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自投罗网
“大明开荒团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李易这样的人想闲下来很难。
他这样大张旗鼓的返乡,早惊动了山西的有心人。
最先赶来的是向阳义学的学生。
过了大年初一,向阳义学的学生闻讯赶回的成群结队,山西的秀才举人甚至进士及第的才子也蜂拥而来,都想聆听李易的当面教诲。
到了李易这个高度,就没人计较他是童生出身。这是指点江山,擘画天下的奇人,真的可以为天下师了。没见人家手下探花、榜眼、状元多得是?
更有数不清的商人赶了过来。
当年李易在周庄给江南商人讲了几天课,对江南商界影响深远。自那时起,江南商人的眼界就高出了北方一筹,打破了大明以晋商为首的局面。江南商人胆略气度已经是晋商望尘莫及了。
现在晋商也有了当面请教的机会,怎能不趋之若鹜,赶到新襄?
晋商八大家家主联袂而来,求见李易后,强烈要求李易不能厚此薄彼亏待故乡人,也要讲三天大课才好。
李易有些盛情难却。
不过李易今非昔比,每天数不清的人要接待,数不清的事要处理。就算到了新襄也闲不下来。所以最终只答应初八给这些商人开一天课。由参加了中华商会的山西会员张瑾负责,遴选二百名听课的人。
祭祖和拜年过后,李易除了接待一些嘉宾,就是给义学学生讲课。这些学生有组织有纪律,几天的时间情绪热烈,但是秩序井然。
山西的知识分子也坐在一边旁听,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李易几年前也曾回过向阳大院,讲过大课。那些听课学生几乎都不在了,他们奔赴各地,成了李易地方政府的中坚力量。如今这些人,都是陌生脸孔,都是兴奋莫名。大明做官机会太少,李易的地盘,随随便便就能安排个知县。
就算明知道李易的地盘都是远在天边,可是大明做官远离家乡也多得是,心动是必然的。
到了初七,张瑾跑来诉苦,说他已经组织不了这次活动了。
李易有些奇怪:他在上海见过张瑾,是晋商中佼佼者,怎么忽然畏难了?
仔细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京师消息来源比晋商不差,李易回家的消息一传出,许多人就关注着新襄。初一李易定下要在初八开课,消息就被跑死马的速度送入京师。那些没机会到上海的世家子弟和京师中豪商巨富,就日夜兼程赶赴新襄。
这些年所有商机几乎都在开荒团地盘,恐怕未来许多年还是这样。这些世家做事谨慎,已经落后一筹了,不想继续落后下去,这就是一个机会。
初六白天,已经有人陆续到了。初七上午,来的京城人物就多了,远超二百人。这些京师世家都有高官做后台,哪是晋商惹得起的,张瑾一听说后面还有许多京师人物赶过来,当时就垂头丧气,向李易告罪去了。李易规定的二百个名额,都给京师的人也不够,这可怎么安排?
李易一听也有些犯愁:向阳大院最大的屋子,也就能容二百人听课,这样多人怎么办?
当年周庄讲课的时候,虽然也是过年,但那是江南,在户外开课还忍受得了。山西天寒地冻的,能在户外讲课吗?李易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初八。
虽然没有风,但是乌云密布,没有阳光的初春满是料峭的寒意。
李易八点钟走出向阳大院大门外,放眼看去,大路上,田野里,到处是人。
李易的一个营只留下一个连守护向阳大院,其余几个连都放出去十里左右,控制各处要道。现在通过了安全检查的人已经过千了。
怎么办?
晋商和京商的领袖一起来找李易,希望李易辛苦些,也学周庄来一场露天课。都表示天气虽然冷,但是大家穿的多,耐冻。
李易无法,只得让回来的学生把各个宿舍炕烧热,有冷了的进来热乎一下。然后让警卫放商人们进入院内。
向阳大院很宽敞,进来一千多人也不觉得拥挤,李易就站在院中高台上,准备开讲。
其实李易也珍惜这样机会。
这是他第一次有机会面对京师这么多世家子弟。
这些世家掌握着大明真正的财富,掌握着大明真正的资源。只要自己不夺取大明的江山,这些世家就只能争取,不能动强硬手段。
李易环视了一下:一院子的狐裘貂皮,难怪不怕冻。
李易清了清嗓子,向周围拱手,用洪亮的声音道:“今天大年初八,我李易在这里给大家拜个晚年。”
这一下就乱了,中国是礼仪之邦,受了礼哪有不回礼的?更何况是李易的礼呢?人们有抱拳的,有拱手的,有作揖的,更搞笑的是人们站得这样密集,还有人想拱块地方磕头的。
李易等乱劲儿过去,继续道:“这样大冷的天,耐不住的就进屋里热炕上暖和一会儿,我今天就捞干的说。咱中国固步自封几千年,总觉得天圆地方,我在中央,大家今天都能看到报纸,这思想对吗?”
