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人间净土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投票推荐

    “大明开荒团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永平一路上随帮唱影,直到进了会客室落座,他才想起自己也应该找个借词溜掉的。

    自己已经习惯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生活,再回到显通寺受那清苦,肯定是不可能了。

    那自己跟过来干嘛?

    现在显通寺明显和李易有事摊牌,这要掰了,自己算是哪边的?

    人都说姜是老的辣,这怎么越老越糊涂呢。永平对自己的优柔寡断很不满意。

    小会客室里,只有李易和显通寺几个高层,还有一个永平,局促不安的坐在李易身边。

    永平知道这样会议不足为外人道,知道这样会议内容,实在没什么好处。自己没有及时溜之乎也,怎么想怎么是失策。

    永平还是和尚,还是显通寺高层。而且可能比以前地位更稳固,因为显通寺需要他这条纽带,来联系李易。

    可是永平自己知道,他现在醉心素斋的精美,醉心名茶的芳香,这些口腹之欲,已经让他背离了佛陀。他已经深深喜欢上了这茶,这斋。

    他也知道,这些东西很费钱。

    可这些奢侈享受,对于李易来说,是举手之劳。甚至李易都未必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因为这些东西,总会有他的师弟或者沈足道等人,从各地收罗来,放进李府。

    上海的李府,真的太大了。

    甚至里面收纳了一座小山,一弯池塘。

    池塘是一泓汩汩的清泉汇聚成的,最终形成一道小溪,流入黄浦江。

    李易不是什么故作简朴的人。再说他的家人也太多了,于是就有了黄浦江边,和黄浦军校隔河相望的豪宅。

    永平每天最喜欢坐在李府的专用小码头上。

    长长的原木长廊蜿蜿蜒蜒直通李府,他就在这长廊里,坐在太师椅上品茶,看江帆点点。

    他喜欢这种生活,再不愿意去伴青灯古佛,再不愿吃青菜豆腐。

    永平进了这会客室,下意识的坐在了李易身边,这就形成了和行空这伙人的对立。这时,永平才觉出这座位不妥。可是也不好再换了。

    李易亲自给几位高僧斟茶,然后坐了下去,室内静了下来。

    终于永信忍不住,咳了两声,见李易看了过来,才道:“李易,我们不是来讨50万两银子的。”

    李易做长舒一口气的样子道:“那就好,正好最近手头有些紧。”

    永信怒道:“你个滑头,正经一些。”

    李易无辜道:“我不正经过吗?”

    行空知道李易在显通寺,就和永信、永严是棋友,扯皮惯了。眼看这对话又要向扯皮转向,就开口道:“李易,你也知道,咱们显通寺庙是够大,僧人也太多。我们也想仿照少林寺,建下院。”

    李易爽快道:“这可不错,挑人烟辐辏,香火鼎盛处,建一分院,必然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这下院不管要花多少银子,我捐了。”

    行空对李易苦笑道:“你也不要胡扯了,我们也没想难为你,就想在你的地盘建几个庙而已。”

    李易心道:世间果然没有免费的午餐。

    不过人家当初既然投资了,索取些回报也是当然,关键是看过分不过分。

    李易道:“小子就是不明白,方丈为什么不去繁华地,偏偏来我这偏僻所在呢?”

    行空却顾左右而言他:“春秋时百家争鸣,也没见儒家有什么出彩。恐怕比起法家这样大家,拍马都不及。可是为什么后来居上?还不是到了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术在中原盛行2000年,势力强大,你如今的所作所为,傻子都看出,和儒术格格不入,大有兴墨家、法家的架势。你可知道,你这离经叛道,反对的势力有多大?”

    李易辩解道:“您这可亏说我了。我给我的师弟取名,就是按仁义礼智信来排的。这不是儒家?我每移民一处,都要建仁义学堂,这不是儒家?我可是儒家教化万民的大功臣。他们知趣就应该给我立个大牌坊的。”

    行空摇头道:“休要狡辩,你的所谓儒家文化,只断章取义,截取了那么一点儿劝民向善的。到你的辽东听听学堂讲课就知道,你的学堂,“五常”的仁义礼智信,倒是在讲。最核心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哪个学堂讲了?偏偏这三纲,才是君主们独尊儒术的基础。还有你编的算数书,地理书,你的所作所为,早晚会为人所知,遭读书人口诛笔伐。”

    李易哂笑道:“口诛笔伐又能怎样?骂人不疼,诅咒不灵,我孤悬海外,举世皆敌我都不怕,他们这些读书人能奈我何?”

