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七章大明危机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投票推荐

    “大明开荒团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李肱给大家介绍大明现状:“大明今年状况更不好。广东、福建雪灾已经显现后果,家中断粮的人越来越多。可是大家都不知道向哪逃荒。就靠我们要移民400万这根救命稻草撑着,才没酿出大祸。

    山西、陕西春天的暴雪冻死了春苗,又来一场大地震,更是雪上加霜。边民民心动荡,就靠军镇镇压,才勉强安定。

    黄河、淮河流域今年大旱,又起了蝗灾。庄稼大量减产,灾民本就遍地,现在情况更糟。听说运河两岸,已经到处是灾民,饿死的人每天都是成百上千。

    长江流域相对好些,可是京师和边疆军兵都靠这里米粮,也左支右绌,捉襟见肘了。总体来说,大明比去年更困难。”

    李易见李肱说完,点了点头,又对任月道:“任月你说说辽东情况吧。”

    任月道:“辽东都是一茬粮食,司令说的小冰河期天气转冷,对这里影响不大。刚开出的荒地地力又强,苞米平均亩产600斤以上。高粱也有500斤。尤其是李胜义军屯的土豆,今年向北种到了沈阳那边,种了大约200万亩,用的都是辽东本溪以东逃难的灾民耕种,平均亩产3000斤,李胜义养的猪都不吃做土豆粉剩的渣子了,都是直接喂土豆了。这边饿死那么多,他可真祸害人。司令你可得管管了。”

    任月汇报完辽东大致情况,还不忘结尾黑李胜义一把。当年在向阳大院,任月作为小管家,最头疼的就是李胜义。大错小错一大堆。任月管他,他倒是不敢不听,因为任月的背后,是大师兄的拳头。可是过后就忘,大师兄的拳头他挨的最多。

    任月总说李胜义是属猪的,记吃不记打。这回好,李胜义真的迷恋上养猪了。还越养越多,南方去辽东的师弟,哪个临走他都要送许多猪崽子,美其名曰:“苟富贵,勿相忘。”

    其实就是李胜义实在太爱吃肉了,一顿不吃肉,就耷拉脑袋,像饿了他几辈子似的。

    李胜义被显通寺收进庙年纪比较大,已经9岁了。父母是哪里人他不记得,父母怎么死的他也不记得,他记得的就是饿。

    去讨、去偷、去翻垃圾堆。。。。。。,反正几岁就没了父母,他靠自己生物本能,居然活了下来。

    别的许多师弟进庙的时候都很小,不记得在世间流浪的苦。他记得太清楚,所以比别人更喜欢吃的东西,尤其是肉。

    他是第一个死心塌地,彻底跟着李易混的。就是因为李易在显通寺就给他们加餐,由一日两餐变三餐。虽然是素馅大包子,那也让李胜义做梦都乐醒。

    至于以后李易带他们到庙外吃肉,他就不知道怎么表达对大师兄的感情了。李易离开显通寺的时候,他坚决要跟着走,大家左说右说,告诉他用不了多久,大家都去,好不容易才安抚住他。

    当时把李易感动够呛,后来才知道,感情这厮就是怕离开李易,吃不到肉,根本不是舍不得李易走。

    现在李胜义自己当家做主了,后勤他就管一件事:养猪!

    李易问李胜水:“你最后从辽东回来,李胜义怎么直接喂土豆了?”

    李胜水道:“土豆太多了,做粉也用不了那么多。李胜义就多养了几万头猪。”

    李易拍了一下桌子道:“这个败家子,不管真不行,祸害钱啊。”

    崔芸道:“比祸害钱,谁能和司令您比啊,李胜义祸害几个土豆子值几个钱,您大笔一挥,就是一亿两银子啊。”

    李易看形势不妙,崔芸有向自己开炮的意思,赶紧岔开话头道:“崔芸你还是说说,去年辽东移民保险金怎么收的吧。”

    崔芸道:“去年的移民,今年保险金折半收的,算是优惠政策。200份保险单和一些额外移民到辽东的,本应该收500万两左右的银子,可是辽东粮食太多,根本卖不出去,只好收了粮食,价格随行就市,按一两银子3石玉米收的。1500万石玉米,都在各地部队中屯着,秋收后就上冻,粮食运不出来,不能换成银子,愁死人了。”

    崔芸可是一个好管家,她讲究落袋为安,银子不馊不酸,好储存。粮食入冬还好,明年春后一下雨,就会有大量损耗。

    李易道:“崔芸,你说我们的存粮和土豆,够不够200万人吃一年?”

    崔芸道:“当然够。啊,我明白了,你是打算把这些粮食消耗出去。不对啊,那也不划算啊,我们把粮食换成了钱,就算500万两银子变成了1000万,可是还是亏很多钱啊。”

    李易道:“不错,我们把银子换成了几条驿路,世界上最好的路。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你没听说过吗?”

