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章难念的经
“大明开荒团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李易未经大明批准,擅自在大明国土——辽东,建矿设厂,修建驿路。这是什么意思?
其实大明君臣哪个都明白:这李易是把辽东当自己地盘来建设了。
青泥洼和辽阳倒还好说,可是无论广宁还是锦州,都要投巨资在大明眼皮子底下建厂。就依大明穷困潦倒的官兵尿性,雁过都得拔毛,你这样大的工程,这不是给个大蛋糕吗?
可是人家就修了,赤裸裸的表现出:不怕你来找茬。
大明君臣都明白,找个毛的茬啊。这以后就得严令官兵,离开荒团的厂子工地远点儿。辽东的开荒团,是一个无赖李胜义当家。这货最无耻的记录:是后金军兵路过他的猪圈,他索要了100万两猪被惊吓掉膘的银子。
咱大明可是仁义之帮,后金走的可是大明驿路,咱大明说啥了?
后金追杀的可是大明官兵,咱大明又说啥了?
这李胜义硬生生的把后金挤兑走了,现在已经和朝鲜开战了。
据说是得到了李易的首肯,允许他们去朝鲜建国。
这李易比李胜义更混蛋加三级,你压制一个国家,这可以理解,就是你灭了这个国家,这也行,谁让你强大了呢。
可是你移民移疯心了,居然把一个国家移民走了。
你倒是像给灾民一片荒地也行,居然把另一个国家私相授受。
后金是大明敌人,朝鲜是大明盟友。你把大明盟友出卖了,给了后金。你考虑过大明的感受吗?
估计李易根本没考虑过大明、后金、朝鲜任何一个国家的感受。他考虑的就是自己,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如此而已。
有其师必有其徒,李易是这样货色,他教出的师弟们,品德就算好,那也好得有限。谁吃撑了,愿意和他们打交道?以后更得躲着点儿了。
这时那跪着启奏的御史,又说了一句话,一下刺在大明君臣的痛处:“万岁,辽东李胜义穷凶极恶,这驿路一旦修好了,他会不会从我们要过路费啊?”
这可太没准了。也许不会要,可是李胜义就是个见利忘义的小人,谁知道他哪天反性了,就堵路要钱?
户部侍郎葛明出班跪倒奏道:“这过路费我们想得到,那辽东李胜义必然也会想到。现在我们不是惹不起躲得起的时候,是交通要道被他们堵了,我们无路可走。既然这样,臣倒是有一个想法。”
万历帝本来糟心到极点,听闻这个时候,葛明还有办法,不由得一喜,觉得葛明真是个人才,自己怎么以前没注意呢。忙道:“爱卿,你说说看。”
这“爱卿”两个字,万历帝一般不说。
他看哪个大臣都心烦,还能肉麻的去爱?
不过现在他看葛明比较顺眼。
葛明道:“我们把福建水师和港口卖了1000万两白银,可是这些银子,连户部库房都没进,就被兵部和其他各部瓜分了。”
兵部尚书黄嘉善一听这话,立刻来了怨气。也不请示,直接插了一句:“葛侍郎,兵部军饷已经拖欠了两年多,这次是卖的兵部家产,我才拿了300万两给将士,这还缺口200多万两呢。再说这兵部库房,衣甲器械,什么都缺,剩的都是不能用的破烂货。再给我300万两也是杯水车薪。我就拿300万两,还值得一提?”
