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章 一举成名
“大明开荒团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宫本武藏到了显通寺,只看到了一个香火鼎盛的显通寺。
李易当年住处已经被开发为收费观光地,每天举着钱去看的人摩肩接踵。屋子里摆上了一个巨大书架,上面摆满了书籍,据说李易小的时候就在这里博览群书,三更灯火五更鸡,是学习的典范云云。
宫本武藏想起自己顽童时代,不由得万分惭愧,深感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有一日他有机会请教高僧永信:“不知当年李易读那些书多些?”
“就他啊,我没见他读什么书,天天下。。。。。。”棋字没等出口,方丈行空一声咳嗽,永信一惊,道:“天天下死力气读书,还能不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哦。”宫本武藏又问道:“李易有那么多师兄弟,都愿意跟着他,他为什么有那么大魅力呢?”
永信道:“依我看,就靠一个打。。。。。。”永信看方丈脸色不对,立刻道,“就靠打心眼里对师弟们好呗。”
行空点了点头,满意的走了。
行空觉得这个日本人不像真心出家,有些像记者,日本记者,特别好奇李易的事情。这如果让日本人知道李易在寺里天天和永信几个人下棋,吵吵闹闹的成何体统?这不丢脸丢到日本去了?
他特意给李易的房间弄个书架,就是为了塑造光辉形象。
至于李易教学靠打,这事更不足为外人道了。
当晚,密谍宫本武藏,就把自己得到的李易成功秘诀写在纸上,通过特殊渠道送了出去,自己继续刺探更大的秘密。
李易当年生活战斗过的武院,虽然也有一些武僧,但是无论武功还是才智,明显平平常常。这且不说,这些人只知道李易的传说,没谁见过李易。
宫本武藏一头雾水,完全搞不明白为什么这样普通环境,能造就李易这样一代奇人。
他哪知道,自从李易拐走了武院身手最好的二百武僧后,显通寺武院就凋零了。就像一朵盛开的花,如今只有几片花瓣零落在风中。
更何况显通寺从没重视过武院,武院出了个李易,方丈不仅不以为荣,反以为是管理不严,对武僧的思想教育从此抓得很紧,再想有什么跳脱的想法是不可能了。
受过李易当年教育的武僧,也被调离武院,如今的武院,徒有其表,已经完全不复当年的风采了。
在这样的地方,武藏能找到什么真正的东西才奇怪了,他是彻底被这帮老和尚忽悠瘸了。
算砂不一样,他在上海看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世界。
繁忙的贸易让上海人人有钱赚,街上的人衣着光鲜不说,就连各种肤色的洋人也随处可见。
如果在日本,这些人就是围观对象了,可是在上海,没人注意这些洋人,把他们都当成普通人。
这些洋人,也没有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感觉。更稀奇的是,每一个洋人几乎都能说汉话。
这让算砂大感惊奇:日本高层人物有许多人精通汉话,这不仅是因为日本人文化一脉相承汉文化,还因为有许多中国人跻身日本社会,和日本人通婚。
那么这些洋人怎么精通的汉话?
当他把不解问过百龄的时候,过百龄随口道:“上海是世界之都,这些洋人想来学东西,不会汉话哪成?再说上海的学校多,各个学校都有汉话速成班,学些简单对话很容易的。”
“上海是世界之都?”算砂有些皱眉:谁给你下的评语啊,这不是自吹自擂吗?是,咱们京都和江户比不上你上海繁华,可是西洋诸国呢?难道也比不上?
算了,不和你较这个真了,算砂指着一个挂着“上海十七中”牌子的大院落道:“这个就是学校?”
他看见里面有许多年轻人走动,一个中年人出来,敲打挂在木杠上的钟,大家就纷纷走进不同的屋子。
过百龄点头道:“这是中学,分了语文、数学、自然许多科目的地方。上海中学少,小学多,小学学的东西简单。”
“中学少还有十七个?”算砂很惊讶。他精于数算,站在学校门口一看教室多少,学生大致进去的人数,就估量出这个中学有三四百人。
过百龄道:“不止十七个,应该有二十多吧?我也不知道确切数字。官办中学上海只有十家,根本不够用。所以从十一中开始,都是私人办学。”
“是那种大富翁搞慈善的义学?”算砂问道。
算砂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提倡捐资助学,李易据说就开了个向阳义学。
过百龄摇头道:“虽然司令搞过义学,但是司令从不提倡免费办学。所以到现在上海也没有免费的学校。”
算砂愣了一下,就低头琢磨起这里的原因。想了一会儿才道:“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好的学校传承百年千年都是有的。免费也许一时做得到,但是学校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就延续不下去。你们李司令也许是有这个担忧吧?不过这样多学校,有这么多人家愿意拿钱让孩子读书吗?”