    崔芸摇头,认真道:“真没听说过。”

    李易道:“那你现在不就听说了嘛。银子流通起来,才是好东西。不流通放那,和铁疙瘩没区别。我们得让手里的银子流通起来。哦,捎带说一下我和李行长研究出的好玩意。”

    李易说着拿出几枚圆形钱币,有金币,有银币,还有铜币,传示大家。

    崔景荣仔细审视着手里的金币和银币,边缘做工很精美,是麦穗,还有几个阿拉伯数字1618,现在李易把阿拉伯数字已经通过报纸,在全国普及了。份量重的钱币,中间是一个5,轻的中间是2。

    崔景荣道:“这个样子我见过,西方人就有金币和银币,这个1618是西元纪年吧?中间5意思是5钱重量,2是2钱重量。边缘的麦穗是怕有人偷磨金粉银粉下去吧。”

    李易道:“是这样。等重情况下,一枚金币换10枚银币,换100枚铜币。”

    崔景荣道:“5钱的金币足重5钱?”

    李易摇头道:“不足,4钱5,不足部分是火耗。”

    崔景荣摇头道:“就知道你不会足,奸商啊奸商!”

    一下子屋子里的人哄堂大笑。

    李易道:“这个钱币重量,我们说的算。反正什么时候,大家都可以拿着钱币来银行兑换等量金银,我没做成4钱的已经很厚道了。钱币是我们银行担保的。一块一块碎银子太不方便流通了,咱中华联邦,不能让洋人专美于前。

    对了,李行长要在今年,在京师、南京、辽阳几个地方设立分行。现在我们上海人才济济,换以前敢想有这么多懂数算的人才吗?这就是高速发展,引来了金凤凰。”

    崔芸拦住李易话头道:“你说的都对,好了吧?其实你的心思,就是想拿这金币银币去圈钱。我们不研究银行业务,你说了我们也不懂,我们想听你说说为什么必须修路,不是仅仅为了卖粮食那样简单吧?”

    李易道:“好,那我就说一说。”

    李易要说修路的理由,大家立刻鸦雀无声了,注意力都集中过来。

    李易道:“首先这大明乱象已呈,大家想一下,我们上海就是大明的门户,大明是我们的后方。一个稳定的大明,有利于我们发展,还是一个混乱的大明有利于我们发展?”

    这一句话让大家都深思起来。

    大明和李易,有仇怨,有合作。按理说,大明和李易刚大战一场,本势同水火。大明如果垮掉,会怎样呢?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势力最强的开荒团,就会直接争霸中原,李易问鼎,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那么,在大明面临深渊的时候,推一把还是拉一把好呢?

    李易如果成为天下之主,在座的封侯拜相,不在话下。都是大功臣。

    可是崔景荣原是大明兵部尚书,李汝华原是大明户部尚书,他们已经位极人臣了。他们跟随李易,图的是什么?难道还是官复原职?

    李易又图的是什么?真的就是那皇位?

    看大家都脸色凝重,一副深思的表情,李汝华打破沉寂,逗趣崔芸道:“崔总裁,你可是未来的女丞相啊,你先说你的理解吧。”

    崔芸瞪了李汝华一眼,道:“李叔,您这为老不尊了吧?还打趣我?我就是个苦命干活的人。不过我知道,李易志不在大明。李易,你就直接给大家说说吧。别卖关子了。”

    李易道:“那我就说说。我总对师弟们说,我的目的,是富贵人可以富贵,可是也要让穷苦人能过上吃饱穿暖的生活,也可以体面的活着。我并不是说说而已。”

    李易扫视了一下大家,继续说道:“大家现在已经知道了,大明不是世界的中心,我们住在一个球形的世界,吕宋的西班牙人,向西走,可以回到他们的国家。向东走,也可以回到他们的国家。就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大明读书人,故步自封,反复炒几个圣人的冷饭,就弄点儿八股文章,把无知当有趣,早已经落伍了。”

    在座的崔景荣、李汝华、李肱等人,都是勇于迈出大明藩篱的人,虽然觉得自己住在一个球上不可思议,不过李胜水、崔秀都证实过:西班牙人确实是向东航行,结果回到西方的。而他们的邻国葡萄牙人,则是向西走,回到西方。当然,西班牙人有时急着回国,季风未起,偶尔也借路葡萄牙地盘,向西走回国。

    事实如此,也由不得他们不信。

    这样一想,人家西方早把世界走个遍了,大明自诩为最博学的一伙人,还以为天地四方,我在中央,四周都是无知无识的蛮夷,也真是可笑。

    既然知道了这个状况,应该怎么办呢?大家都望着李易。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9/9467/24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9/9467/24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