工部尚书林如楚出班,旁边人搀扶了一把,他才跪倒。
这林如楚今年七十六岁,多次上表求去,万历帝一概不准。
这万历帝也是奇葩,老的不让去,新的不提拔,大明官场青黄不接,不仅仅在朝堂,在各级政府都一样。
林如楚哆哆嗦嗦道:“万岁,运河已经两年没疏浚了,再这样下去,明年京师的米粮可转运不进来了。这疏浚运河的200万两银子,老臣多次上本,这可涉及京师安稳,可拖不得了。”
万历也点头。运河这破玩意可太坑人了,必须年年疏浚。尤其是北方段引入的是黄河水,泥沙沉淀,抬高河道,再不修可真不行了。
林如楚看万历点头,就继续道:“万岁,还有这黄河,这黄河受了运河的影响,水路不畅,下游多处拥堵,各地告急文书雪片一样。今年不整治黄河,万一决口,受灾可就大了。”
户部葛明插口道:“万岁,这黄河中下游,今年大旱,偏偏又起了蝗灾,民不聊生,现在黄河不决口,今年恐怕也灾民千万,民心不稳。万岁还是找想赈济之策,才是正理。”
林如楚不悦,对葛明道:“黄河一旦决口,就不是灾民千万,是死伤千万了。谁重谁轻,不是一目了然吗?”
葛明道:“火烧眉毛顾眼前,这千万灾民,酿起民变,林尚书说谁重谁轻?”
大明官员尊卑观念可不强,顶撞万岁爷都是常事,葛明顶撞这个高自己一级的糟老头子,更是张口就来,毫不留情。
从上海运回的1000万两白银,根本来不及让户部进库热乎热乎,就被哄抢一空。
大明财政紧张到几乎崩溃,哪里不缺钱?要不然也不会后来干脆来个大批公务员下岗,让李自成这个邮政系统的职工,变成了强盗头子,推翻这个王朝了。
大明真正的矛盾不是国家财政紧张,是贫富两极分化。
大明商人极度有钱,从历史上看,哪朝也比不上。这是因为大明商税极低,又几乎无官不商。
官员经商的结果,自然是官商勾结,让这些官商把钱吐出来,这可太难了。
你国家连我干活的工资都不给我,还让我给你交税?
大明不能向富人收税,就只好向穷人加税。结果穷人雪上加霜,到处是破产的农民。到处是流浪的灾民。
万历帝深知这要扯皮下去,早晚罪过又要归结到自己懒政上面,赶紧止住了几人的扯皮。问葛明道:“你说有一个想法,想法是什么?”
葛明道:“我想先请问兵部:这关外20万大军,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兵部尚书黄嘉善立刻答道:“当然是保家卫国!这还用说?”
葛明道:“以前你们打不过后金,每战必败。现在打不过开荒团,畏敌如虎。你们在辽东除了靡费粮食,还有什么用处?请黄尚书有以教我!”
黄嘉善张口结舌:“这。。。。。。”
这让黄嘉善再说什么豪言壮语,还真说不出口。现在大明在辽东,其实就是十几个孤城,完全被辽东移民包围。
粮草全靠大明送过去。过去可以蹂躏一下百姓,弄些粮草。现在这些百姓都在保险公司投保了,你再去勒索百姓,那开荒团就会打上门了。这让边军生活更是艰难。
葛明道:“辽阳雄城,被开荒团白白占去,我们也不敢催讨。与其一个一个城池被开荒团蚕食,不如干脆也把辽东卖给开荒团吧。第一我们少了负担,第二也能换些钱渡过难关。”
这一句话,立刻让群臣嘁嘁喳喳议论起来。
其实葛明这个提议不新鲜。早在卖了福建水师后,就有人提议把辽东也打包卖掉。可是这砸锅卖铁过日子,好说不好听。万历帝也想拖一拖,毕竟有1000万两银子到手了呢。
哪曾想大明千疮百孔,1000万两银子撒手就没了。
现在卖了辽东?
礼部尚书何宗彦道:“现在卖有些晚了。”
“晚了?”万历帝有些莫名其妙。
这做败家子卖祖产,最难的也就是第一次处女卖。打破了这个禁忌,万历帝倒是没什么心理压力。不过这有什么早晚?
何宗彦道:“以前李易也许贪图控制辽东腹地,愿意买这些城池。可现在第一是他已经牢牢控制了辽东,不需要这些城池了。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李易钱再多,拿出这上亿两白银,还会有多余的银子买辽东城池?”