“咋没有?上海现在有几十万户,人口是一百万还是二百万我不知道,可是我知道学校总是不断在开办,还是不够用。”
算砂想不明白一件事,忍不住问道:“我看得出上海许多人家有钱,但是家家都供得起孩子读书?这还是太夸张了吧?”
过百龄笑道:“这无须担心。上海政府有无息助学贷款,只要你有上海市户口,拿着孩子的入学通知书,就可以去借这笔钱。这钱也无须现在还,等将来孩子工作了,再慢慢从工资里扣回。”
算砂道:“怪不得办学投入那么大,还有这么多人愿意开学校。敢情这是一个稳定赚钱的好生意。就算不是暴利,可胜在细水长流,很稳定。就是学生受益了,教师受益了,办学人也受益了。”
过百龄道:“可不是?不然能人人称颂政府的德政?”
算砂道:“我就不明白了,哪个行业用得着这么多读书人?如果读了书,还是干苦力活,不是白浪费了几年时间?”
过百龄道:“差不多。就是不识字的,军队中也有扫盲班,那些军人学习积极性高着呢。他们退伍时候,回来做警察或者干别的工作,识字不识字工资差距也大。”
算砂曾经组织过僧兵作战,军伍事情比较熟悉。那些蠢笨的士兵,教他们用火器很费劲儿,哪怕理解个军令,也让人头疼。
开荒团几乎是全火器军队,用这些先进的火枪火炮,确实需要大量读书人。难怪开荒团投入这样多财力支持教育。
算砂感叹道:“李易真是舍得,教育投资是个无底洞,这得需要多少金钱?不过为了一个民族的将来,国家勒紧腰带也值了。”
过百龄哈哈大笑道:“您一个聪明人,怎能被假象蒙蔽了?您看开荒团像缺钱的样子?”
算砂看看上海宽阔的街道,整洁的市容,也有些糊涂了。问道:“李司令还有什么点金妙手?”
过百龄道:“我就看出来一招。李司令用高薪聘请了天下最好的各大书院教师,上海人才济济。谁想让孩子学习好就得有上海户口,想有上海户口就需要在上海买房,想买上海房子,嘿嘿,我告诉你一个上海边缘房子,就要百两以上银子。城主府周围的房子就要万两上下。还有富人别墅区,那就是几十万两上下。这些土地都是开荒团政府的,您说上海就是卖地就要卖多少银子?”
算砂瞪大眼睛道:“还有这种敛财办法?”
过百龄道:“这办法就是你明知道很黑,还是自动入彀。这还不算完事,你的房子想卖了,还要再次征剿百分之十交易税,就凭房地产一条来钱道,开荒团就不缺钱。”
算砂问道:“哪来那么多有钱人买房?”
过百龄道:“上海不仅是中国富翁聚集地,还有世界各国有钱人住在这里,你没看到街上有那么多洋人吗?再说,你实在钱不凑手,还可以贷款购房,反正政府总有办法让你急着赶着把钱去投资买房。您在京师住了许久,京师权贵多吧?嘿,哪个在上海没套房子啊。我就怀疑最好的房子里,是不是有一套是万历帝的?”
算砂心中暗暗记下李易这手高明的敛财手法。
在上海的日子,算砂每日研究棋艺之余,就是研究开荒团治政手法,后来,终于写出了一本风靡世界各国的书:《上海启示录》。
这书他本是打算送给德川秀忠,希望秀忠能从中汲取营养,富国强兵的。结果秀忠那时已经回天乏力,这书也没当绝密文件,结果不胫而走,很快就被书商发现商机,大肆印刷,很快就风行各国,当然也包括大明和开荒团领地。算砂也算一举成名。
宫本武藏到了显通寺,只看到了一个香火鼎盛的显通寺。
李易当年住处已经被开发为收费观光地,每天举着钱去看的人摩肩接踵。屋子里摆上了一个巨大书架,上面摆满了书籍,据说李易小的时候就在这里博览群书,三更灯火五更鸡,是学习的典范云云。
宫本武藏想起自己顽童时代,不由得万分惭愧,深感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有一日他有机会请教高僧永信:“不知当年李易读那些书多些?”