“不对!”许多人积极回应。
李易道:“嗯,大家现在都知道,仅仅开荒团现在占领的辽东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漠南省,还有李胜义军团正在讨伐的北方,这一片土地面积就超过了大明。”
轰~~的一下,场面略微乱了一下。虽然开荒团占领了关外大片土地,但是到底有多大,大家并不知道。
大明土地还没有后世的西藏和新疆许多地方,本就不大。再卖了关外土地后,面积缩减到二百多万平方公里。北方四省和广袤的西伯利亚加起来比大明面积真大得多。
李易这样一说,许多人就算暗账,不由得更吃惊:李易还有台湾和安南三省,这样说岂不是比大明的面积要大得多了?敢情开荒团不仅兵强马壮,地盘也大啊。
李易继续道:“许多人会以为:大有什么用?不过是一片荒凉罢了。我告诉你们:就在年前,开荒团的移民第一师高迎祥部,在杳无人烟的黑龙江畔,半年就挖到了一千三百万两金沙!折合白银就是一亿多两!
我知道你们许多世家有钱,地窖里的银子成堆。可是你们想过几万人半年挖回过亿两白银吗?你们还敢说这片土地贫瘠吗?”
这一下更乱了。许多人互相询问:是不是听错数字了?半年过亿两白银,在哪?这地方在哪?黑龙江旁,好像当年也是大明土地呢。大明当年有一亿两白银,还用愁钱?
李易等大家平静下来,才继续道:“金矿铁矿什么的各类矿山不说了,就是北方的黑土地,也远比咱们中原耕种几千年的地肥沃得多。这些地方虽然一年只能种一茬粮,可是这一茬粮,产量比咱中原高一倍左右。更不用说还可以抢种一茬菜呢。不过我觉得不用抢种,为什么?对了,地多得是,抢个什么劲儿!”
许多人嗡嗡起来:“抢也抢不着。辽东卖地的时候多少人举着钱?”
李易举起手掌下按了一下,等大家平静了,继续道:“辽东当地主的机会你们没抢上,那一页就翻过去。今天来的我送你们一个礼物:愿意去黑龙江淘金垦荒的,尽可以组织百姓去。淘金的上交七成收入,垦荒的上交三成收入,开春冰融雪化,航道开了,我们就会有海船在天津拉大家出发。一个千人队算一个营,一个营就可以出发。只需交每人五两银子的船费和工具费,黄金就在远方等着你!”
要说这李易主意来的可够快。
世家最大的特点是有人有钱,黑龙江一带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李易现在不想自己搭钱移民了,就脑筋一转,打起了这些人的主意。
李胜让的部队运送林丹汗登陆日本后,就会暂时没事干,白练兵多浪费。不如充分利用,运人去黑龙江,还能赚些船票钱。
黑龙江有了人口基础,将来就地征兵就有了基础,还怕什么老毛子过来。
李易肚子里算盘打得噼啪响,这些商人可不知道。他们只知道有了一条财路,至于可行不可行,那得回家族再探讨。
李易忽然又想起李胜东李胜天两个师还需要商队,就继续对大家道:“你们都知道李胜广的海军第一军吧?”
许多人都喊道:“知道,美洲运回黄金白银的那个李胜广。”
李易道:“对了,他们那个地方叫南美洲,也比大明大,不知道大了多少。”
许多人惊呼:“也比大明大?看来这大明的‘大’字是不是......那啥了?”
李易道:“他们占领的地方四季都是夏天,盛产白银,又叫白银胜境。其他水银、宝石什么的矿藏也多得是。至于土地多肥沃咱也不稀罕说了,哪个地方不比耕种几千年,养分流失光了的中原土地肥沃呢?
过两个月,我们就有两个师去那里,欢迎你们组成商团,带着瓷器丝绸布匹,去换当地人的珠宝黄金白银。当地人就一个特点:傻!根本不知道金银值钱,也许你随便拿个瓷瓶,就能忽悠来一块狗头金。那两个师带回了几百块红宝石,就是船员拿自己的粗瓷大碗换的,一个碗一块宝石,不信的可以去找船员打听打听。”
李易说得有鼻子有眼,立刻让许多人疯狂了。财帛动人心,黄金宝石更动人心。
这一回许多人激动得大喊:“李司令,我家做丝绸生意的,那个地方需要丝绸吗?”
“李司令,我家就是做陶瓷生意的,现在就报名!”