众大臣都恍然大悟:这李易已经把辽东当自己家来经营了,要不要这些城池都一样。更何况他的钱也不是无穷尽的,填了建设辽东的大坑,坑定在别的方面就捉襟见肘了。这卖地是有些晚了。
不过万历帝又操心起李易来:不管怎么赚来的,这李易也太有钱了吧?不过再有钱也不能这个花法,这不是败家吗?
是不是败家呢?李易的高层会议有了定论,肯定是败家!
李易和王吉在一起,又召集了几个计算人员,大致估摸了一下铺设水泥路的成本里程,李易又按后世的记忆,圈画了几个水泥厂的大致位置,就不负责任的炮制出了这个投资方案。
现在李易正召集了鲁平的全班人马,王吉的工程建设人员,四十多人济济一堂,李易正在做最高指示,大家都在拿着工学院研究出的简易木炭笔,李易给这个东西命名叫铅笔,在做记录。
李易对鲁平团队道:“这适合制作水泥的矿山多得是,你们一定要注意交通方便,为了减少路上运输成本,可以多建几个水泥厂。反正成本也不算高,而且这个东西不仅修路,建房什么的也用得到。配方还要在实践中多琢磨,争取能更完善。”
鲁平也正想提议在重要节点位置,多建几个水泥厂,这样可以减少路上水泥的运输成本。至于完善配方,那是自己份内的事。于是连连点头。
李易对王吉庞大的团队道:“修这水泥路,每一丈多必须留一指空隙。”
王吉问道:“司令,这是为何?”
李易道:“水泥会热胀冷缩,不留空隙,夏天一热,路面就会挤破。至于多长路面留多宽缝隙,你们自己多试验几遍,反正还有时间。不过这个可千万大意不得,不然这路就白建了。”
王吉对于这热胀冷缩的提法,倒是不陌生。建筑上许多都要注意留下膨胀缝隙,不过这水泥路面也有这个特性?自己这建筑专家不知道,司令怎么知道的?
李易接着道:“辽东冬天一封冻,营口港就会结冰,我们海运就会和辽东断绝。这个太耽误事了。大明太祖跨海征辽东,登陆的地方朱太祖命名为旅顺口。那就有一个天然适合做港口的地方,冬天也不结冰。建好这个港口,辽东才真正和南方连成一体。不过也要把驿路快速修起来,不然就那破路,运什么都是麻烦。”
这旅顺港后世可是世界五大军港之一,天然良港,地势优越。清朝曾经拨款100多万两白银建设这个港口,作为北洋水师的重地。李易拨款200万两白银,含金量可远超清朝。因为李易的工人可是免费的。
“至于锦州港,以后还涉及到和草原的联络,也是重要得紧。锦州海面冬天虽然上冻,但是不封死,一样可以往来船只。位置就在笔架山向南一些比较好。”
锦州的海滩下降缓慢,李易后世在海边,一个早晨可亲眼见一挂马车,哗啦啦奔向大海,直到消失在远处的朝阳中看不见。
那是运送水产养殖箱的马车,可不是自杀的,是半米深的海水延伸得太远。
这不告诉他们大致的选港地点,一点点找起来可就太浪费人力物力了。
不过这让王吉这些人更仰视了:司令日理万机,还走到哪处都注意山川地理,这可太让人佩服了。
他们哪知道,后世旅游者,站笔架山上,谁都能看到锦州港呢。
李易紧锣密鼓的筹备建设港口,驿路,看起来就是心血来潮,简直儿戏一般。从没有和开荒团高层任何人交流,也没有征得任何人认可。
其实,李易绝不是心血来潮,他现在第一,要消耗俘获的大量劳动力。
总不能放在大明,和大明百姓争工作岗位吧?
