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三国演义之滚滚长江东逝水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投票推荐

    

    整个五月,评书哥都在忙着练习、背书、练习、重写三国、练习----

    其间评书哥实在忍不住,回家一次,抱了抱与自己有些生分的儿子。又抱着妻子,温存了一晚。第二天,天刚亮,他狠着心又回到秦德大厦。

    整整一个月,除了吃睡用去的五个小时,评书哥在不断的练习,不断的背写中度过。评书哥的勤奋和狠绝征服了公司绝大多数人。

    不少人私下底议论:这样的人不成功,没有天理了。

    这一个月,公司很多人都读了三国,听了三国评书,《三国演义》已经风靡秦德一集团公司。

    秦德一集团公司中高层的微言圈:

    就是语言有些艰深!(不要以为文艺圈的人文化水平都高)

    真的,我也这样觉得,有些读不懂。

    弄个白话本就好了。

    那你听评书呀,那应该没问题吧!

    罗贯中是谁?

    我到作协查了。

    我也查了,就这么一部作品,地址就是我们秦德大厦,电话与金庸事务办公室是一个。

    我了去---

    确定、肯定以及必定,这又是一个笔名。

    什么时候发新书?

    马上吧!听说和上海出版社和点心网站在谈,马上就谈完。

    听说公司的新人叫什么评书哥!已经录了好多集了。

    这是个狠人,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这名字起的,真牛啊!天生老大。

    不是,他原名叫平书,是李董这么叫的,才叫开了。

    我了去,前天,我还给他小脸子来着,是董事长的人啊!这麻子不是麻子,这是坑啊!

    哈!赶紧的,去舔吧!

    去死!不过得想个办法补救!

    没事的,人家心态很好,听说之前是名教师。

    -----

    ------

    这个群是万芳建的,她现在是秦德一集团公司办公室主任,她与黄一的关系,集团里也就李德知道。她建的这个群没有李德和黄—,所以大家说话比较随便。

    第一次亮相一定要精彩!

    如果只靠评书哥有些瘦的大脸,他真没那么大的脸,让天下人注目。怎么办?

    李德给秦宇打电话。秦宇是上帝的私生子,他一定有办法!这是李德心中的真实的想法。

    李德犹豫了半天才打了这个电话,他已经习惯在开学期间不打秦宇电话,虽然秦宇说不把他的电话拉黑,他还是秉承这一原则。

    这一次,他们想了几个办法,但钱会花很多。公司新任财务总监和经纪公司总经理都提出了异议。也是,公司那么多艺人,你骤然给了评书哥这么资源,说不过去。

    李德也很烦,宣布散会,才打了这个一次电话。

    电话通了,电话竟然通了。李德真的好高兴,竟然有一种喜极而泣的冲动。李德压下心中这种不健康的情感,他感叹说:电话真的打通了。

    秦宇在那边直翻白眼,不满的说:有病,有事说事,没事别闲吧嗒牙。

    李德就像根本没听到秦宇的话,自说自话,说了好半天自己飞翔的心情:像花儿开,像天儿蓝,哥们儿我心里好喜欢。

    秦宇实在受不了,大声说:你再不说事,我就挂了。

    李德这才把刚才在会场的情况说了一下。

    秦宇沉吟片刻说:给一个三微:微言、微图、微视,三微一周推。以后你们公司推出的新人都有这个福利,大家都一样,就不会有异议。

    李德点了点头说:这是一个办法,但不能保证评书哥一炮走红。

    秦宇想了想说:我有办法了。你稍等一会儿。

    李德就知道秦宇会有办法,很老实的等在那里。

    秦宇正好在办公室,他坐在办公室里,手里拿着笔在纸上一挥而就,写了一首词。这是原《三国演义》前面附的一首词,这首词不是原书作者罗贯中写的,是明代诗人杨慎写的《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秦宇写下这首词,然后又谱了曲。秦宇署名为要命歌王,然后照了下来,传给了李德。

    李德看着这首充满了历史沧桑感的词,心神完全沉浸了到了词中,读着,读着,李德仿佛走进了哪个烽火边天,金戈铁马的时代,看三国时代,多少英雄崛起,又有多少英雄陨落。一切都在《三国演义》这本书和这首词之中,书和词好像本是一体,只是暂时失散了,相同的血脉在文字间流淌。

    李德那头长久没有回音。

    秦宇只好打了回去。

    李德这才从文字中醒来,他的心灵仿佛经历了一次时空的洗礼,心中满是历史的风烟,精神处于半梦半醒之间。

    喂,喂-----

    在秦宇的多次呼喊之下,李德的魂兮才归来,迷糊的问:你要说什么?

    秦宇那个气啊!我说:你醒一醒!

    李德说:主要你写的太好了!

    秦宇也很满意对方的回答,臭屁的说:那是当然,你也不看看,我是谁。其实他有些心虚,毕意瞒天瞒地,瞒了不自己。那特么是别人的书和词好不好。

    李德说:这首词真好,歌更好,给评书哥用太白瞎了。

    秦宇一愣,就问:你什么意思!

    李德忙解释说:我是说这首词让评书哥唱有点----

    秦宇明白了李德的意思,他笑着说:你想歪了,我根本就没想让评书哥唱,我是想让林则唱,他用这首歌出张单曲打榜,然后在三微推的时候,加在评书哥评书前,作为评书哥的节目预告曲。

    啊!这个主意真好!

    还有,把首词单曲碟配上《三国演义》的实体书和电子书一起发,你看如何?

    我了去,太行了,你这脑袋怎么长的,真是非人哉!好了,你忙你的教学吧!我去忙我的《三国演义》了。

    我了去,自己原本对李德的那点愧疚,一扫而光,用时百般好,用过就甩了。特么自己在李德眼中,就是手纸啊!

    却说李德找来林则、评书哥和音乐总监。林则和评书哥两人一配合,真是天衣无缝,好像一词一书本来就应该在一起,好像歌和评书本来就应该配合表演。

    林则建议录一个评书版本:

    评书哥朗声高诵: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然后雄浑的乐曲响了起来,人们马上就进入了歌曲营造的意境之中。

    林则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种浸润在漫长时间长河中的历史沧桑感扑面而来。

    当林则唱完: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评书哥加了一分钟的三国评书开头:秦灭六国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汉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李德和音乐总监听后,拍案叫绝,真是完美。这个就叫评书版本吧!

    李德又让音乐总监和林则把单曲录出来,到各处打榜。

    然后再录一个单曲与实体书一起发行。这一个月林则也泡在公司里,正在打磨他的下一张专辑《京城,京城》。没想到,人在屋中坐,喜从天上降,又飞来这样一首史诗级别的好歌。这特么不用唱,读出来,就让心旌动摇,要是一个人唱出来,效果会怎么样,一定是震撼级别的。

    他拿到歌词和曲谱一开始是极不愿为评书哥铺路,不是自己骄傲,而是怕会毁了这首好歌。李德说,这是秦宇的安排,林则才勉强答应。这一录,这一看,这一听,就不是那么回事,这首歌就是为《三国》,为评书哥而写的。他请音乐总监等他几天,这几天他反复读《三国演义》,又听评书哥说三国。他才理解了,书中那男儿情谊和书中那种家国情怀。更有一种无法明说的凄凉和愁怅。

    如果秦宇在一定会送给林则另一首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10/10557/11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10/10557/11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