    行空有些泄气。这李易拿出惫懒姿态,油盐不进,也是头疼。

    行空继续诱导道:“儒家靠帝王推崇,才稳固了地位。如今,道教、回教甚至西方天主教,也在中华传道,西方的天主教甚至登堂入室,许多达官贵人甚至万岁,都延请他们。长此以往,我佛教又要历劫了。”

    李易道:“方丈着相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如梦亦如幻。咱佛家讲究四大皆空,既然都是空的,这些世俗的东西,不过是过眼云烟,在意它做什么。”

    行空道:“这些扯淡骗鬼的话,谁信?哪个教派没有世俗的根基,都是无本之木,这信徒关乎佛教未来,不争不行啊。”

    李易不再言语,低下头默默喝茶。

    显通寺高僧们两眼熠熠闪光,紧紧盯着李易,等他的决策。

    良久,李易才放下茶杯,说道:“你们在我的地界传教,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大明的规矩是大明的,我们有我们的规矩。你们必须依照我的规矩。”

    见李易终于有了活动话,行空万分高兴。

    庙绝不是普通人想的,谁愿意建谁建,想在哪建在哪建。

    不要说庙,就是和尚,都是有人数和身份限制的。哪像后世影视剧,谁一看破红尘,马上就能剃掉三千烦恼丝?

    如果百姓私自剃头出家,那可是全家发配从军的大罪。

    看《水浒传》的都知道,鲁智深出家,一个度牒就那么难求,得有多大的后台背景。

    李易的师弟们,从小虽然在寺内,可严格说,根本就不是什么和尚,起码没获得过和尚的资格,只是在庙内居住,穿个僧衣,剃个光头的业余和尚而已。

    明朝太祖朱元璋,本身就是和尚出身,他当了皇帝,不但没有对僧人网开一面,大力发展,相反,他对僧人的规定,比起别的朝代来,几乎就是苛刻。

    比如女人想出家为尼,别的朝代限制不多,可是大明就规定:女人必须年满40岁,才允许出家。后来又觉得不妥,干脆再提一格,女人必须年满59岁,不然决不允许出家,否则就大刑伺候,祸及全家。

    大家可以想见:明朝能有几个尼姑?

    有人曾经向朱元璋提过,这女人出家的规定太苛刻了。朱元璋道:“如果你们见到尼姑生孩子,就知道我这规定不苛刻。”

    这一下,就没人说话了。

    看看古代话本,尼姑被施主勾搭成奸的比比皆是,就知道朱元璋这个59岁出家有道理。

    你们这些色魔,如果连59岁老尼姑也不放过的话,阿弥陀佛,不放过就不放过吧,可是你总没有办法让她们怀孕了吧?这个安全度高。

    至于和尚,那规定就更苛刻了。其实就是为了避免尴尬事。

    太监们割掉了烦恼根,还没事儿和宫女玩假凤虚凰,过家家的游戏呢。和尚们什么也没割,庙内状况有多混乱,可想而知。

    朱元璋出身佛门,自然更知底细,所以他规定:明朝的和尚必须三年一考试,考佛经的熟练程度,考试不合格,逐出庙门。你连个佛经都不会念,还在庙里混什么?

    即使这样,明朝和尚还是不干不净的太多。

    李易高中时候,读明朝凌濛初的《二刻拍案惊奇》时,读到和尚偷腥,真个是惊得面红耳赤,以为是买错书了,买了本黄色书籍回来。凌濛初对世俗爱情的渲染倒也罢了,他对寺庙中和尚的描写真是惊世骇俗。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六《夺风情村妇捐躯假天语幕僚断狱》,讲了好几个关于和尚的故事,有私藏美貌妇人的,有大和尚霸占小鲜肉和尚的。。。。。。不一而足。