第二他也需要拉动大明经济。不过后世在那样经济实力下,想修一条路,也要筹划运算好久,可是现在李易同时打算上马这样多大工程,闭门造车就决定了。这一下,震动的不仅是天下人,开荒团高层也慌了手脚,一个高层会议,马上在李易不情不愿下,硬性召开了。
李易是真有许多事要忙,要去指导。虽然李易不懂技术,不过没吃过肥猪肉,总看过肥猪走。李易的随意一个指点,往往就省了许多人的心血,也让那些技术人员少走许多弯路。
会议室里,一个超大的圆桌,李易在对着门的位置落座。周围依次坐着开荒团的核心。
气氛有些沉闷,大家谁也不开口。
眼看大家都绷着脸喝茶,任月终于忍不住了。
任月敲了下桌子,对大家道:“都这么严肃干嘛,不就是都不满李易偷偷鼓捣出来的那个什么投资方案嘛,直接说出来,别憋着,憋出毛病来自己招罪。”
这个开场白一下让大家脸色不那么难看了。尤其是任月说“偷偷鼓捣出来的投资方案”还加重了语气,许多人琢磨了一下意味,都笑了起来。
崔芸坐在李易旁边,本来也笑了,不过想了想,又板起脸,对李易道:“李司令,您这样大的投资,就算一言九鼎,也应该和大家商量一下口径吧?这不声不响的,你说,你打的什么心思?”
这一句话说完,立刻想起上次就问了这样一句话,结果自己投怀送抱,被李易亲了个实在的事,脸立刻“腾”的红了,马上低下头去。
大家看崔芸正说着话,忽然红了脸,低下头去,哪知道这不足为外人道的事,都有些莫名其妙,觉得崔芸问这个事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这不是大家的心声吗?
李易心思哪有那么细腻,早忘了前茬,见大家看着他,就问李汝华道:“我们现在还有多少钱?”
李汝华道:“我们的账户,再加上司令您的账户,如果把黄金也折算成白银,还有现银8640万两。”
李易又道:“今年秋收过了,李肱你说说大明今年的状况。”
李肱是上海父母官,他刚从大明过来,而且李易让他负责收集大明的信息,他的担子也不轻。
大家都注视着李肱,这都忙自己的了,大明现在是个什么状况?
李易未经大明批准,擅自在大明国土——辽东,建矿设厂,修建驿路。这是什么意思?
其实大明君臣哪个都明白:这李易是把辽东当自己地盘来建设了。
青泥洼和辽阳倒还好说,可是无论广宁还是锦州,都要投巨资在大明眼皮子底下建厂。就依大明穷困潦倒的官兵尿性,雁过都得拔毛,你这样大的工程,这不是给个大蛋糕吗?
可是人家就修了,赤裸裸的表现出:不怕你来找茬。
大明君臣都明白,找个毛的茬啊。这以后就得严令官兵,离开荒团的厂子工地远点儿。辽东的开荒团,是一个无赖李胜义当家。这货最无耻的记录:是后金军兵路过他的猪圈,他索要了100万两猪被惊吓掉膘的银子。
咱大明可是仁义之帮,后金走的可是大明驿路,咱大明说啥了?
后金追杀的可是大明官兵,咱大明又说啥了?
这李胜义硬生生的把后金挤兑走了,现在已经和朝鲜开战了。
据说是得到了李易的首肯,允许他们去朝鲜建国。
这李易比李胜义更混蛋加三级,你压制一个国家,这可以理解,就是你灭了这个国家,这也行,谁让你强大了呢。
可是你移民移疯心了,居然把一个国家移民走了。
你倒是像给灾民一片荒地也行,居然把另一个国家私相授受。
后金是大明敌人,朝鲜是大明盟友。你把大明盟友出卖了,给了后金。你考虑过大明的感受吗?
估计李易根本没考虑过大明、后金、朝鲜任何一个国家的感受。他考虑的就是自己,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如此而已。
有其师必有其徒,李易是这样货色,他教出的师弟们,品德就算好,那也好得有限。谁吃撑了,愿意和他们打交道?以后更得躲着点儿了。
这时那跪着启奏的御史,又说了一句话,一下刺在大明君臣的痛处:“万岁,辽东李胜义穷凶极恶,这驿路一旦修好了,他会不会从我们要过路费啊?”
