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凡有饮水处,皆说三国书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投票推荐

    

    雄浑的前奏响起,林则那满满金戈铁马味道的声音就唱出:滚滚长江东逝水-----

    一种无法言说的厚重感压在心头,这种感觉穿越时空扑面而来,无法阻拦,尤其是中老年,那是喜爱非常。

    只是片刻,录制好的《临江仙》就冲上了各大榜单。迅速登上了各地电台的音乐榜前三。

    面对此曲的汹汹来势,其它五个大型出费的音乐网站也是始料不及。本来他们认为,林则正在忙自己的专辑,这一段时间应该消停消停,他不会有什么大动作。他们没想到,林刚弄出如此大的动作。

    这首歌好到什么程度,可以说是传世之作,史诗级别的,完全超越了现像级别。

    这样的好歌可遇不可求,可谁让人家有要命歌王呢?各大传媒集团和音乐制作公司、音乐网站、歌手都在寻找要命歌王。除了在微言上有一个不断更新人的公众号,其它什么消息都没有。

    这一次林则和要命歌王又合力打造了这首史诗级的歌曲。各大传媒公司、音乐网站都说了,不惜代价也要谈下来。他们就不信林则与黄鹂音乐公司焊在了一起。

    不谈不知道,一谈吓一跳。

    没想到黄鹂音乐公司真的很好说话。以五五分帐的方式谈了下来,当然也不是没条件,那就是全力推广。当然要全力推广了,咱又跟钱没仇,五五分帐,摆明挣钱的买卖,做了,必须的全力做。

    在全国音乐公司的全力合作下,《临江仙》火边全国,甚至走出国门,红遍东亚。

    大街小巷,都飘荡这首歌!

    盗版出来了!

    唱的和林天王一样好。

    就是中间杂着说唱,不过也挺好听!

    根本分不出真假,唱的和林天王一模一样。

    真的,还是假的?

    真的,还不用付费,快去听。

    好听+1

    好听+2

    -----

    ------

    林则的歌迷不干了,千千万万的林则歌迷站了出来,他们高呼打假。

    打假!

    打假!

    出来说明情况。

    --------

    ---------

    各大购买《临江仙》版权的公司和网站,都发声指责,甚至发出诉讼威胁。评书哥的公众号一下子点击近亿。

    一堆人一搜这个评书哥,我了去,竟然还是一个新闻人物。前段时间,刚被平县教委给开除了,一转眼他就折腾出这么大的声响。

    评书哥也是服了,就特么唱一首歌,哥就会被起诉。在校园里呆的时间长了,他真的有些不适应这个社会,屁大点的事,都要打官司。

    李德没好气的说:这可不是屁大点的事,你知道吗?《临江仙》下载一次,需付0.5元。你这上亿次点击,有一半的转化率就是两三千万。这不是两三千,是两三千万啊!白花花的银子啊!要是我,我也起诉你。

    啊?啊!那怎么办?

    怎么办?我不是给你授权合同了吗?拿出来,传到公众号上去啊!

    哦!

    你真是我哥,我真是服了你,这都要我手把手教!

    评书哥说:我不是应该有经纪人吗?为什么不让他干?

    李德竟无言以对,可不是吗?这事就应该经纪人来去想,去干。可是谁都没料到,他红的这么快,这么快就火的一塌糊涂。

    李德想这特么又是一个哥,只好说:那什么我让经纪公司,马上给你安排一个助理兼经纪人。

    不一会儿,一个漂亮的如从画上走出来的女孩,走到评书哥面前。评书哥没回好,更没有握对方伸过来的玉手。直接打电话对李德说:太漂亮了,不行。

    李德没好气的说:你还有什么条件一起说完。

    评书哥说:需要一名中年男性,最好有家室,人品要好。

    李德一楞,惊疑的道:你别说,经纪公司真有一个人,叫王新,曾经是宝女王的经纪人,后来被甩了。林则求的情,留了下来,他不跟艺人跑外地。没有艺人想用他。你不会是为他量身定的标准吧?

    不是,真的不是!

