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章 京杭铁路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投票推荐

    “大明开荒团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也不能怪大明君臣见钱眼开,大明财政真困窘到了一定程度,官员工资都发不出来了。虽然官员不靠工资活着,可毕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不是?

    运河清淤工程浩大,从开荒团银行贷了巨款,还款压力很大。那可是用漕税抵押的,万一还不上,运河成人家开荒团的了。

    可是运河再不清淤,不要说其他物资,就连京师的粮食物资都会成问题。朱棣当年就是把京师当成边塞堡垒,认为从南方运补给是理所当然,根本没想过什么自给自足。

    这就造成了京杭大运河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繁忙,船上人家越来越多。没有这样的群众基础,也不会产生基层社团漕帮,进而演化出“洪门”,甚至后来分化出“青帮”。一个运河能产生流传数百年的帮派,到后世进入现代社会还有一定生命力,真是让人瞠目结舌。

    漕运税收是大明重要进项,现在运河这个税源不但不进钱,还要搭钱,这就是一枪俩眼,痛不可言。

    屋漏偏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近几年大明偏偏天灾不断。

    大明纳税的中坚力量不是富人,富人在大明纳税很少,可以明确的说大明是富人的天堂。大明纳税大户是种地的穷百姓,许多百姓迫于天灾,流离失所。政府不但收不到税,还需要救济补贴,更让大明捉襟见肘。

    亏得李易不嫌弃这些累赘,把这些流民弄到北方去了,最关键的是廉勇居然把许多草寇也随便给了个官职骗走了。大明官员没事儿就研究这个事,李易到底发哪门子疯,居然把打家劫舍的坏人打包弄走?这些人有什么利用价值?

    再说这些草寇也是糊涂,怎么随便给你个官名,赏两个工资,就给开荒团卖命,你们的命就那么不值钱?北方穷山恶水,这不是变相发配吗?

    亏得李易把流民草寇一扫而空,不然真说不定出什么乱子。

    大明朝臣喊着要打压开荒团,其实也就是喊喊而已。这个时候开荒团已经尾大不掉了,大明还敢真派兵去捅这个马蜂窝不成?

    听说开荒团要买煤,这些大臣眼前就一亮:煤炭是老天爷给的,卖煤是没本的买卖,劳动力值几个钱?这如果成了长久生意,可是利国利民利官,不可小觑。

    开荒团现在向草原移民百万,据说修建了十个城池,而且城池修的有点儿大,明显是还打算继续移民的样子。中原百姓习惯烧秸秆做饭取暖,草原上种庄稼很难成熟,草还要留着喂牲口,做饭用煤就很正常。

    草原上也有煤,可是肯定没有山西煤成色好。谁都知道山西到处是煤,挖不完用不败。可是开荒团能保证挖多少买多少吗?如果能签订合同,那才稳妥。谁都知道开荒团是重合同守信用的单位,不会食言。派谁去研究这个合同呢?

    一事不烦二主。既然这个提议是史劲带过来的,那就麻烦史劲再走一趟漠南吧。

    这时大臣们自动忽略了史劲为什么和李易有勾结这个事。史劲代表的是皇帝,皇帝总得有点儿隐私吧?就万历帝那抠门的性格,想让他做出亏本的事根本不可能,也不劳大臣们费心。

    史劲风尘仆仆又赶到草原,请求李易签订煤炭购买合同,而且是无限量长期购买合同。

    李易有些犹豫。

    卖煤对大明有利无害,他提出这个购买煤炭的计划,目的就是交好万历帝,希望先打通万历帝的关节,双方友好往来。

    漠南不仅有煤,而且有几处是地表煤层,开采很容易。难道就真放弃自己煤田,大规模购买大明煤炭?

    再想一想李易笑了,当即向史劲提出无限量购买可以,但是结算不能用现金,而是用纺织品等物资,双方保证都是平价交易就可以。

    李易有李易的打算。

    他觉得山西煤炭虽然多,受运力限制,毕竟运到草原的有限。再说自己的纺织品按大明境内的平价卖,那也是大赚特赚,你本钱低我也不怕。

    哪曾想人家大明君臣也不笨,史劲一反馈这个提议,大明君臣真是又兴奋又着急。

    兴奋是因为李易同意了无限量购买。

    至于说用布匹什么的付账无所谓。在大明朝,布匹一直有货币的功用,官员的工资就经常用布匹支付。至于说开荒团的布匹成本低,利润高一些无所谓,咱煤炭还是没本买卖呢,就搭了些人工,怕你什么啊。

    问题是这样好事,运力跟不上怎么办?估计李易这个家伙打的就是你挖再多的煤,运不到漠南去也没用的主意。怎样破了这个局呢?