这可太没准了。也许不会要,可是李胜义就是个见利忘义的小人,谁知道他哪天反性了,就堵路要钱?
户部侍郎葛明出班跪倒奏道:“这过路费我们想得到,那辽东李胜义必然也会想到。现在我们不是惹不起躲得起的时候,是交通要道被他们堵了,我们无路可走。既然这样,臣倒是有一个想法。”
万历帝本来糟心到极点,听闻这个时候,葛明还有办法,不由得一喜,觉得葛明真是个人才,自己怎么以前没注意呢。忙道:“爱卿,你说说看。”
这“爱卿”两个字,万历帝一般不说。
他看哪个大臣都心烦,还能肉麻的去爱?
不过现在他看葛明比较顺眼。
葛明道:“我们把福建水师和港口卖了1000万两白银,可是这些银子,连户部库房都没进,就被兵部和其他各部瓜分了。”
兵部尚书黄嘉善一听这话,立刻来了怨气。也不请示,直接插了一句:“葛侍郎,兵部军饷已经拖欠了两年多,这次是卖的兵部家产,我才拿了300万两给将士,这还缺口200多万两呢。再说这兵部库房,衣甲器械,什么都缺,剩的都是不能用的破烂货。再给我300万两也是杯水车薪。我就拿300万两,还值得一提?”
工部尚书林如楚出班,旁边人搀扶了一把,他才跪倒。
这林如楚今年七十六岁,多次上表求去,万历帝一概不准。
这万历帝也是奇葩,老的不让去,新的不提拔,大明官场青黄不接,不仅仅在朝堂,在各级政府都一样。
林如楚哆哆嗦嗦道:“万岁,运河已经两年没疏浚了,再这样下去,明年京师的米粮可转运不进来了。这疏浚运河的200万两银子,老臣多次上本,这可涉及京师安稳,可拖不得了。”
万历也点头。运河这破玩意可太坑人了,必须年年疏浚。尤其是北方段引入的是黄河水,泥沙沉淀,抬高河道,再不修可真不行了。
林如楚看万历点头,就继续道:“万岁,还有这黄河,这黄河受了运河的影响,水路不畅,下游多处拥堵,各地告急文书雪片一样。今年不整治黄河,万一决口,受灾可就大了。”
户部葛明插口道:“万岁,这黄河中下游,今年大旱,偏偏又起了蝗灾,民不聊生,现在黄河不决口,今年恐怕也灾民千万,民心不稳。万岁还是找想赈济之策,才是正理。”
林如楚不悦,对葛明道:“黄河一旦决口,就不是灾民千万,是死伤千万了。谁重谁轻,不是一目了然吗?”
葛明道:“火烧眉毛顾眼前,这千万灾民,酿起民变,林尚书说谁重谁轻?”
大明官员尊卑观念可不强,顶撞万岁爷都是常事,葛明顶撞这个高自己一级的糟老头子,更是张口就来,毫不留情。
从上海运回的1000万两白银,根本来不及让户部进库热乎热乎,就被哄抢一空。
大明财政紧张到几乎崩溃,哪里不缺钱?要不然也不会后来干脆来个大批公务员下岗,让李自成这个邮政系统的职工,变成了强盗头子,推翻这个王朝了。
大明真正的矛盾不是国家财政紧张,是贫富两极分化。
大明商人极度有钱,从历史上看,哪朝也比不上。这是因为大明商税极低,又几乎无官不商。
官员经商的结果,自然是官商勾结,让这些官商把钱吐出来,这可太难了。
你国家连我干活的工资都不给我,还让我给你交税?
大明不能向富人收税,就只好向穷人加税。结果穷人雪上加霜,到处是破产的农民。到处是流浪的灾民。
万历帝深知这要扯皮下去,早晚罪过又要归结到自己懒政上面,赶紧止住了几人的扯皮。问葛明道:“你说有一个想法,想法是什么?”