李易笑了:自投罗网的人真多啊。
李易这样的人想闲下来很难。
他这样大张旗鼓的返乡,早惊动了山西的有心人。
最先赶来的是向阳义学的学生。
过了大年初一,向阳义学的学生闻讯赶回的成群结队,山西的秀才举人甚至进士及第的才子也蜂拥而来,都想聆听李易的当面教诲。
到了李易这个高度,就没人计较他是童生出身。这是指点江山,擘画天下的奇人,真的可以为天下师了。没见人家手下探花、榜眼、状元多得是?
更有数不清的商人赶了过来。
当年李易在周庄给江南商人讲了几天课,对江南商界影响深远。自那时起,江南商人的眼界就高出了北方一筹,打破了大明以晋商为首的局面。江南商人胆略气度已经是晋商望尘莫及了。
现在晋商也有了当面请教的机会,怎能不趋之若鹜,赶到新襄?
晋商八大家家主联袂而来,求见李易后,强烈要求李易不能厚此薄彼亏待故乡人,也要讲三天大课才好。
李易有些盛情难却。
不过李易今非昔比,每天数不清的人要接待,数不清的事要处理。就算到了新襄也闲不下来。所以最终只答应初八给这些商人开一天课。由参加了中华商会的山西会员张瑾负责,遴选二百名听课的人。
祭祖和拜年过后,李易除了接待一些嘉宾,就是给义学学生讲课。这些学生有组织有纪律,几天的时间情绪热烈,但是秩序井然。
山西的知识分子也坐在一边旁听,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李易几年前也曾回过向阳大院,讲过大课。那些听课学生几乎都不在了,他们奔赴各地,成了李易地方政府的中坚力量。如今这些人,都是陌生脸孔,都是兴奋莫名。大明做官机会太少,李易的地盘,随随便便就能安排个知县。
就算明知道李易的地盘都是远在天边,可是大明做官远离家乡也多得是,心动是必然的。
到了初七,张瑾跑来诉苦,说他已经组织不了这次活动了。
李易有些奇怪:他在上海见过张瑾,是晋商中佼佼者,怎么忽然畏难了?
仔细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京师消息来源比晋商不差,李易回家的消息一传出,许多人就关注着新襄。初一李易定下要在初八开课,消息就被跑死马的速度送入京师。那些没机会到上海的世家子弟和京师中豪商巨富,就日夜兼程赶赴新襄。
这些年所有商机几乎都在开荒团地盘,恐怕未来许多年还是这样。这些世家做事谨慎,已经落后一筹了,不想继续落后下去,这就是一个机会。
初六白天,已经有人陆续到了。初七上午,来的京城人物就多了,远超二百人。这些京师世家都有高官做后台,哪是晋商惹得起的,张瑾一听说后面还有许多京师人物赶过来,当时就垂头丧气,向李易告罪去了。李易规定的二百个名额,都给京师的人也不够,这可怎么安排?
李易一听也有些犯愁:向阳大院最大的屋子,也就能容二百人听课,这样多人怎么办?
当年周庄讲课的时候,虽然也是过年,但那是江南,在户外开课还忍受得了。山西天寒地冻的,能在户外讲课吗?李易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初八。
虽然没有风,但是乌云密布,没有阳光的初春满是料峭的寒意。
李易八点钟走出向阳大院大门外,放眼看去,大路上,田野里,到处是人。
李易的一个营只留下一个连守护向阳大院,其余几个连都放出去十里左右,控制各处要道。现在通过了安全检查的人已经过千了。
怎么办?
晋商和京商的领袖一起来找李易,希望李易辛苦些,也学周庄来一场露天课。都表示天气虽然冷,但是大家穿的多,耐冻。
李易无法,只得让回来的学生把各个宿舍炕烧热,有冷了的进来热乎一下。然后让警卫放商人们进入院内。
向阳大院很宽敞,进来一千多人也不觉得拥挤,李易就站在院中高台上,准备开讲。
其实李易也珍惜这样机会。
这是他第一次有机会面对京师这么多世家子弟。
这些世家掌握着大明真正的财富,掌握着大明真正的资源。只要自己不夺取大明的江山,这些世家就只能争取,不能动强硬手段。
李易环视了一下:一院子的狐裘貂皮,难怪不怕冻。
李易清了清嗓子,向周围拱手,用洪亮的声音道:“今天大年初八,我李易在这里给大家拜个晚年。”
这一下就乱了,中国是礼仪之邦,受了礼哪有不回礼的?更何况是李易的礼呢?人们有抱拳的,有拱手的,有作揖的,更搞笑的是人们站得这样密集,还有人想拱块地方磕头的。
李易等乱劲儿过去,继续道:“这样大冷的天,耐不住的就进屋里热炕上暖和一会儿,我今天就捞干的说。咱中国固步自封几千年,总觉得天圆地方,我在中央,大家今天都能看到报纸,这思想对吗?”
