在外面了。”
“啊?报捷?”李易如同打了强心剂一般,“噌”的站了起来,这总算盼来音信了。他立刻命令道:“快,快让人进来!”
李汝华是真正的核心,这军情虽然机密,李易也不避讳他。
一个陆战师士兵走了进来,立正敬礼,报告道:“司令,安南大捷!”
李易急道:“快说说!”
这士兵口舌便给,立刻回道:“安南李胜智师长率领海军七个师,会战东京,如今已经拿下东京。。。。。。”
李易听说拿下东京,当然大喜截住了这士兵的话头,问道:“怎么七个师?不是福建一个师的新军,加崔秀的四个师,合计海军五个师吗?”
这士兵回道:“报告司令,李胜东师长和李胜天师长率领两个师,奉李胜广军长令,从海外回来了。”
“啊?!”李易真是又惊又喜,一抬手,慌乱中碰翻了茶杯,那茶杯翻滚了一下,水洒得满桌,终于滚落到地上,发出清脆的碎裂声。
李易这屋子,铺的可是大理石。上海在建筑上,可没有偷工减料想省钱,尤其是给司令盖城主府。外面院里是水磨观音石,屋里都是天然大理石。这个时代想用人造的也没有。
李汝华可从来没见过李易举止失措。在他心里,李易不是17岁,而是70岁,总是万事在我把握之中的样子,今天可第一次见到李易的另一面。足见李胜广的信息,对李易影响多大。
李易心情激荡,全然不觉茶杯落地。
自己日夜思,夜也盼,现在李胜广终于来信了,还是派了两个师回来。这可真是太好了。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9/9467/26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9/9467/26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