    好吧!那就他了。

    就这样,一个四十多的大叔,长的像五十多的老男人来了。这边三十多的评书哥长的像四十多的油腻大叔,两个男人的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

    王新和评书哥商定了评书播出的时间,先在公众号上播出十集,然后向各大平台招标,同时进行公众号广告招标,这两次招标,都由王新来主持。

    评书哥公众号在评书版的《临江仙》播完后,按计划播评书哥的《三国》第一集: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周朝末年,七国纷争,战乱频起,后来秦吞八荒而制六合,席卷宇内,囊括西海,一统天下。

    秦定天下,仁义不施,天下反复。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话说汉末,外戚专权,宦官乱政。

    建宁二年,四月十日。灵帝来到温德殿。刚登上宝座,就见到一条大青蛇,从房梁飞腾而下,蟠在宝座之上。灵帝从来没见如此大的青蛇,惊吓而倒,皇帝左右都急着来救驾。没想到蛇张嘴吐舌,舌长十多丈用余。殿上众人皆惊,百官本想来救驾,一见青蛇如此骇人,竟争向逃避,无人再去救驾。一会儿,蛇收回舌头,腾云而去,不见了踪迹。

    当天,蛇去之后,晴空响起轰隆雷鸣,大雨倾盆,不得见物。片刻大雨化为冰雹,大如鸡蛋,下到半夜才停,砸坏房屋无数。

    之后不久各地传来种种不详:洛阳地震,屋坏无数;又有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六月一日,黑气十余丈,飞入温德殿中。秋七月,有虹现于玉堂;五原山岸,尽皆崩裂。

    皇帝召群臣议事,有议郎蔡邕上疏,认为这是外戚干政,宦官乱权所致。宦官听得这个消息,他们就密谋,不能把火烧到自己身上。他们与外戚联合,罗织了各种罪名,把蔡邕流放到朔方。

    后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帝心中极尊重和信任张让,呼张让为“阿父”。朝政尽在这般手里,日益颓败,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话说巨鹿有一家三兄弟,老大叫张角,老二叫张宝,老三叫张梁。那大哥张角虽是个读书人,却是身体健硕,屡次都没有入选秀才,无以为生,只好入山采药。在山中,他遇到一名老者。老者童颜鹤发,碧眼深邃,手执一光洁如碧玉的藜杖,于山中行走如飞。老者见张角视如老友,呼其随行。张角感觉神异,随着老者而去。

    行到一高山之脚,忽然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一片仙境如画卷展现在张角眼前。

    张角跟着老者到一云雾缭绕的仙殿之中。老人呼张角近前,拿出天书三卷送给张角。对他说:此书名为《太平要术》。今天他得到此书,得代替上天,教化百姓,普救世人。如有异心,死无葬身之地。

    说完这番话,张角下拜接书。

    老仙人又道:我是南华老仙,于你有缘,此为救世之书,要善用。说完一挥手,张角如驾清云,恍惚之间随风而行,回到家中。

    张角在家天天诵读,夜夜学习,渐渐能呼风唤雨。时瘟疫横行,张角为人治病,多为所愈。张角自称“大贤良师”。有徒弟五百多人,云游四方,徒众渐多。张角建立三十六部,大部一万多人,小部六七千人。

    他自己称将军:假传天神之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张角派其徒马元义,暗带金钱,去结交宦官封谞,作为起事时的内应,没有想到事泄,马元被斩,封谞等一干人下狱。

    张角听闻事情败露,星夜举兵,自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对众说:“今汉运将终,大圣人出。汝等皆宜顺天从正,以乐太平。”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贼势浩大,官军望风而靡。何进奏帝火速降诏,令各处备御,讨贼立功。一面遣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儁,各引精兵、分三路讨之。

    乱世将至,生民涂炭。

    沧海横流,英雄本色。

    就这样,三国评书第一集,在三微中强推而出,与之同时贴出的,还有天王林则歌曲的授权合同。

    这歌太适合那个时代了。

    三国,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三国,这个故事有太多人说过。

    宋代评书就有一个别名叫说三分,说的就是三国故事。

    第一集讲的很传奇,像一个玄幻故事。

    有仙人,有异事,有奇遇,太过瘾了。

    还是歌好听!

    评书和歌曲结合,更好听。

    就是人名与历史上人名对不上啊!

    对呀!章角怎么变成了张角。

    你笨啊!这是评书,讲的是奇异故事,怎么能当成历史呢?

    对!是这么回事!

    评书哥评书讲的真不错。

    好!

    期待下一集

    期待+1

    期待+2

    --------

    --------

    公众号在林则评书版的《临江仙》的护航下,最关键歌曲不仅合法而且免费。涌入的人都是千万级别的,点击人数近两亿。

    华夏十多亿人口,这个点击率,真是火上了天。虽说沾了天王的光,但只要后面不作死,评书和评书哥一定火。怎么着都是一个及格线上的艺人了。

    三国这段历史一下子被评书哥点亮了。

    凡有饮水处,皆说三国书。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10/10557/12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10/10557/12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