“就他啊,我没见他读什么书,天天下。。。。。。”棋字没等出口,方丈行空一声咳嗽,永信一惊,道:“天天下死力气读书,还能不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哦。”宫本武藏又问道:“李易有那么多师兄弟,都愿意跟着他,他为什么有那么大魅力呢?”
永信道:“依我看,就靠一个打。。。。。。”永信看方丈脸色不对,立刻道,“就靠打心眼里对师弟们好呗。”
行空点了点头,满意的走了。
行空觉得这个日本人不像真心出家,有些像记者,日本记者,特别好奇李易的事情。这如果让日本人知道李易在寺里天天和永信几个人下棋,吵吵闹闹的成何体统?这不丢脸丢到日本去了?
他特意给李易的房间弄个书架,就是为了塑造光辉形象。
至于李易教学靠打,这事更不足为外人道了。
当晚,密谍宫本武藏,就把自己得到的李易成功秘诀写在纸上,通过特殊渠道送了出去,自己继续刺探更大的秘密。
李易当年生活战斗过的武院,虽然也有一些武僧,但是无论武功还是才智,明显平平常常。这且不说,这些人只知道李易的传说,没谁见过李易。
宫本武藏一头雾水,完全搞不明白为什么这样普通环境,能造就李易这样一代奇人。
他哪知道,自从李易拐走了武院身手最好的二百武僧后,显通寺武院就凋零了。就像一朵盛开的花,如今只有几片花瓣零落在风中。
更何况显通寺从没重视过武院,武院出了个李易,方丈不仅不以为荣,反以为是管理不严,对武僧的思想教育从此抓得很紧,再想有什么跳脱的想法是不可能了。
受过李易当年教育的武僧,也被调离武院,如今的武院,徒有其表,已经完全不复当年的风采了。
在这样的地方,武藏能找到什么真正的东西才奇怪了,他是彻底被这帮老和尚忽悠瘸了。
算砂不一样,他在上海看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世界。
繁忙的贸易让上海人人有钱赚,街上的人衣着光鲜不说,就连各种肤色的洋人也随处可见。
如果在日本,这些人就是围观对象了,可是在上海,没人注意这些洋人,把他们都当成普通人。
这些洋人,也没有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感觉。更稀奇的是,每一个洋人几乎都能说汉话。
这让算砂大感惊奇:日本高层人物有许多人精通汉话,这不仅是因为日本人文化一脉相承汉文化,还因为有许多中国人跻身日本社会,和日本人通婚。
那么这些洋人怎么精通的汉话?
当他把不解问过百龄的时候,过百龄随口道:“上海是世界之都,这些洋人想来学东西,不会汉话哪成?再说上海的学校多,各个学校都有汉话速成班,学些简单对话很容易的。”
“上海是世界之都?”算砂有些皱眉:谁给你下的评语啊,这不是自吹自擂吗?是,咱们京都和江户比不上你上海繁华,可是西洋诸国呢?难道也比不上?
算了,不和你较这个真了,算砂指着一个挂着“上海十七中”牌子的大院落道:“这个就是学校?”
他看见里面有许多年轻人走动,一个中年人出来,敲打挂在木杠上的钟,大家就纷纷走进不同的屋子。
过百龄点头道:“这是中学,分了语文、数学、自然许多科目的地方。上海中学少,小学多,小学学的东西简单。”
“中学少还有十七个?”算砂很惊讶。他精于数算,站在学校门口一看教室多少,学生大致进去的人数,就估量出这个中学有三四百人。
过百龄道:“不止十七个,应该有二十多吧?我也不知道确切数字。官办中学上海只有十家,根本不够用。所以从十一中开始,都是私人办学。”
“是那种大富翁搞慈善的义学?”算砂问道。
算砂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提倡捐资助学,李易据说就开了个向阳义学。
过百龄摇头道:“虽然司令搞过义学,但是司令从不提倡免费办学。所以到现在上海也没有免费的学校。”
算砂愣了一下,就低头琢磨起这里的原因。想了一会儿才道:“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好的学校传承百年千年都是有的。免费也许一时做得到,但是学校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就延续不下去。你们李司令也许是有这个担忧吧?不过这样多学校,有这么多人家愿意拿钱让孩子读书吗?”
