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58 虚霊现身(五)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投票推荐

    

    在三个相互平行的平行四边形的这张图片旁边还有一行特殊的注释。

    这部分注释内容是有关平行宇宙的。

    “平行宇宙”概念最早是由物理学家休?埃弗雷特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平行宇宙”也可称之为“多元宇宙”,是物理学家在观察量子的时候发现每次观察的量子状态都是不同的,而又因为宇宙空间的所有物质都是由量子组成,所以这些科学家推测既然每个量子都有不同的状态,那么宇宙也可能远不止一个。

    这个概念听上去有些复杂。

    但在现实呈现中却有更为直观的理解方式,那就是借助一些影视作品。

    2019年荣获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的《蜘蛛侠:平行宇宙》就是这些以多元宇宙概念为基础的影视作品中的佼佼者。

    在这部电影里,虽然没有说明平行宇宙是如何实现交错的,但却把平行宇宙的现实基本概念演绎的十分完美。

    而这个现实基本概念就是我可以拥有很多个,而且处在不同的空间、时间里。

    在《蜘蛛侠:平行宇宙》中,蜘蛛侠的概念贯穿了多部以“蜘蛛侠”为主角的漫画作品,并将它们巧妙的融合在了一个世界中,于是观众就看到了包括中年大叔版蜘蛛侠、女蜘蛛侠、侦探蜘蛛侠、日本萝莉款蜘蛛侠、只猪侠和黑人放电蜘蛛侠齐聚一堂的热闹场面。

    由这部作品,每个人都大可想象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另一个宇宙里的自己。

    但问题是,无论是休?埃弗雷特提出的“多元宇宙”,还是诸如《蜘蛛侠:平行宇宙》中所演绎的“齐聚一堂”,都是基于一个不太确定的观察一个依照此观察放飞想象力的想法,现实世界中真的存在“多元宇宙”吗?

    又或者,我们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多元宇宙”是存在的?

    有关这一点,曾一杰背后的由中国区、美国区、日本区、俄罗斯方面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也额外的给出了一份长达十九万字的研究报告。

    报告内容非常之长,而且内容涉及大量专业知识,莫说交给一般人来读,就算是给搞物理学的科学家看了估计也会觉得晦涩难懂。

    但其实这份报告的中心概念非常简单且确定。

    那就是“多元宇宙”应该是存在的,而且目前世界上已经出现的这三扇“门”就是最好的证明。

    可截至目前为止还没有人真正“穿过”那些“门”,我们又该如何证明“多元宇宙”的存在呢?

    有关这一点,曾一杰给出的答复是。

    “实现对‘多元宇宙’的观察不一定非要由人来完成,我们完全可以借助现有的科学力量制造一枚带有信标的靶体,这个靶体将携带我们这个宇宙空间内一些确定生物的祖样dna基底,它就像一枚身份证,一张照片,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与另一个宇宙的接触。”

    曾一杰的答复稍稍有些拗口,但其实理解起来并不复杂。

    他的做法可以简化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准备一辆穿过“门”的车。

    然后第二步就是在车上放上负责“观光交流的乘客”,最后让这辆车穿过门,如果多元宇宙真的存在,那么这辆车就有几率找到这些与这些“乘客”在另一个宇宙空间里的自己,就像是蜘蛛侠去另一个世界对自己说“hi”一样。

    但是接触只是第一步,如何确定接触成功,并将这一结果反馈回来就显得有些复杂了。

    关于这些,曾一杰表示还在继续研究之中,但就目前的成果来看,虽然曾一杰他们还不能确定另一个宇宙空间与地球是处在近似的时间和空间节点上的,但已经基本确认“门”后是存在“世界”的。

    只是有关这个“世界”的部分仍处于高度保密状态,并不在今天的汇报范围之内。

    而如果假设曾一杰的团队研究方向是对的,成果也是喜人的。

    那么有关于这三个相互平行的平行四边形想要传达的概念就非常清晰了。

    三个处在三维空间内的二维平行四边形象征着不同的宇宙维度,它们的多元基础就是相互平行,而一旦发生交错,则二维空间会直接上升,就好比如何把一张纸立起来让它拥有“高”?

    只需要对折出现交错就可以了。

    但如过是两个三维空间之间的相互平行呢?