    凌濛初在书里分析是:“那些僧家丰衣足食,房室干净,被窝精致,眠在床里没事做,天天都想着男欢女爱。虽然有个把行童解谗,俗语道‘吃杀馒头当不得饭’,亦且这些妇女们,偏要在寺里来烧香拜佛,时常在他们眼前,晃来晃去。看见了美貌的,叫他静夜里怎么不想?所以千方百计弄出那淫秽事体来。”

    寺院里高僧不可能说没有,可是肯定很稀有。

    李易在后世就曾见到一个网红高僧,因为也精擅围棋,就和李易熟稔了。每日谈经论道,条条是道。李易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某日高僧有事离开,李易就抱着学习的态度,想看看高僧平时访问哪些网站。翻开高僧的电脑浏览记录,我靠,色情网站一大堆。差点儿惊掉李易的眼珠子。

    这反差也太大了。不过转念一想,一个性功能正常的男人,就靠几篇经文就能念得阳痿,这尼玛要求也太高了。李易也就释然了。

    不过李易真正在意的,还真不是这些和尚有色心,毕竟这个不过是男女问题,还得偷偷摸摸躲在人后,影响面不大。

    他在意的:是和尚们的贪心。

    后世的寺庙,几乎都是庙门朝南开,有心没钱别进来。这些僧人们想方设法,从施主手里淘弄钱,比如弄个功德箱,弄个捐款排名榜,弄个算命抽签。。。。。。

    只要有人指责和尚这个行当,立刻会有人跳出来辩解:“你看的是世俗僧人,真正高僧多的是。他们都远离世俗,不沾红尘。”

    李易最开始信了。不过随着年龄渐长,走的地方多了,见的人也多了。最终就连许多偏僻小庙里,也没看到高僧在哪。

    李易一想,和他急头白脸辩解的,就不是个精通佛理的样子,完全是诡辩强辩派头,自己还是有点儿宽容气度,不和他们一般计较了。

    这一世,李易几乎成了半个和尚,住在庙里久了,见的高僧多了,就不再把高僧当做不食五谷的怪物。每一个都有血有肉起来。

    比如佛灯的睿智狡黠,永平的散漫懒惰,永信的易怒好争,行空的老于事故。再没有千人一面,板着脸的高僧形象。

    后来,行空方丈不知怎么吃错了药,早早就投资到他身上。

    前期在庙里种种方便就不说了,他拐走武院的200多师弟,行空不仅没说个不字,居然来个积极配合,直接庙里出了手续。如果行空不出这手续,李易可就是犯法了。那时李易翅膀可不硬,这个私藏人口的杀头罪名,可抗不起来。李易也就没有起家的根本了。

    更不用说李易打算进京寻求机会的时候,行空赞助的50万两白银了。

    50万两白银,就是后世几个亿的巨款。一个没到18岁的少年,凭什么人家显通寺相信你?而且还怕李易有闪失,又搭里一个显通寺的高手永平,和一帮新的武僧弟子。

    这买卖,正常人是绝不会做的。行空不正常吗?看不出来。只能说其中另有原因。

    李易在显通寺,打交道的高僧不少,可是自问没什么深交。

    比如永信、永严,就是个棋友。比如永平,说是他武功的师傅,就一句话“自己去看秘籍”,就打发走了他。显通寺秘籍烂大街,用得着你告诉?

    不过别说,后来教了他一个四不像的轻功,起了不少作用。

    不过,当李易得了真正的轻功高手凌云的指点,才知道,永平这轻功肯定不靠谱。起码永平好武成痴,就没见他自己会这样的轻功。大有欺骗他幼小心灵的嫌疑。

    可是永平嘴贼,后来他问过几次,永平坚决抵赖,只推说是听来的轻功秘法,反正你练了,不是跑的更快了,跳得更高了吗?虽然踩踏得地都晃悠,是重了点儿,那是你自己没练好,资质有限,不怪我。弄得李易也无法。

    至于显通寺投资的50万两白银,可是李易进京的启动资金,没有这笔钱,哪有后来的种种机缘?

    李易提出自己的要求,这才是真正的感念这份情谊,否则干脆推诿,不搭茬了。

    行空对李易道:“有什么对我们的要求,你就直接说,跟我们还玩这些虚的,累不累?”

    李易当即就把几点要求一一说了出来。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9/9467/27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9/9467/27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