“不对!”许多人积极回应。
李易道:“嗯,大家现在都知道,仅仅开荒团现在占领的辽东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漠南省,还有李胜义军团正在讨伐的北方,这一片土地面积就超过了大明。”
轰~~的一下,场面略微乱了一下。虽然开荒团占领了关外大片土地,但是到底有多大,大家并不知道。
大明土地还没有后世的西藏和新疆许多地方,本就不大。再卖了关外土地后,面积缩减到二百多万平方公里。北方四省和广袤的西伯利亚加起来比大明面积真大得多。
李易这样一说,许多人就算暗账,不由得更吃惊:李易还有台湾和安南三省,这样说岂不是比大明的面积要大得多了?敢情开荒团不仅兵强马壮,地盘也大啊。
李易继续道:“许多人会以为:大有什么用?不过是一片荒凉罢了。我告诉你们:就在年前,开荒团的移民第一师高迎祥部,在杳无人烟的黑龙江畔,半年就挖到了一千三百万两金沙!折合白银就是一亿多两!
我知道你们许多世家有钱,地窖里的银子成堆。可是你们想过几万人半年挖回过亿两白银吗?你们还敢说这片土地贫瘠吗?”
这一下更乱了。许多人互相询问:是不是听错数字了?半年过亿两白银,在哪?这地方在哪?黑龙江旁,好像当年也是大明土地呢。大明当年有一亿两白银,还用愁钱?
李易等大家平静下来,才继续道:“金矿铁矿什么的各类矿山不说了,就是北方的黑土地,也远比咱们中原耕种几千年的地肥沃得多。这些地方虽然一年只能种一茬粮,可是这一茬粮,产量比咱中原高一倍左右。更不用说还可以抢种一茬菜呢。不过我觉得不用抢种,为什么?对了,地多得是,抢个什么劲儿!”
许多人嗡嗡起来:“抢也抢不着。辽东卖地的时候多少人举着钱?”
李易举起手掌下按了一下,等大家平静了,继续道:“辽东当地主的机会你们没抢上,那一页就翻过去。今天来的我送你们一个礼物:愿意去黑龙江淘金垦荒的,尽可以组织百姓去。淘金的上交七成收入,垦荒的上交三成收入,开春冰融雪化,航道开了,我们就会有海船在天津拉大家出发。一个千人队算一个营,一个营就可以出发。只需交每人五两银子的船费和工具费,黄金就在远方等着你!”
要说这李易主意来的可够快。
世家最大的特点是有人有钱,黑龙江一带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李易现在不想自己搭钱移民了,就脑筋一转,打起了这些人的主意。
李胜让的部队运送林丹汗登陆日本后,就会暂时没事干,白练兵多浪费。不如充分利用,运人去黑龙江,还能赚些船票钱。
黑龙江有了人口基础,将来就地征兵就有了基础,还怕什么老毛子过来。
李易肚子里算盘打得噼啪响,这些商人可不知道。他们只知道有了一条财路,至于可行不可行,那得回家族再探讨。
李易忽然又想起李胜东李胜天两个师还需要商队,就继续对大家道:“你们都知道李胜广的海军第一军吧?”
许多人都喊道:“知道,美洲运回黄金白银的那个李胜广。”
李易道:“对了,他们那个地方叫南美洲,也比大明大,不知道大了多少。”
许多人惊呼:“也比大明大?看来这大明的‘大’字是不是......那啥了?”
李易道:“他们占领的地方四季都是夏天,盛产白银,又叫白银胜境。其他水银、宝石什么的矿藏也多得是。至于土地多肥沃咱也不稀罕说了,哪个地方不比耕种几千年,养分流失光了的中原土地肥沃呢?
过两个月,我们就有两个师去那里,欢迎你们组成商团,带着瓷器丝绸布匹,去换当地人的珠宝黄金白银。当地人就一个特点:傻!根本不知道金银值钱,也许你随便拿个瓷瓶,就能忽悠来一块狗头金。那两个师带回了几百块红宝石,就是船员拿自己的粗瓷大碗换的,一个碗一块宝石,不信的可以去找船员打听打听。”
李易说得有鼻子有眼,立刻让许多人疯狂了。财帛动人心,黄金宝石更动人心。
这一回许多人激动得大喊:“李司令,我家做丝绸生意的,那个地方需要丝绸吗?”
“李司令,我家就是做陶瓷生意的,现在就报名!”
李易笑了:自投罗网的人真多啊。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9/9467/68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9/9467/68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