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章醉卧太湖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投票推荐

    “大明开荒团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这一下爆料,让许多人更是仰视沈良。这可是皇亲国戚啊。

    有些人纷纷打听,有没有什么考军校的门路。毕竟人人谁都喜欢做官进步,也几乎人人都有读书人的亲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亲属发达了,自己也有个人带契。

    沈良道:“想考军校也简单,有读书的底子,身体健康就成。别四体不勤,风一刮就倒。”

    又有人问道:“兄弟你二十多了,不到20岁的可以考不?”

    沈良道:“当然可以。咱们司令就刚刚18岁。比如这个小兄弟,就可以报考咱们军校。”说着指向李易,然后,就愣住了。

    他可是多次见过李易的。不过从心理上,他根本没有和李易偶遇的心思,再加上后来一直以自我为中心,根本没注意到李易模样。如今仔细一打量,一下愣住了,激动的站了起来,立正行礼道:“校长好!”

    大家也有些惊住,校长?黄浦军校校长?官不小啊。有幸同船,也是佳话。不对不对,黄浦军校校长不是李易嘛,这个年轻人难道是。。。。。。李易?

    李易笑着让沈良坐,道:“你别站得这样猛啊,踩得船都晃荡了,把大家大冷天晃下水可不妙。”

    沈良激动得脸色通红,他可没想到,会有这样亲近领袖的机会。李易再三让他坐,他才坐了。这时满船人都听说李易在船上,都围过来看,连船老大也不划船了,争着看传说中的李易是不是三头六臂。这船就真的晃荡起来。

    李易站起道:“大家请坐,我站着,这不就行了?”

    旁边中年人道:“您是贵人啊,这可不合礼。”

    李易道:“事有从权,我们在船上,这天可冷着呢,不要真把谁晃下水去才好。”大家这才坐了。

    李易道:“我也是个普通人,没什么特殊的。”

    有人道:“知县出门还八抬大轿呢,您这样高地位。。。。。。”

    李易道:“我是个人走个亲戚拜年,怎可动用公物?再说前呼后拥的,那不是咱开荒团的做派。你们问沈良,是不是?”

    沈良连忙证实:开荒团将军,几乎出门都轻车简从。

    有人道:“太湖里成年都有上千的开荒团水军练兵啊。淀山湖里也经常有。看,那两艘走舸,就是开荒团的水军。用军船也不算特别麻烦吧?”

    李易这才注意道,船已经进入淀山湖了。远处有两艘走舸,正是开荒团旗号。看来大明对开荒团的内地行走,完全是睁一眼闭一眼了。

    李易明白,这肯定是海军逆河而上,安排的暗中保护他的父母至亲的军队。

    其实不用说,李易也知道,周庄里,肯定也有李胜勇的保安公司和开荒团的战士,在暗中保护他的父母。李易对这些特权倒不反感。自己敌人遍天下,怎么敢掉以轻心呢?这些安全的事,用不着他吩咐,大家都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做好。

    淀山湖和太湖,正把周庄夹在中间,进可攻退可守,敌人来的少,上岸也讨不了便宜。来得多,躲不过这些战船的眼睛。

    这可不是领袖天天在媒体露脸的时代,船上的人,除了沈良,几乎都是第一次见到李易。见李易如此平易近人,都感慨万千。

    一路上听李易说说聊聊,很快许多人到了自己的站点了,几乎人人都恋恋不舍。等沈良上岸的时候,李易再次勉励沈良几句,更坚定了沈良为司令效死的决心。

    李易之所以把持这校长位置,就是仿效的后世蒋校长。这位蒋公有个特点,叫他总统总裁可能不理你,可是叫他校长,肯定立刻停下来,殷殷切切聊上几句,再忙也不会马上离开。就是因为军校是未来军官的摇篮,掌握了军校学生,就等于掌握了军队。一个领袖掌握了军队,就不虞其他。

    李易到周庄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

    沈一贯可不是从前的沈一贯了。如今他的地位如日中天,盖过了族长的风头。

    不过沈一贯驻惯了老宅,不愿意搬到家族新收拾的大屋。可是李易父母来了,还住这小院落,可就有些太拥挤了。

    家族只好安排邻居十四哥挪地方,腾挪出宅子,让李根夫妇住了进去。

    李易来到周庄,早有人飞报了沈足道。沈家这些长辈可不敢等李易登门拜年,赶紧组团觐见。等沈足道率领家族有分量的人物到来的时候,李易早拜了父母和姥爷姥娘,闲坐叙话呢。

    沈足道带来的,都是李易的长辈,李易就想按规矩磕头。这怎么使得?谁不怕折寿,敢受李易大礼?场面一下子混乱起来。

    沈足道就说:“司令,上海移风易俗,就依照上海规矩,作揖吧。”于是最终还是作揖了事。

    不过这作揖也正经做了半天,谁让李易辈分低,沈家长者多呢。

    见过礼,沈足道就让大家散了,自己留下来陪李易叙话。

    沈足道预计的是出了十五,再去上海。毕竟刚过完年,商会事不多。可是沈足道明白,李易可不是事不多,现在北方战事正酣,正需要李易坐镇,李易怎么有闲心跑出来了?

