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章封神演义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投票推荐

    “大明开荒团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李易不知道什么事情,让鲁平忽然急切想发言,示意鲁平说下去。

    鲁平道:“司令,想必您这铁路,是建在驿路上。不知道这驿路宽度可够用么?”

    这种专业问题,还得专家来答。李易回头看向陶远山。

    陶远山道:“司令当时建议我们,两条并列铁轨宽度四尺八寸。我们也不知道司令怎么得出的这一数据。不过经过我们对铁的硬度韧度试验,还有车厢长宽高的比例,我们觉得铁轨相距四尺三寸距离最佳。这样加上车厢延展,马匹和行人的安全距离,马匹和路基外沿的安全距离,铁路占道一丈三尺。辽东路宽五丈,剩余地方足够两辆马车错车和行人行走。”

    李易提议的四尺八寸,是按照记忆中的铁路宽度一米五左右计算的。

    中国古代度量衡很混乱。

    隋朝以前,一尺就相当于今天的六寸略多。所以说评书的,吹嘘谁是个猛将,身高一丈,换算一下,就是身高两米。也不太稀奇。至于说诸葛亮身高八尺,就是一米七左右。标准身高了。

    明朝的一尺,已经很接近后世的一尺标准。李易特意让陶远山和西方的米校准过,大约是31厘米多一些。

    不过明朝的斤,和后世就差得多了。因为明朝采用的还是一斤十六两。陶远山说的铁轨一节10斤,其实是后世的十六斤。

    李易也很头疼大明的混乱度量衡,所以工学院也同时引入了西方的“米”这一进制。

    鲁平摇头道:“老师,一丈三尺宽有说法吧?您这铁轨不能有去路没回路吧?宽度不应该这样窄。”

    陶远山道:“司令建议我们,在一些地方设置引轨,作为错车用。”

    鲁平反对道:“这铁路我已经听明白了。我觉得也许最开始运输量不大的时候,相对运输,同轨错车还好说。以后运输量大了,满道都是车辆,可怎么错车?还有更重要一节,这铁轮铁轨,拉动肯定容易。两匹马拉一辆车是不是有些浪费?”

    陶远山道:“这个我们想过,按理一匹马确实拉得动一辆车。可是车厢的稳定性就差了很多。如果加大车厢载重量,铁轨承重增大,还得加宽加厚铁轨,还是不划算。只好浪费一些马力了。”

    鲁平问道:“为什么不两匹马,拉两节车厢,或者三节车厢?只需把车厢联结在一起,不就可以了吗?”

    陶远山愣了一下,猛一拍手,恍然道:“好主意!”

    和陶远山一起来的人也都觉得这个想法好,纷纷称赞不已。

    后人看一个车头拉许多车厢司空见惯。古人从没有几匹马拉两辆车的先例。第一次打破马拉一个车厢的定型思维,可不是那么容易。

    李易虽然没什么束缚,不过他根本没往这方面想。他给陶远山去信,只顾绞尽脑汁,回忆铁轨的设计,车轮的设计了。对拉一个车厢还是两个车厢,根本想都没想。也没想到工学院这么多能人,居然没人琢磨拉两个车厢更经济的问题。

    这就看出鲁平的头脑,确实是创新型的头脑。一语点醒梦中人。

    有人兴奋道:“拉两节车厢好,只需要设计一个连接,用挂钩一类,然后两匹马就可以运力翻倍。这个了不起。还可以试试可不可以拉三节车厢。”

    鲁平见大家都赞同自己的意见,也从心里高兴,又补充道:“其实,修两条铁轨,占的宽度就是一加一小于二了。估计也就是最多占地两丈宽。有了这铁路,普通马车肯定大量减少,我们五丈宽的路面,绝对够用。我建议就铺对行的铁轨,虽然成本高了些。”

    李易道:“鲁平说的有道理。我们把对行的铁轨位置预留出来,现在可没有那么多的铁来铺双向铁轨。压后再说。”

    其实李易说的不全是真话。对这铁路,他是另有打算的。这铁路运输的利润,又高又稳定。美国历史上最火的股票是什么?就是铁路股。曾经炒得很高很高。

    所以李易打算的是怎样能发行股票。这才是全民投入,共同繁荣,共同造富。

    他现在已经有了初步打算,就是一段一段修铁路,做出样板,让人人看到利润,在报上铺天盖地一宣传,想参与的人,估计就如过江之鲫。

    鲁平听了也点头道:“不能一口吃个胖子,看来是我心急了。”又转头对陶远山道:“这轨道当然要平。你们打算把铁轨直接埋在水泥里吗?”

    陶远山道:“司令提出轨道底下铺石子,再铺枕木,最后铺铁轨。我们经过测试,1000石的车厢,不需要那么复杂,直接把轨道埋设在水泥路面就可以。这样成本就降低许多。再说,我们这车也没那么娇贵,就算哪节铁轨出问题了,车在水泥路面上走一段也没问题。当然,如果铺铁轨的水泥更坚硬就好了。”

    李易这才知道,是自己想多了。

    马车速度慢,就算脱轨,两匹马又不是拉不动带轮子的车厢,再重新回到铁轨上去就可以了。哪有后世火车脱轨的可怕。

    鲁平见说到他最得意的水泥,立刻兴奋起来,对陶远山道:“老师,我们现在已经研究出五六种不同硬度的水泥,各有利弊。还需要和您带来的几位研究铁轨铺设的一起琢磨,看看哪一种合适。实在不行,咱们马上继续调制就是了。不过是个配方的问题。”

    今天李易不过是个主持人,一说到专业的东西,李易就无话可说了。

    会场的气氛逐渐热烈,再后来就变得仨一群俩一伙,完全无序了。

    李易看着被二十几个人围在中间,面红耳赤,指手画脚的鲁平,不由得笑了起来。

    这是一个功利心很强的人,可是才能也一样强。虽然个性张扬,喜怒形于色,可是这样人心底无私,最好用不过。

    陶远山一行人在营口停留了三天,和鲁平的团队终于磨合出了一个水泥配比方案。

    李易这时才想起提醒这帮人,铁是会热胀冷缩的,轨道接头的地方,一定要留下0.6厘米的空隙。

    工学院的人都知道西方的米进制,也都知道建筑学上的热胀冷缩原理,留出些缝隙是肯定的。不过都惊讶李易怎么得出的0.6厘米距离?