葛明道:“我想先请问兵部:这关外20万大军,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兵部尚书黄嘉善立刻答道:“当然是保家卫国!这还用说?”
葛明道:“以前你们打不过后金,每战必败。现在打不过开荒团,畏敌如虎。你们在辽东除了靡费粮食,还有什么用处?请黄尚书有以教我!”
黄嘉善张口结舌:“这。。。。。。”
这让黄嘉善再说什么豪言壮语,还真说不出口。现在大明在辽东,其实就是十几个孤城,完全被辽东移民包围。
粮草全靠大明送过去。过去可以蹂躏一下百姓,弄些粮草。现在这些百姓都在保险公司投保了,你再去勒索百姓,那开荒团就会打上门了。这让边军生活更是艰难。
葛明道:“辽阳雄城,被开荒团白白占去,我们也不敢催讨。与其一个一个城池被开荒团蚕食,不如干脆也把辽东卖给开荒团吧。第一我们少了负担,第二也能换些钱渡过难关。”
这一句话,立刻让群臣嘁嘁喳喳议论起来。
其实葛明这个提议不新鲜。早在卖了福建水师后,就有人提议把辽东也打包卖掉。可是这砸锅卖铁过日子,好说不好听。万历帝也想拖一拖,毕竟有1000万两银子到手了呢。
哪曾想大明千疮百孔,1000万两银子撒手就没了。
现在卖了辽东?
礼部尚书何宗彦道:“现在卖有些晚了。”
“晚了?”万历帝有些莫名其妙。
这做败家子卖祖产,最难的也就是第一次处女卖。打破了这个禁忌,万历帝倒是没什么心理压力。不过这有什么早晚?
何宗彦道:“以前李易也许贪图控制辽东腹地,愿意买这些城池。可现在第一是他已经牢牢控制了辽东,不需要这些城池了。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李易钱再多,拿出这上亿两白银,还会有多余的银子买辽东城池?”
众大臣都恍然大悟:这李易已经把辽东当自己家来经营了,要不要这些城池都一样。更何况他的钱也不是无穷尽的,填了建设辽东的大坑,坑定在别的方面就捉襟见肘了。这卖地是有些晚了。
不过万历帝又操心起李易来:不管怎么赚来的,这李易也太有钱了吧?不过再有钱也不能这个花法,这不是败家吗?
是不是败家呢?李易的高层会议有了定论,肯定是败家!
李易和王吉在一起,又召集了几个计算人员,大致估摸了一下铺设水泥路的成本里程,李易又按后世的记忆,圈画了几个水泥厂的大致位置,就不负责任的炮制出了这个投资方案。
现在李易正召集了鲁平的全班人马,王吉的工程建设人员,四十多人济济一堂,李易正在做最高指示,大家都在拿着工学院研究出的简易木炭笔,李易给这个东西命名叫铅笔,在做记录。
李易对鲁平团队道:“这适合制作水泥的矿山多得是,你们一定要注意交通方便,为了减少路上运输成本,可以多建几个水泥厂。反正成本也不算高,而且这个东西不仅修路,建房什么的也用得到。配方还要在实践中多琢磨,争取能更完善。”
鲁平也正想提议在重要节点位置,多建几个水泥厂,这样可以减少路上水泥的运输成本。至于完善配方,那是自己份内的事。于是连连点头。
李易对王吉庞大的团队道:“修这水泥路,每一丈多必须留一指空隙。”
王吉问道:“司令,这是为何?”
李易道:“水泥会热胀冷缩,不留空隙,夏天一热,路面就会挤破。至于多长路面留多宽缝隙,你们自己多试验几遍,反正还有时间。不过这个可千万大意不得,不然这路就白建了。”
王吉对于这热胀冷缩的提法,倒是不陌生。建筑上许多都要注意留下膨胀缝隙,不过这水泥路面也有这个特性?自己这建筑专家不知道,司令怎么知道的?