“咋没有?上海现在有几十万户,人口是一百万还是二百万我不知道,可是我知道学校总是不断在开办,还是不够用。”
算砂想不明白一件事,忍不住问道:“我看得出上海许多人家有钱,但是家家都供得起孩子读书?这还是太夸张了吧?”
过百龄笑道:“这无须担心。上海政府有无息助学贷款,只要你有上海市户口,拿着孩子的入学通知书,就可以去借这笔钱。这钱也无须现在还,等将来孩子工作了,再慢慢从工资里扣回。”
算砂道:“怪不得办学投入那么大,还有这么多人愿意开学校。敢情这是一个稳定赚钱的好生意。就算不是暴利,可胜在细水长流,很稳定。就是学生受益了,教师受益了,办学人也受益了。”
过百龄道:“可不是?不然能人人称颂政府的德政?”
算砂道:“我就不明白了,哪个行业用得着这么多读书人?如果读了书,还是干苦力活,不是白浪费了几年时间?”
过百龄道:“差不多。就是不识字的,军队中也有扫盲班,那些军人学习积极性高着呢。他们退伍时候,回来做警察或者干别的工作,识字不识字工资差距也大。”
算砂曾经组织过僧兵作战,军伍事情比较熟悉。那些蠢笨的士兵,教他们用火器很费劲儿,哪怕理解个军令,也让人头疼。
开荒团几乎是全火器军队,用这些先进的火枪火炮,确实需要大量读书人。难怪开荒团投入这样多财力支持教育。
算砂感叹道:“李易真是舍得,教育投资是个无底洞,这得需要多少金钱?不过为了一个民族的将来,国家勒紧腰带也值了。”
过百龄哈哈大笑道:“您一个聪明人,怎能被假象蒙蔽了?您看开荒团像缺钱的样子?”
算砂看看上海宽阔的街道,整洁的市容,也有些糊涂了。问道:“李司令还有什么点金妙手?”
过百龄道:“我就看出来一招。李司令用高薪聘请了天下最好的各大书院教师,上海人才济济。谁想让孩子学习好就得有上海户口,想有上海户口就需要在上海买房,想买上海房子,嘿嘿,我告诉你一个上海边缘房子,就要百两以上银子。城主府周围的房子就要万两上下。还有富人别墅区,那就是几十万两上下。这些土地都是开荒团政府的,您说上海就是卖地就要卖多少银子?”
算砂瞪大眼睛道:“还有这种敛财办法?”
过百龄道:“这办法就是你明知道很黑,还是自动入彀。这还不算完事,你的房子想卖了,还要再次征剿百分之十交易税,就凭房地产一条来钱道,开荒团就不缺钱。”
算砂问道:“哪来那么多有钱人买房?”
过百龄道:“上海不仅是中国富翁聚集地,还有世界各国有钱人住在这里,你没看到街上有那么多洋人吗?再说,你实在钱不凑手,还可以贷款购房,反正政府总有办法让你急着赶着把钱去投资买房。您在京师住了许久,京师权贵多吧?嘿,哪个在上海没套房子啊。我就怀疑最好的房子里,是不是有一套是万历帝的?”
算砂心中暗暗记下李易这手高明的敛财手法。
在上海的日子,算砂每日研究棋艺之余,就是研究开荒团治政手法,后来,终于写出了一本风靡世界各国的书:《上海启示录》。
这书他本是打算送给德川秀忠,希望秀忠能从中汲取营养,富国强兵的。结果秀忠那时已经回天乏力,这书也没当绝密文件,结果不胫而走,很快就被书商发现商机,大肆印刷,很快就风行各国,当然也包括大明和开荒团领地。算砂也算一举成名。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9/9467/70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9/9467/70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