    李易也不好解释,只得含糊其辞,好不容易才糊弄过去。

    好在大家都知道,李易是眼高手低的人。虽然偶有惊人之语,也不要指望他真的能说出什么道理来。

    四月18日,一行人开始向百川铁厂进发。

    路上滚滚人流,都是北上的移民队伍。肚子吃得饱,这些人都开始有了精神,笑容又回到许多人的脸上。

    李易没有骑马,更没有坐车。他就迈开脚步,走在移民队伍边。

    路虽然很宽,可是移民队伍的团长、师长,都约束着大家,只走左半边路,留下右半边,给来往驿路的人。右半边的路上,经常有快马,骑手不停的扬鞭催马,奔驰过去。这些骑手有穿军装的,有穿专门送信人的特定服装的,也有普通着装的。马匹疾驰,真让移民走到这半边,确实危险。

    陶远山虽然已经五十多岁了,可是依然健步走在李易身边。这次虽然备了许多马车,可工学院的人,几乎没有坐车的。

    李易对陶远山道:“陶院长,让大家不要看我,不要累着,该上车上车。”

    陶远山笑道:“我们工学院的,有几个是娇贵身子?走走路才轻松。”

    李易这才想起:工学院的底子是墨门。墨门弟子,走的就是艰苦朴素的路子。后来加入的各行各业的工匠,也不是社会上等人,都吃得起苦。

    李易长出一口气,对陶远山道:“我从宿县到天津,看尽了人间惨状,许多人泪都流干了,现在总算有了笑容。”

    陶远山感慨道:“这世间如果没有司令您,不知道会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死无葬身之地。走,咱们看看那走到路边交谈的两人在说什么。也算体验民情。”

    这时一个路边的60来岁辽东百姓,正拉住一个三十多岁的移民,问道:“刚才我听你说话,是河北正定口音啊。”

    那人道:“是啊,俺正定卢屯镇的。”

    老人激动得胡子都撅了起来,道:“老乡啊,俺正定胡屯镇的,咱俩邻居啊。俺问你,现在胡屯咋样了?”

    中年人道:“能咋样,没了呗。这一场大水,咱那一县,没剩几个村子。你还有亲戚在那边啊?”

    老人道:“有啊,俺家遭灾早,前几年就逃荒出来了。现在看,早出来是对了,咱们家好歹都在一起。六娃,六娃你过来。”

    一个年轻人跑了过来,道:“爹,俺正忙着给老乡送土豆呢,啥事?这个老乡,你吃一个咱家土豆,又沙又不腻。”说着又从另一个篮子里摸出一根大葱,道:“就着这个吃爽利。都是俺家自己种的。”

    老人道:“六娃,这是俺们真正的老乡,正定的。叫哥。”

    六娃马上亲热的叫声“哥”,又从篮子里拿出两个鸡蛋塞到这老乡手里。看来这年轻人还是看眼缘,留有后手。

    老人对中年人道:“到了这地儿,你就别怕了。这是咱万家生佛李易大人的地盘,以后都是好日子了。”

    中年人伤感道:“可惜俺媳妇孩子都走散了,好在那时快到天津了,不会被饿死。有缘说不定咱们还能聚一块,没缘就求老天爷保佑她嫁个好人家别遭罪。”说着开始抹眼泪。

    这个时代交通靠走,通讯靠吼,一个不注意,夫妻就可能冲散了。从千万人中找出那一张熟悉的脸,真的很难。

    老人一把拽这个人到一边,对他道:“傻,你求啥老天爷,将来安家了,打个板,供个李易大人的牌位,每天上柱香,求李大人保佑找回媳妇,比啥都灵!”

    李易听了老大爷的话,心内一阵恶寒。他都不知道,自己居然还有帮别人找媳妇的功能!

    再往下一想,李易不禁打了一个冷战:自己以后会不会被开发出新功能——保佑人家生大胖小子啊?!

    这可没准儿,看看中国本土各路神仙,几乎都是历史名人,比如赵匡胤抢来的小老婆花蕊夫人,就被百姓变成了送子娘娘。哦,原来有送子娘娘了,还好还好,李易总算放了心,自己不会做这项工作了。

    这乡间百姓盲从盲信,随便找个石头找个树,都能赋予它一些神奇的功能,然后去顶礼膜拜。李易太明白这一套了。

    所以古代玩起义的,都会编排个自己是天蓬元帅下界一类,不要认为这招数不新鲜,不用多久,就能网罗一帮忠实信徒。

    宗教这东西,堵不如疏,李易这几年,一直在琢磨,是不是弄个什么宗教,改良一下,尽量符合自己的标准,有益社会稳定的。然后包装好送给老百姓,便于管理呢?

    现在自己充当万能神,每天被大家嘟嘟囔囔念叨,这可太腻歪人了。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9/9467/40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9/9467/40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