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三国之三位吊丝的逆袭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投票推荐

    

    评书哥凭借《三国演义》一下子就火了。从一名新闻人物,鲤鱼跃龙门,成为一名合格的艺人。

    华夏的艺人有严格的分级:有代表作品,能经得起时间检验,一般认为是十年。全国知名,还有要巨大的商业价值,才能算得上是一名合格的艺人。合格之上,还有六级:五、四、三、二、一及天王和天后。

    现在评书哥有代表作,有人气,有巨大的吸金能力。光他的公众号,王新给他的招标的广告,一年一个亿。

    王新告诉他说:这一个亿按艺人合同,他能拿到手一千五百万。

    多少?

    一千五百万!

    评书哥像傻了一般,呆呆的着王新,半天才崩出一句重重的京腔:美儿。

    王新给他解释完艺人分级,又说了这只是艺人收入中的一项,你还可以把评书卖给别的平台,分成也是十五个百分点。还可以跑通告。评书哥美的灵魂都出窍了。

    他醒过来,第一件事就打电话给秦宇,接通后,大喊大叫:大爷我有钱了,上亿级别的,你丫就别教书了。一天累死累活也挣不了几个钱。你跟着大爷,你给我写本子,我给给一半的收入,小子,是纯收入的一半,快来吧!你丫的碰到好人了。

    王新听到这番话,心里很是复杂,惊讶、羡慕、甚至有点嫉妒。看样子这回跟的艺人人品不错。

    秦宇开玩笑说:你真舍得。

    苟富贵,不相忘!说什么舍得,不舍得的。如果没有你,也没有我的今天。你小子别怀疑我的人品,快点过来。

    恭喜你。我就不过去了。

    为什么?

    因为我就是秦德一的大股东。

    啊!我了去,你丫的,你不地道!唉,你这么富,不早说,你多请我吃几顿。你小子也太有钱了,别人都说,有钱的人就是任性,从你身上,我看出了任性。我的心被成吨的卡车碾压,太受伤了!

    评书哥气哼哼的挂了电话。

    王新有一点好奇说问:你朋友不来吗?

    评书哥没好气的说:那小子太能装,平时都看不出来,他巨有钱。

    多有钱?

    咱我们这个公司值多少钱?

    上百亿吧!

    那个小子就这么有钱。

    啊!啊?王新认为评书哥是吹牛,一笑了之。他又跟评书哥解释,他们之间的经纪约,他要从平书的收入中抽百分之三十。说完他小翼翼的看着评书哥。

    评书哥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说:这是应该的,整个过程都是你要操作。千万别有拿了我的钱的想法,那些都是你该得的。

    评书哥,就是评书哥。王新在心里认同了评书哥。他下决心,以后全力以赴,也许能培养出一个另类大哥大,也说不定。

    评书哥说三国,一天两集,时间都是精心选择的。早晨八点到八点半,正是各色人物驾车上班的时间。晚上是七点半到八点,正是家里小学生作完作业的时间。现在很多家长不让孩子看手机、电脑、电视,那就听一段评书故事吧!

    所以评书哥微视公众点的点击率那是节节攀升,把在三微上投广告的广告商乐的嘴都合不上。

    到了六月十五号,评书哥已经播出三十集。六月份,秦宇真没有太多事,除了辅导拖尾巴的高考语文,再有就是上上课,就没什么事了。对了拖尾巴在社会上报的高考,在六月七、八、两天,考完了。这事除了拖尾巴也就秦宇知道。出来后,秦宇问他考的怎么样?

    拖尾巴不屑的说:除了语文,其它太简单了,出题人是不是傻。

    秦宇真想踹死他,又舍不得,只好不理他,转身走了。

    这几天,光听别人议论《三国》和评书哥,尤其在五中,那叫一个轰动。秦宇下了一个微视软件,把三十多集都看了,又回味了自己前世读过好多遍的《三国演义》。他似有所得,看到各种各样的评价,他也有些手痒。就在自己的微言公众号上写了两篇评三国的文章:

    第一篇:为什么拥刘反曹

    许多听《三国演义》的人都不明白,为什么历史上,英明神武的魏武帝没有成为《三国演义》的主角,反而让遑遑如丧家之犬,匆匆如漏网之鱼的刘备成了主角。

    很多人在历史典籍中找到了很多证据。

    证据一刘备有皇族血统,这是不是原因,是。但绝不是根本原因。姓刘的人多了去,谁能考定刘姓就是皇族,就算是皇族,年代遥远,已经不作数了。

    证据二,古人受到汉朝是正统的感召,所以作者认同刘备。更有甚者提出一个口号,汉养士四百年,人心思汉。这个理由对不对,对。但我只能说一词:狗屁。这些士多是地方的豪门大族,在大族人心中,家比国重要的多。只有千年的世家,没有千年的王朝。说他们对汉朝有多忠诚,那真的太虚伪了。