    于是就有了第四幅图。

    两个尖对尖,以90度垂直状态对立的圆锥体。

    这幅图的注释非常少,因为它是基于第三张图的概念的拓展。

    提出并绘制这张图的不是曾一杰,而是李让。

    李让平时看着游手好闲,但往往这种“局外人”的看法总能时不时的给局内人带来惊喜。

    就比如现在众人所看到的这第四幅图。

    圆锥体大家都不陌生,90度垂直尖对尖的状态也不算什么新奇,可是如果结合前三幅图的注释再来看这幅图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因为我们所期待的多元宇宙显然不能是高维向低维或者更高维的探索,因为我们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能力跨维度认知世界。

    所以,最佳的状态是期待一个与人类世界处在同一维度的平行宇宙。

    而若想实现这种以第三维度为基础的同维度接触,沙漏式的对立锥体称得上是最佳的表现形式。

    但问题是回到最根本的部分后大家就发现,无论是哪种接触方式,不能穿过“门”去证实,一切都是基于理论的猜测,尚不具备足够的说服力。

    看完了第四幅图,第五幅图上出现“点”就更让人摸不着头脑。

    而且,在这里,曾一杰只写了一段话。

    “时间不会为任何人停驻一分一秒,我们也在这一分一秒的流逝中不断的发生变化,确定的概念似乎已经被打破,我开始相信……所有这一切,都是偶然……”

    ……

    看到这里的时候,游格格表情淡淡,但她附近的人都不由得看向了游格格,因为这句话和游格格的人生格言太过类似了。

    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反复强调“确定”论以论证“霊基生命”存在的科学家总结出了“偶然”这个结论呢?

    是曾一杰人格分裂了?

    不,有关这一点只有曾一杰自己最清楚。

    他没有人格分裂,只是因为,确定与偶然并不冲突。

    ……

    看完了前边十张照片后,有关“霊基生命”的具体存在证据却依然不见踪迹,现场听取汇报的各分区高管和研究人员不免有些焦躁。

    好在曾一杰不是写作总跑题的某小说家,他铺垫了那么久,就是为了让最后五张“记录类”的照片拥有更强的说服力。

    而这五张记录类的照片分别是:已出现在地球上的三扇“门”的对比图,所有在探索“门”的过程中死亡人员的实践报告图汇总、被困南极冰盖下古遗迹中的美国区人员回传的最后一组照片、德国区研究人员海姆死亡后的一份之前从未公开过的尸检照片和一张红外波普仪无意中拍摄到的类人形背影。

    这五张图片涵盖内容非常之多,相应的注释内容也占据全部汇报资料的一半以上。

    同时,在座的众人在看到这五张照片之后的反应也各有不同。

    虽然大家都是研究人员,可是公开尸检照片对于一些非生物或医学研究人员来说还是冲击太大了。

    甚至坐在游格格身边的郭星彩都不忍心看了。

    剩下一些相对比较淡定的也觉得曾一杰的展示欠考虑,并且对死者不够尊重。

    但曾一杰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他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向最高管理级报备过的,因此他在发现大家的表情不适后,严肃的说道:“请大家注意,本次汇报中的所有图文内容都是经国安处最高管委和各分区部长级会议审核并一致通过的,并无对死者不敬之意,且恰恰相反,正是我们迫切的希望找出这所有惨剧背后的真相才在这样一个场合将这些照片公布出来,同时,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大家能够清醒的认识到‘霊基生命’已经进入我们的世界,而它们相比较目前还算稳定的‘先行者’要危险的多,如果今天的汇报最终通过大会的集体认可,我们的所有研究工作也将直接转入第四阶段。”

    此语一出,会场内一片哗然,很显然大部分研究人员都不清楚今天这样一次隆重的汇报工作背后的意义所在。

    他们中有不少人以为今天只是为了迎接各分区高管检查才进行的例行汇报,却不曾想会是这个展开。

    面对会场愈演愈烈的嘈杂。

    一个浑厚的声音用英文说道:“安静!!!!”

    这声音从会场的四面八方涌过来,瞬间就带走了所有的争吵和议论。

    大家都熟悉这个声音。

    这是国安处最高管委总长季江云的声音。

         现年五十七岁的季江云很少出现在公众面前,但他的名字在当今世界上也算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9/9964/95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9/9964/95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