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孔孟之道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投票推荐

    “大明开荒团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见多识广的孔家人纷纷议论:一个省长值得大张旗鼓郑重其事的迎接吗?诶呀不对,孔省长?!这是姓孔的省长!这怕是孔家出了一个封疆大吏啊!真是如此,什么排场都要得!

    孔凡眼见孔府中门大开,一队队鼓乐手吹吹打打走出来,排列在府门外。接着是孔胤植率领孔府子弟盛装出迎。那些有过官府职司的,也都穿上了官袍。

    孔胤植是世袭的衍圣公,冠冕整齐上前行礼道:“孔家奉祀官衍圣公孔胤植,参见孔凡省长。”

    孔凡也整理衣冠郑重回礼道:“开荒团长春省省长孔凡,来得匆忙还请衍圣公海涵。”

    这时孔凡就觉得开荒团没制定官服样式有些不妥当,如果自己身穿省长官服,那是不是更郑重得体一些?

    两人用官方身份见礼毕,孔胤植立刻上前,把着孔凡手臂亲热道:“吾弟回家,怎不派人先知会一声?这匆匆忙忙的多有失礼之处,不要让外人说咱们孔家没有体统。”

    孔凡道:“我新官匆忙上任,此次回来不是夸官,而是另有要务。”

    孔胤植道:“此地不是讲话之所,咱们进去说。”

    两人把臂并行,余人鱼贯随从。

    进了客厅,孔凡和众人再一一叙家礼。

    当年他落魄时,这些人都是他需要仰视的人物。那时他连进族谱的资格都没有,更甭说和孔胤植称兄道弟了。

    此一时彼一时,如今他成了封疆大吏,一府的人都对他彬彬有礼,就是孔胤植也客气有加,这真是世态炎凉。不过也让他对这个能屈能伸的族长满心叹服。

    孔胤植虽然对李易百般交好,可是李易对孔胤植的评价却很低,就是因为孔胤植趋炎附势。

    孔凡当然不知道孔胤植在李易那个时空,不仅早早投靠满清,还让孔家带头剃头,做汉人投降的典范。和后世另一个投降了日寇,奴颜婢膝做汉奸的衍圣公孔令煜,成为两个遗羞孔门的典型。

    孔胤植这样的人心里装的都是利弊,忠君两个字是没什么概念的。

    拿着大明俸禄出省迎接李易,已经说明了他的节操。孔胤植想借李易的势,李易想借孔家的名,两人也算各取所需。

    叙礼已毕,孔胤植只在室内留了族中长老,才对孔凡道:“京师盛传朝鲜割了南部两道给开荒团是真的了?”

    孔凡道:“是真的。当年李胜石拿下庆尚道,就拟成为开荒团一省。如今不过是旧话重提,只是把两道合为一个长春省罢了。”

    孔胤植额手相庆道:“幸甚幸甚,一张白纸可写最好的字,吾弟牧民于长春省,正好大展宏图,让世人见我孔家安邦之道。”

    孔胤植说的“牧民”可不是放牧牛羊,而是把百姓当做牛羊来管理。

    这倒也不是孔胤植自出心裁。东汉和三国时期设相当于省的州,一州最高行政长官就叫做州牧。意思就是像放牧对待牛羊一样对待百姓,百姓不过是实现政绩的物品罢了,没人把他们当人看。

    孔凡皱眉道:“有一节我不解。李司令让我孔家子弟出任长春省各级市县主官,由上海干部学院派人辅助,我哪敢细问原因,族长可知何解?”

    几名长老大喜道:“如此我孔家不是一下多出许多市长县长?这是司令对我孔家的信任啊,幸甚幸甚。”

    孔凡揉着太阳穴有些头疼:“大明中了状元也未必能直授县长,更甭说市长了。开荒团的县长容易得些,那也必须是干部学院品学兼优,又外放历练考评优等的人才能上位。为什么孔家忽然被如此优待?这就让人不明所以了。”

    孔胤植思索一下问道:“开荒团可还如当初你回来招募读书人时一样人才窘迫?”

    孔凡道:“当下上海集天下英才,不要说小学中学和各个山门分校,就是大学也正兴起。教育投资每年都是上千万的银子。如今可不比当日了,读书人想考进干部学院和黄浦军校很不容易。”

    孔胤植何等睿智,立刻道:“那就是了。我孔家何德何能,值得李易以一省之地相酬?事有反常即为妖,此间必有说法。李司令这是托你传个话,让我亲自去见他罢了。”

    孔凡也同意:“我也是如此想。您大明衍圣公身份特殊,又是孔家族长,司令不好直接相邀。便让我祭祖同时完成这一邀请,一定是有事要和我兄你面谈。”

    这时众长老也想明白了其中道理,纷纷称是。于是孔胤植主持完孔凡的祭祖事宜,立刻跨海来见李易。

    李易见了孔胤植很是热情,寒暄后开门见山道:“衍圣公必是对长春省都用你的族人为官有疑虑吧?”

    孔胤植道:“司令信任孔家子弟,胤植感激莫名。只是官场最怕任人唯亲,如今长春省官员都出自孔门大违常理,胤植惶恐。”

    李易道:“我记得夫子当年周游列国,以求实现治国理念。虽然夫子是鲁国人,可并不认为异国为官有何不妥。夫子门生也遍布天下,不在鲁国为官者多矣。”

    孔胤植道:“家祖胸怀天下,不讲究死读书,而是要求学生脚踏实地,能做好官才是英才。至于是哪一国做官,倒不是家祖所虑。常言说天下为公,能泽被百姓才是读书人职责所在。”

    李易点头。

    孔子的学说和儒家学说是有区别的。孔孟之道经过董仲舒和朱熹等人再加工,原来的民为贵君为轻被抛弃了,忠君放在了第一位。

    哪怕皇帝是个胡作非为的昏君,也要逆来顺受: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才是好臣子。

    孔子周游列国时候,秉持的原则是哪个国君用我我就为谁服务。不用我那就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换个国家继续忽悠。只可惜孔子忽悠一生,也没真正忽悠住哪个。

    所以孔家的家学里还真没有“忠君”二字,孔胤植后来投靠满清也是有祖上遗风。

    李易也正是看中这一点,才选择和孔家合作。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9/9467/91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9/9467/91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