    证据三,刘备爱民如子,这能不能作为拥刘反曹的原因,能。便那只不过是一种心理安慰。从刘备对自己妻儿的态度和行为能看出,刘备是一个极度自私,而且厚黑的人。

    妻儿尚不爱,能爱百姓吗?如果有,那也是在表演。

    我想罗贯中之所以选择了刘备,不是他要选择刘备作主角,是听众选择了刘备作主角。这是我在听了三国故事之后的体悟。

    刘备是什么人,祖上阔过,现实中是一个织席贩履之人。

    关羽是什么人,他是一个杀人的在逃犯,如不遇乱世,一生流亡。

    张飞是什么人,颇有些资财,却是个杀猪贩肉之辈,一辈子会被豪族看不起。

    可以说他们都是当时社会的底层人物,只不过适逢乱世,才在众人中超颖而出。同是普通人,同是生活低微,同是在尘世讨生活的人,相比曹操和袁绍,还有孙权,谁让听众有了代入感呢?

    崛起于草莽间,这正是刘备成为评书主角的根本原因。

    第二篇:吊丝的逆袭

    话说黄巾起义军,遍布天下,攻打幽州。幽州太守叫刘焉,也是汉皇血脉,换句话也是祖上显赫的不能再显赫了。而且本身拥有一州之地,是不是应该着重刻画?没有,他的存在只不过是为了引出刘备。

    刘焉听出黄巾军来犯,召来邹靖来商议。邹靖说:黄巾贼在多,我们兵太少,主公要快点招募兵卒。

    刘焉听从的邹靖的意见,就放下榜文。

    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位英雄。此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

    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

    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自称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

    注意虽然少行异事,从古到今,少行异事的多了,没成功的人,都被当成了精神病,这就叫作幸运者偏差。刘备就是吊丝,如果他只是吊丝,没人会记住他,刘胜生了一百多个儿子,至于玄孙到底有多少个,天晓得。刘备之所以被人们记住,被罗贯中选为主角,不仅仅因为他是吊丝,还因为作为一个吊丝,他逆袭了。

    刘备的逆袭:第一步,他见了榜文,慨然长叹。随后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玄德见他形貌异常,问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恰才见公看榜而叹,故此相问。”

    这时的刘备要人没人,要钱没有钱,他要作什么,当然是谈理想,就是忽悠,就是兜售自己与众不同大志,就是宣扬不可稽考的身份。

    玄德曰:“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

    能,故长叹耳。”飞曰:“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玄德甚喜,

    遂与同入村店中饮酒。

    这一次对话,关键点,就是刘备的所说的第一句:我本汉室宗亲。第一步逆袭成功,刘备有了钱财。

    正饮间,见一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到店门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唤酒保:“快斟酒来

    吃,我待赶入城去投军。”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

    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关名羽,

    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

    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

    这一段对话中关键是,刘玄德的看和邀,更重要的是他把自己的志向告诉关羽,让关羽知道他们是同道中人。

    这是逆袭的第二步,从此之后,刘备有武力底班了。

    然后就是套牢,他们在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俗话说的好,蛇无头不行,人无头不活。三人拜为兄弟,排长幼就一定按年龄吗?别傻了,谁是老大,谁是老二,谁是老三,位次才是关键。这第三步,刘备坐在第一把交椅之上。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至此刘备三步逆袭才算完成,其中的心计和谋算是滴水不露。

    之后是刘备带着两上小弟,三位吊丝,一起逆袭的过程:

    先得两位大商人的钱财马匹的相赠。

    后斩邓茂,杀程远,这两位都是统率万人部队的将领。

    从此三兄弟的逆袭之路一发不可收,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会分解。

    两篇评三国一发,引起很多人的围观。

    从评书开讲,评《三国》的人很多,从来没有这么新奇的。从听众的角度去设定主角,这个想法真新鲜。还有从代入感的角度去讲,三位吊丝的逆袭,真的是那么回事吗?

    如果不是看了这篇文章,还不知道原来评书中多设定都是为了吸引听众。

    也是,历史记上,对晁操的评价要比对柳备的评介高了很多。

    这个罗贯中也是,为什么要把人名换了,听起来总是出戏。

    谁说不是吗?

    跑题了,现在说这篇文章。

    说的真有道理,现在很多网络长篇小说,其实就是这个思路。

    学习了。

    学习了。

    这文章是谁写的?

    我了去,是平县诗人。

    平县诗人谁?

    就是第一届新思维作文大赛获奖者的老师。

    没听过!

    他的作品,你应该听过,其中有一首就是写三国赤壁之战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首。

    那首词写的真好。

    对三国研究。

    有才华。

    ----

    -----

    这就样,秦宇搭了评书哥的顺风车又小火了一把。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10/10557/12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10/10557/12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