    沈足道何等心智,聊了一会儿,已经探明了李易心结。也不禁扼腕叹息。这家事国事,还真是不好说谁轻谁重。

    李易的娘沈媛,很不高兴,对李易道:“孩儿啊,不是娘说你。人活一世,草木一秋。都说男子汉齐家平天下,自己家都保全不了,我看这天下不平也罢。”

    李根阻止媳妇道:“妇道人家,别掺和国家大事。不过易儿啊,我看这林丹汗服软了,你就不能把人家发配了。杀人不过头点地呢。”

    沈足道默言不语。他是商会会长,生意上有资格进言,军事上就不能越了线。年前刚因为他工作出色,把他这商会会长也正式列到二品官,沈家是祖坟冒青烟了,他也获得了比沈万三更大的荣耀。可是成为了开荒团的官员,他就得有一个属下的觉悟。

    李易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他如果能有坚定的心思,也就不会出门散心了。父母的话,几乎都在意料之中,让他心情更加不好。姥爷姥娘年岁大了,不愿动。他就邀请父母去上海住住,说任月他们也想他们了。

    李根觉得辽东兵荒马乱的,不放心辽东粉坊生意,表示出正月,就要前往辽东。沈媛也表示,父母身体很好,自己也要跟着去辽东。不过路过上海的时候,可以去看看任月,常住就免了。

    在沈媛的心中,选儿媳她最中意的是任月。可是儿子有出息了,也有有出息的悲哀。那就是哪怕娶媳妇这样的事,她这个做娘的,也没有了发言权。

    李易不阻拦父亲去辽东,他知道辽东有十多万开荒团雄兵,乱不起来。父亲年纪不大,现在养老不是对父亲好,那是害他。一个人忙不会忙出毛病,闲肯定容易闲出病来。

    李易自己也闲不住,表示要前往长沙。

    沈足道再三挽留李易过完十五再走,可李易去意已决,留也留不住。

    第二天李易又在周庄盘桓了一日,第三天一早,李易就乘船直入太湖了。

    太湖横跨江、浙两省,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依宜兴,东近苏州。自古就有“太湖天下秀”美称。明朝的太湖,面积比后世大上一倍,水势也比后世浩大得多。

    明万历十六年,也就是1588年,由于持续大旱,太湖这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居然彻底干涸了,成为陆地。史书说:“泖湖、滆湖、运河俱涸,河流绝。”这可真的是赤地千里了。

    这几年雨雪又充沛起来,太湖也就重新丰盈起来了。

    太湖水路勾连无锡、苏州等各大城市,商路繁忙。太湖水盗也就屡剿不绝。

    不过自从这开荒团的海军进入太湖,水盗就彻底消失了。海军船快火力猛,水盗只要被盯上,就没个跑。海军也不杀人,基本都是抓住这些水盗,送上海工地去劳改。

    这一下水盗不再是一夜暴富的行当,而成了高危行业,谁还敢碰,自然水盗们都化身良民了。

    李易在太湖最大的岛洞庭西山下了船,先登上缥缈峰。

    缥缈峰海拔不过几百米,可是在这江南水乡,确是魏然耸立,是太湖第一高峰。登高远眺,李易顿觉眼前豁然开朗:湖中群岛、峰峦坞谷、湖湾人家、近山远水,一一映入眼帘,真把人带入“水抱青山山抱花,花幽深处有人家”的诗情画意之中。多日郁积的块垒,也有消融之势。

    在峰顶闲步,就见平旷处,正有一处酒家,门楣上三个笔墨淋漓的大字:醉仙居。门外酒幌高挑,写的却是“醉卧太湖第一峰”。让李易不禁一笑。

    这酒幌化用的是金主完颜亮的诗句。

    想当年,金主海陵王完颜亮,读罢柳永的《望海潮》,对江南心驰神往。尤其是里面的“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及“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的诗句,让他萌生了统一天下的雄心。

    自古以来,文人乱写惹祸,类似财不露白,真不是柳永一个。元朝西方旅行家马可波罗,就在意大利写了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把中国一通乱吹,什么金子盖屋顶一类。结果给整个东方的国家,带来了灾难。完颜亮也被柳永的诗打动,即兴赋诗《题临安山水》:

    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如今这“立马吴山第一峰”的雄浑诗句,到这里却成了懒散的“醉卧太湖第一峰”,也是有趣。李易便信步走入酒楼。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9/9467/34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9/9467/34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