李易接着道:“辽东冬天一封冻,营口港就会结冰,我们海运就会和辽东断绝。这个太耽误事了。大明太祖跨海征辽东,登陆的地方朱太祖命名为旅顺口。那就有一个天然适合做港口的地方,冬天也不结冰。建好这个港口,辽东才真正和南方连成一体。不过也要把驿路快速修起来,不然就那破路,运什么都是麻烦。”
这旅顺港后世可是世界五大军港之一,天然良港,地势优越。清朝曾经拨款100多万两白银建设这个港口,作为北洋水师的重地。李易拨款200万两白银,含金量可远超清朝。因为李易的工人可是免费的。
“至于锦州港,以后还涉及到和草原的联络,也是重要得紧。锦州海面冬天虽然上冻,但是不封死,一样可以往来船只。位置就在笔架山向南一些比较好。”
锦州的海滩下降缓慢,李易后世在海边,一个早晨可亲眼见一挂马车,哗啦啦奔向大海,直到消失在远处的朝阳中看不见。
那是运送水产养殖箱的马车,可不是自杀的,是半米深的海水延伸得太远。
这不告诉他们大致的选港地点,一点点找起来可就太浪费人力物力了。
不过这让王吉这些人更仰视了:司令日理万机,还走到哪处都注意山川地理,这可太让人佩服了。
他们哪知道,后世旅游者,站笔架山上,谁都能看到锦州港呢。
李易紧锣密鼓的筹备建设港口,驿路,看起来就是心血来潮,简直儿戏一般。从没有和开荒团高层任何人交流,也没有征得任何人认可。
其实,李易绝不是心血来潮,他现在第一,要消耗俘获的大量劳动力。
总不能放在大明,和大明百姓争工作岗位吧?
第二他也需要拉动大明经济。不过后世在那样经济实力下,想修一条路,也要筹划运算好久,可是现在李易同时打算上马这样多大工程,闭门造车就决定了。这一下,震动的不仅是天下人,开荒团高层也慌了手脚,一个高层会议,马上在李易不情不愿下,硬性召开了。
李易是真有许多事要忙,要去指导。虽然李易不懂技术,不过没吃过肥猪肉,总看过肥猪走。李易的随意一个指点,往往就省了许多人的心血,也让那些技术人员少走许多弯路。
会议室里,一个超大的圆桌,李易在对着门的位置落座。周围依次坐着开荒团的核心。
气氛有些沉闷,大家谁也不开口。
眼看大家都绷着脸喝茶,任月终于忍不住了。
任月敲了下桌子,对大家道:“都这么严肃干嘛,不就是都不满李易偷偷鼓捣出来的那个什么投资方案嘛,直接说出来,别憋着,憋出毛病来自己招罪。”
这个开场白一下让大家脸色不那么难看了。尤其是任月说“偷偷鼓捣出来的投资方案”还加重了语气,许多人琢磨了一下意味,都笑了起来。
崔芸坐在李易旁边,本来也笑了,不过想了想,又板起脸,对李易道:“李司令,您这样大的投资,就算一言九鼎,也应该和大家商量一下口径吧?这不声不响的,你说,你打的什么心思?”
这一句话说完,立刻想起上次就问了这样一句话,结果自己投怀送抱,被李易亲了个实在的事,脸立刻“腾”的红了,马上低下头去。
大家看崔芸正说着话,忽然红了脸,低下头去,哪知道这不足为外人道的事,都有些莫名其妙,觉得崔芸问这个事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这不是大家的心声吗?
李易心思哪有那么细腻,早忘了前茬,见大家看着他,就问李汝华道:“我们现在还有多少钱?”
李汝华道:“我们的账户,再加上司令您的账户,如果把黄金也折算成白银,还有现银8640万两。”
李易又道:“今年秋收过了,李肱你说说大明今年的状况。”
李肱是上海父母官,他刚从大明过来,而且李易让他负责收集大明的信息,他的担子也不轻。
大家都注视着李肱,这都忙自己的了,大明现在是个什么状况?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9/9467/23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9/9467/23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