    要不说聪明人不是万历一个呢,立刻有人提出完全仿效开荒团在漠南的做法,修一条铁路,由山西直通草原。漠南原来就和大明有过大规模贸易,现在再加上煤炭,足可以支撑铁路盈利了。

    也有老成持重的担心长城关门大开,开荒团会不会向渗透?立刻有人嗤之以鼻。开荒团在天津卫就住兵呢,那可是京师旁边,还扯什么山西渗透啊。再说大明穷困潦倒的,还有什么值得开荒团惦记的?

    这样一想大家都茅塞顿开:原来不和漠南林丹汗进行贸易,是因为怕林丹汗壮大。现在就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这个问题,因为开荒团已经够大了,大到让人绝望。

    有的官员甚至想到后续手段,那就是将来得到的布匹太多了,完全可以官卖,还可以再赚一笔差价,毕竟是平价进货嘛。

    万历帝一听很不高兴,立刻反对布匹官卖,表示还是用布匹发工资的好。

    这又引来群臣一通抱怨,这都什么事儿啊,工资不发银子总发布料,太过分了吧?吵了半天,大家才回到正题:咱们说到哪了?对了,修建铁路!一个大臣跳出来出个主意:“修建铁路当然要用钱,国库没钱,咱们也仿效漠南,采用股份制吧?”

    哇!这个提议好,所有大臣都兴奋起来。

    这个年头银行存钱没盛行,就算开荒团在京师开了银行,一样不能得到大多数人认同。有钱人还是愿意把银子铸成几百斤银疙瘩放地窖里长毛。谁都知道路的重要性,垄断铁路运输就等于山大王喊“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打此过,留下买路财!”,这可太给力了。

    百姓们很贫困,咱就不麻烦他们了。做官要为国分忧,咱们自己认购吧!

    吏部第一个跳出来,表示吏部官员忧国忧民,愿意集体认购一半!这一下差点没被大家喷死。谁不想认购一半啊,咱大明就你一个衙门?就你吏部喝官血的衙门还忧国忧民呐?咱们才真正忧国忧民好不好?

    万历帝也忍不住了,也发言表示忧国忧民从我做起!吏部就不用带头了,自己要给大臣做个表率,认购一半股份。李易就这样干过!

    这一下又被群臣一通围攻:李易这个事儿做得不地道,没少挨骂。万岁怎么能学他?再说为国分忧是大臣们的事,怎么能劳烦皇上?

    结果这铁路建多长,从哪开始到哪结束,预算多少都没人琢磨,为了股份分配比例先扯皮三天。

    预算什么的真无关紧要。漠南正建着铁路呢,有股东监督,成本预算都现成的,操这心干嘛?重点是哪个大臣家没有一库银子等着找个稳定赚钱的投资?还是把股份弄清楚了,亲兄弟明算账嘛。开荒团那个铁路股票据说发行时候中签率十分之一,买到就是赚到,立刻升值。这可是可以留给子孙的好投资,谁让谁啊。

    就这样吵吵闹闹,几天后才分清了股份:皇帝占百分之十,吏部占百分之十,其余各部酌减。没办法,部门太多了,皇亲国戚太多了,谁不得分润一点儿?

    可这样一分,大家就发现狼多肉少。

    如果从山西沂州出关,修到青山鹰城,这铁路才几百里,估计几十万两银子就够了。这有什么意思?有资格分股份的人过千,一人分几百两银子的股份?

    现在是投资时代,大明那帮商人都跟着开荒团屁股后头跑,咱们当官的只能偷偷摸摸在那边小打小闹,不敢大张旗鼓,给人留话柄。好不容易自己家也有个投资机会,规模这样小,这多没意思。

    聪明的人多得是。当场就有人发散思维,提出能不能把铁路从山西延伸到京师?

    更有脑洞大开的的就提出既然有京杭大运河,不如再修一条京杭铁路。这一下南北交通就再无滞塞,天堑变通途了。

    众人轰然喝彩,都觉得这个主意好。京杭铁路肯定淌金流银,修什么山西到京师的铁路?京杭铁路这个真可以有!

    北京到杭州不过是3000里,开荒团能在漠南修两条1500里的铁路,也是3000里。咱大明为什么不能修3000里的铁路?何况驿道现成的,基础好啊。不用另外征地投资。

    别以为大明国家穷,大臣就穷。后世李自成进京,仅仅是京师的达官贵人,就搜刮出几千万两银子。开荒团3000里铁路不过是几百万两银子,再加上运输车辆,也用不了1000万两银子吧?

    一千万两银子放在这些大臣们身上,真不算什么。仅仅万历帝,小金库里就有一千多万两银子。几天热议后,一个空前的大项目京杭铁路,居然随随便便的就出台了。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9/9467/62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9/9467/62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